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高职医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探讨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1-08-04 10:06:05

摘 要: 高职医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对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仍存在志愿者流动性强,服务呈打游击形式,资金、设备严重不足,志愿者缺乏临床培训等问题。通过加强领导,建设校内外逐层合作的组织机制;细化制度建设,多途径宣传;加强协会建设,创建“两性三化”社区服务项目;创建多维考评机制,对志愿者服务效果进行测评等来构建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

关键词: 医学专业;学生志愿者服务;问题;常态化机制;构建探讨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5)05⁃0018⁃0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社区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志愿者服务需求增加,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出现志愿者服务制度建设不健全,社会支持环境较为单一等问题。通过对高校、社区、志愿者三方的调研,重视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分析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才能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机制。

一、高职医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1]医学专业学生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和宣传健康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对于社区人际关系建设和帮助医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服务意识和提升专业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医学专业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基础医疗服务的后备军和流动卫生人员,在各大社区开展义诊、营养知识讲座、发放急需药物等多项专业卫生服务。并且还不断创建个性化基础医疗服务,将健康知识和跟踪服务送去了每家每户,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基础医疗需求,大大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这不仅是对社区卫生院服务项目的延伸,更能有效缓解社会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健康知识和志愿者精神在社区中广泛传播,形成你帮我助,健康快乐的社区文化。这对于提高整个社会健康水平,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优化校园文化,促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随着社区对志愿者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医学专业学生都有参与过社区志愿者服务。在高校的志愿者社区服务调查问卷中发现高达89.18%的学生有参与过社区志愿者服务,并且59.79%的同学服务频率可以达到每月一次。当志愿者服务在全校师生中蔚然成风时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大大提升校园的文化软实力,形成优良的校风校纪。随着社区志愿者服务的不断推进,高校与社区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联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共赢模式。部分高校还将个别社区作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搭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这将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

(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社区作为一个小的社会圈子,人员需求不同,医学专业学生在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需要与被服务对象进行充分沟通。这对提高理科出身的医学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医疗卫生作为服务行业,需要医务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医学专业学生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体会到了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性,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调研发现,高达61.86%的医学专业学生认为,社区志愿者服务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对医学职业服务性的认识和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除此以外,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专业的技术活动,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能直观的发现自身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出现服务困窘的情况。这将有效督促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真正形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良好学习循环模式。

二、高职医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996年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城镇街道开展大学生社区援助的意见》,并共同组成了全国大学生社区援助活动领导小组。”[3]这标志着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开始,20年的历程促使社区志愿者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环境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一些问题不断凸显。

(一)法制建设不完善,微型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随着志愿者服务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和高校陆续出台了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等文件。但这些制度文件大多围绕志愿者招募、经费来源与管理、成员考核等方面展开,缺少权威的、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难以系统地保障志愿者的各项权利。而从微观出发,医学专业学生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主要围绕体检和护理这些基础卫生服务。服务中难免出现诊断失误、护理不当等微型医疗事故,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居民谩骂、投诉甚至是起诉志愿者的不良现象。在微型纠纷难以得到制度保障的现状下,这将严重挫伤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无论是对志愿者本人的切身利益还是社区的稳定和谐都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宣传方式单一,高校、社区、社会宣传脱节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都是通过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团支部通知到各个志愿者。而这些服务信息也大多由主要负责人挨个去询问社区获取,没有广泛的信息来源。调研中发现高达91.24%的同学都是通过团支部下发和组织志愿者服务,远远高于31.44%的从社会公益组织或者15.98%的通过杂志和网络平台。单一的信息来源,缩小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范围,也造成了个别社区服务的拥堵。而对活动开展的宣传,高校、社区与社会媒体也都单独行动或者不参与宣传,难以通力合作形成规模影响力。出现了社区居民不知晓有服务活动,参与性不高,服务现场冷清等不良现象。社会媒体在社区志愿者服务方面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大型活动,很少关注或跟踪日常的社区志愿者服务,这会大大降低社区志愿者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三)青年志愿者流动性强,服务呈打游击形式

志愿者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它遵循自愿入会,自愿参与的原则,这就造成志愿者队伍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然而,在众多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中,长期选择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的人又占少部分。医学专业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与顶岗式的临床实训,造成了志愿者的频繁变更,这就使人员不充足的现状雪上加霜。由于志愿者人员的不稳定,在对接社区志愿服务中,只能采取临时联系的方式,无法做到长期定点服务,这就难免形成了打游击式的服务形式。这些不稳定性无论给高校还是社区在后续管理上都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四)社会支持不足,资金、设备严重缺乏

社区志愿者服务本应该是全社会、政府机关以及公益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的公益性服务活动。但是,现今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却成为了主要的服务提供者,形成了高校孤军奋战的不良局面。在调研中发现,社区46.6%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来自于高校大学生,远远高于14.8%的社会爱心人士。而积极参与到这些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高校团体主要是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团支部的学生,他们依靠会费或者班费来垫付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路费、饮食以及其他开销。并且,医疗卫生服务的开展需要使用到听诊器、血压计、血糖测试仪、血型测试剂、一次性手套、针头、口罩等基础仪器与药品。高昂的服务成本与医疗设备的匮乏严重束缚了医学专业学生的社区志愿者服务。

(五)志愿者服务专业性强,但缺乏临床培训

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社区保洁、家政服务等,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由于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的大部分都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团支部一般都在团委的指导下开展服务,然而团委的老师却很多都不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只能在整体活动布置方面进行指导,难以深入到专业指导上。在调查数据中显示58.25%的学生认为在服务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培训,专业技能不扎实。

三、高职医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探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4]社区志愿者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应该不断研究完善,建立适合本校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常态化机制。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医学院校代表,2010年开始参与福建省在榕高校与福州市街道社区共建文明单位项目中。通过五年多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社区共建经验和校本特色,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共建社区的高度评价。

(一) 加强领导,建设校内外逐层合作的组织机制

高校应该将社区建设当作校企合作项目来抓,从上而下引起重视。成立由高校党委、团委、党总支、团总支、专业教师、专业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班级团支部组成的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组织机构,各机构选派主要负责人,进行日常指挥与管理,形成“团队化管理+项目化运作主动工作模式”。[5]

1.签署社区长期共建协议。学院党委牵头,与个别社区签署长期共建协议。将社区作为共建单位分配到学院各个系部,宏观上制定共建目标,各系部上报共建具体方案与实施细则,并且定期开展社区回访和共建汇报会。成立学院社区共建事务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在整体上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团委具体指导,各系部党总支带领执行的运行机制。各系部党总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和开展规模,可以与别的社区签署协议和细则,开发新的共建点的同时也加大对志愿者权益的保障,将以前的游击式服务转变为根据地式的长期服务模式。

2.细化“三级组织”校内外志愿者服务管理部门。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组织机构中必须要细化出具体职能部门。如对内的项目审核与经费审批、志愿者管理与考核、医学专业知识培训、法律知识宣讲与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与宣传等。对外需要涉及到的是社区、其它高校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联络交流与学习。在社区要设立高校服务站点,形成选派固定人员在固定地点的服务模式。当然,各级组织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结构的优化与分类指导,避免出现多头领导,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3.组织专业教师指导社区志愿者服务。为了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的专业水平,院团委在各系部设立专业协会,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开展指导和带队服务。学院要定期开展社区科技周系列活动,将教师带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教师的社会工作量纳入到年度教师绩效考核中。通过院团委组织整体统筹,系团总支联系布置,教师专业培训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带队,形成良好合作模式。

4.增加志愿者服务的经费投入。为了配合各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学院还应设置社区共建专项基金、学生活动经费、教师科技周专项经费等用于社区日常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社区扶贫、教师科技周开展等项目。各系部要统一采购医疗器械,实行租借制度,为社区志愿者服务提供良好师资力量和充足的资金以及医疗设备资源。

(二) 细化制度建设,为社区志愿者服务保驾护航

1.出台本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章程与条例。高校应对志愿者的选拔招募、登记注册、权利和义务、培训以及项目审批、组织机构设置、评价监督、激励等制度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且还要出台符合各社区规章制度以及各医疗服务项目的活动开展细则或项目协议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在常规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该针对特殊机构出台专门的规章制度。例如关于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平台、社区服务站点的管理和运行办法。为了更好地激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时间银行”、“公益创业”等组织,针对这些组织的设置、运行和管理设置专门的规章制度。总之,制度应该贯彻社区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用制度规范志愿者行为,保障志愿者权益,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顺利有效开展。

2.志愿者服务设置义工时底线,作为政治课考核依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并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因此,学院应该设置每学期的必须完成义工时,一学期统计一次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以及上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部分成绩的评分依据。

(三)多途径宣传,形成校内外无缝对接的宣传效应

1.高校内部要加强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将传统的宣传橱窗、广播、会议通知、表彰活动与微博、论坛、易班等新媒体相结合。创建校园“社区服务之家”网络平台,从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发布开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志愿者用网络投标的方式进行报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对社区服务现场进行拍摄并实时直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进行点评和指导,加强活动在校内的宣传。

2.高校外部要与社区和社会媒体形成无缝对接。将网络平台开放给社区和社会媒体工作人员,允许他们发布通过审核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同时可以对志愿者服务提出投诉或发布表扬信等,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监督。社会媒体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活动开展信息,收集活动素材,有选择的对活动进行报道,提高社会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可与支持。以此同时,可以将“先进社区志愿服务者”这一类的表彰活动搬进社区进行宣传和投票,也可以将工作会议搬进社区,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居民代表参加,共同商议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只有创新传统宣传方式,创建新型宣传载体,才能更好的形成高校、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规模宣传网络。

(四)成立协会组织,建设“两性三化”社区服务项目

1.通过成立协会组织为日常培训打下基础。高校要成立专业教师协会、专业协会与青年志愿者协会三层服务组织,有效形成教师协会带动专业协会,专业协会带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良性互动模式,为日常培训打下基础。团委还应不定期邀请专业知名人士为志愿者们开设讲座,以及开展护理、急救、临床、保健等专业技能竞赛,加强志愿者的实践能力。

2.高校应该积极联系其他医学院校进行经验交流。高校应该不定期组织各级协会与其他医学院校志愿者组织进行经验交流会、访谈会以及寒暑假培训会。邀请他们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同学来校开展讲座。争取与别的医学院校联合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并且不定期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比赛,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和专业学习。

3.创建与社区卫生院的对接平台。高校要不定期在社区卫生院开展志愿者见习活动,这样有助于志愿者更好地了解社区的卫生服务需求。在社区服务内容的选择上,高校要始终秉着“一对一”服务原则,一个社区一套服务项目,一位居民一段服务时效。针对老年人多的社区,应该在基础健康体检中适当提高血压、血糖的检测和老年护理、急救以及保健按摩的配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为老年人发放“健康身份证”,方便后期回访和不定期上门跟踪服务。通过校内外专业培训以及“一对一”的服务理论,高校要将社区志愿者服务打造成为实用性、创新性、专业化、特色化与品牌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五) 创建多维考评机制,综合创新提升服务效果

1.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当前,高校一般以服务时间的长短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然而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容易出现讨要或者随意书写服务时间的不良现象,降低了对志愿者服务的监督和公平。应该建立网络义工库,设置从服务时长、服务效果、社区反馈、队员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标准,由社区工作人员来监督登记。

2.综合创新考评元素,提高服务效益。高校可以将志愿者服务设置为必修课程的学时、学分,也可以将它作为评优评先和推荐入党的参考之一、还可以将它作为推荐就业的依据。为了更好地激励志愿者参与进来,我们应该要将这种物质与精神奖励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通过考评延伸出自己的就业、创业、以及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创建 “公益创业”向学校申请项目资金作为志愿者服务基金。志愿者们通过这些激励,他们在考核自己的同时也促进了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有助于形成志愿者大学生涯和人生生涯的纵横影响网。

[参考文献]

[1]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EB/OL].(20081010)[20150701] .http://archive.wenming.cn/zyfw/2008-10/10/content_14597866.htm.

[2]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103.

[3]庄国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4)[20150701] http://.cn/GB/jiaoyu/1055/2920198.html.

[5]韩 烨.关于建立医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4):121.

Study of Normalized Mechanism for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Community Volunteer Service

-Based on Community Building Practice of Fujian Health College

YANG Ying

(Fujian Health College, Fuzhou 350101, China)

Abstract:It is good for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community volunteer service.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practice, such as the high fluidity of volunteers and service stations, the lack of money, equipments and clinical training. Normalized mechanism for volunteer service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ssociation, building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refining the system, advertising in many ways, building a high level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 and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Medical specialty;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problems; normalizedmechanism; study of construction

推荐访问:常态 高职 探讨 机制 志愿者服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