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的历史呈现与现实关照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2-11 10:05:55

摘 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江西共大职教模式有过大量研究和探讨,再次深入梳理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并进行历史考察发现,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的内在机理体现在七个方面:即指向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机动灵活的学制建构、“能文能武”的师资队伍、学用结合的专业课程、个性化的招生分配及有声有色的思政教育。共大职教模式对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现实的深刻启示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需与体制创新相同步;学制、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联合办学可与校办企业相依托;开门纳师应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社会尊重将与自身认同相促进。

关键词:江西共大;职教模式;历史呈现;现实关照

作者简介:刘圣兰(1971-),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史。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研究”,主持人:刘圣兰;2016年度江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的转型及其启示——以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编号:16YB048),主持人:刘圣兰;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编号:MKS1523),主持人:刘圣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91-06

五十多年前创办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共大),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办校方针,半工(农)半读、以校办厂、教学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又熟悉生产操作技术。显然,江西共大在性质上属于职业教育,其办学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职教模式。这种模式为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摸索出一套经验,也为探索在贫穷的人口大国解决广大人民的教育需要、提高其文化科技素质作了大胆的尝试,进而为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广大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产业工人的培养基地,职业教育院校必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的路径。江西共大当年以创新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突破性尝试而载入中国教育史册,其办学历程与经验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的研究概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不少学者对江西共大办学的职教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系统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与结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因素:转变观念,加强党政领导,是办好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

虽然国内外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但都一致认为,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江西共大克服办学困难、取得巨大办学成就的关键,这对当前办好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有很大借鉴作用。国内学者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指出,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尤其是省、地(专)、县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亲自兼任总分校的校长、书记,对江西共大办出特色起了重要作用,是江西共大创建、发展、巩固的保证和力量源泉。因此,今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重视[1]。国外学者从政治路线斗争的视角得出,政治和行政的支持是江西共大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因素的作用对于中国国家和地方决策者解决当下的农村职业教育问题仍有参考价值[2]。

(二)教学组织:合理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

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多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管理体制、教学体制、经费、师资、基地等方面展开。多数学者认为,江西共大立足于江西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农业大省的实际,将为“三农服务”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将其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普通劳动者,实行省、地(专)、县分级领导的管理体制,紧密联系生产建设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學方法,师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解决办学经费等,这些措施既是它能成为当年江西农村职教事业主体和领头羊的必要条件,也是今天很多农民对其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主要原因。为保证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保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目标的实现,合理组织教学,规范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切合自身的管理体制,在今天依然显得尤为必要[3]。此外,还有学者把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校办企业作为江西共大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议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江西共大这种以校办场(厂),校企结合的办法不失为一条好路子[4]。

(三)招生分配: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分配形式,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力保证

为确保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有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分配形式。有学者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指出,江西共大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机动的多种办学形式,对多种渠道招收学生的分配既有“社来社去”(即从哪个公社来,毕业后便分回哪个公社去),也有“城来乡去”、“社来山去”,为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的转换提供了很多应该肯定的经验[5]。也有学者从职教中国化的视角分析得出,江西共大采取既有研究生也有本科、大专、中专、初技等层次的多形式办学,将原本层级分割的职业教育融合于一校之中,无疑是对打破条块分割、各不相谋的职业教育格局的一种初探,而它在分配制度上的统一分配与“社来社去”相结合,多少避免了“社来”易“社去”难的通病,真正开辟了一条职教院校毕业生回农村就业之路,从而真正解决现代职业教育招生就业难的困境[6]。

纵观学术界的上述研究成果,学者们对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有多重归纳和提炼,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就已有的研究状况来看,以往研究宏观着力的,微观探析不够;现象层面的阐述居多,本质层面的深究探讨不够。当前,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再次更深入地探讨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给现实工作应有的启示,很有其必要和意义。

二、江西共大职教模式内在机理的历史呈现

为深度揭示江西共大办学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考察。按照《教师百科辞典》和《汉语大字典》中有关模式的要素构成,以下分别从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学制建构、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招生分配、思政教育等方面对江西共大职教办学模式的内在机理加以分析。

(一)指向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任何模式的创立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它是模式结构的关键要素。江西共大职教模式同样如此,它也是为了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作为育人场所的江西共大,其培养目标规定着整个模式的方向。江西共大在1958年创办时就宣布:其办学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山区。为实现这一办学目的,江西共大除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校方针之外,还通过参照全日制院校的培养目标,并结合自身半工(农)半读办学的实际,将培养目标规定为: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改革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和新农村,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农业技术改革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包括农林牧技术人员、农业机械人员、人民公社的基层干部)。显而易见,江西共大力图消解教劳矛盾,促进教劳密切结合,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技能型人才。

(二)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

江西共大是一所特殊大学。它是在毛泽东的提议和江西省领导的支持下创办起来的,它的办学始终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江西省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其一。其二,江西共大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是总校和建立在全省农垦基地之上的分校组成的半工(农)半读大学。这种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办学形式,使得江西共大的管理体制无前例可循。通过办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江西共大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分级化、多元化管理体制。江西共大的教育行政管理是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江西共大总校由省委、省人委直接领导,省属分校和专属分校由所在地的地委、专署领导或垦殖场党委领导,县属分校由县委、县人委领导,总校负责分校的教学业务指导;总校校长和校党委书记由省领导兼任,各分校由所在地党委或垦殖场党委兼任。而其基层管理则实行系(科)场(厂)合一制和组队班合一制。系(科)场(厂)合一制根据专业对口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把系科(教学单位)与校属农场或工厂(生产单位)在组织上合而为一。组队班合一制是以前者为基础,将教研室下的教研组与场(厂)下面的生产队、相关专业班级在组织上归口重组。江西共大这种分级化多元的管理体制,重视党政领导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强调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在组织上的统一,既使它获得强大的行政支援,又很好地将教学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机动灵活的学制建构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从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演变历程来看,学制建构是基于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实行“三类(即横向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三段(即纵向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式。这种条块分割、各不相谋的格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诸多窒碍。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中,不仅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半工(农)半读管理体制,且还进行大胆改革,尝试打破这种学制的窒碍,在“总校+分校”联合体中涵盖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初技、短训班等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规定研究生学制二年,本科四至五年,大专三至四年,中专三年,初技二年,短训班三至六个月。“这种学制使很多具有丰富劳动实践经验的工农子弟进入学校,一边接受理论教学,一边提升劳动技能,其结果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7]

(四)“能文能武”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这种就业导向性决定了其对师资的素质要求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其教师需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职教师资素质的特殊要求,使属于职教办学性质的江西共大在师资严重缺乏的创办初期雪上加霜。当时江西共大有限的师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本科高校毕业生,这些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上有所欠缺;二是原南昌林校老師,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能力,却不能适应江西共大大专乃至更高层次的教学需要;三是转业军人和下放干部,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总之,这三类师资各有优势,又各有缺陷,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江西共大职教办学的发展需要。从1960年开始,江西共大通过改造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双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半工(农)教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一是与本科院校建立联系,定期选拨教师和优秀学生赴本科院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毕业后回校担任任课教师,这些人了解共大情况,熟悉共大教学模式,再加上系统的理论学习,很好的满足了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二是对本科院校毕业生进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老师与学生一同劳动,一同下田,在教学的同时也学习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三是从共大所属农场和校办企业中请技能高手来给总分校自办的师资班上课。可以说,江西共大“‘半工半教’师资队伍的建立,为共大坚持实行‘半工半读’的办校方针,为培养出大批又红又专、真正能文能武的普通劳动者起到极其重要的中坚作用。”[8]

(五)学用结合的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学生质量、办学层次等方面,其中专业和课程是核心问题。可以说,专业和课程是发挥学校职教功能的关键因素,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鉴于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重要性,江西共大早在创办初期就视其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江西共大在专业设置上,冲破已有全日制学校办学思维的樊篱,结合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条件,坚持专业设置与生产基地相统一,有什么基地设什么专业,在山区的分校以办林业为主,滨湖丘陵地区以农业、农机和畜牧业为主,少数分校可办园艺、蚕桑等专业。就课程安排而言,江西共大依据“学以致用”、“少而精”、“一专多能”的原则,改革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劳动课,强调文化基础课要根据专业课的需要来讲授内容,要求专业课精简与专业重点和生产关系不大的内容,主张劳动课分为一般劳动(对象为所有学生)和专业劳动(对象为本专业学生)。从江西共大的专业和课程改革中不难发现,江西共大在这两方面都贯彻了学用结合的思想,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六)个性化的招生分配

江西共大的招生制度与全日制院校的招生分配制度大异其趣,颇具个性特色。江西共大为贯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精神,大幅度降低招生门槛,放松文化标准、学历要求和入学考试要求,“以政治劳动为第一个条件”,规定凡具有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男女工人、店员、农业社员、转业军人或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均可录取,工农劳动者只需考口试或实际操作即可。尽管后期对工农劳动者增加了政治、语言、算术测试,但总体说来相当宽松。江西共大的分配制度同样标新立异,除总校和省属分校、部分专属分校的毕业生由省或专区统一分配外,其余毕业生都按“社来社去”(即从哪个公社上大学,毕业后便分回哪个公社去),原则回到人民公社做新型农民。江西共大这种个性化招生分配制度,实际地解决了工农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难题,开辟了向农村输送人才之路,为教劳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七)有声有色的思政教育

改革是新旧思想的交替。半工(农)半读的江西共大不同于全日制院校的全新职教办学模式,有着其独特的性质和任务。因此它从创办以来,种种误解和质疑不断。有些不了解情况、不理解江西共大办学方针的师生也不时非议,发出诸如“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否需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能不能算是一个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工(农)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规’不‘正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学校还是劳动场”等疑问。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要不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江西共大办学将寸步难行。针对这种情况,江西共大将思想建校定为办学的首要问题,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出诸如办校方针大辩论、前途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校内教育(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与校外教育(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相结合等众多特色突出、实效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江西共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统一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为化解教劳矛盾卸下了思想包袱。

三、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的现实关照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立和发展在中国经济相对困难的年代,在没有充足资金保证的情况下却发展得有声有色,与其自身的制度特色有着极大关系。虽然时代变迁,今天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可从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中获得诸多启示。

(一)领导重视需与体制创新相同步

江西共大是由江西省省委主要领导推动建设的一所学校,学校建立初期,学校主要领导均由省委主要领导兼任,这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受重视度和关注度,为学校成立初期迅速形成规模和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提供了有力的领导基础。后期受毛泽东同志“7.30”指示的影响,江西共大得以迅速发展。可以说江西共大的创立和发展与领导重视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高层的关注,江西共大才得以克服诸多困难,为江西的发展乃至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今天,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给予职业教育以一定的扶持和关注是十分必要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职业教育院校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宏观视野的限制,依靠领导的重视来推动是一种现实性的选择。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领导直接兼任学校主要领导的方式并不可取,作为替代,可以建立一种主要领导的定点联系制度,将学校的发展纳入联系领导的绩效考核中,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形成一种在纪律原则允许范围内的相对偏向性扶助。如江西共大时期采用的共大校长工作会议就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当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由领导牵头,将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召集起来进行协商解决。这个制度,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领导的重视,但不能依赖领导的重视,江西共大转制变更的历史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在依靠领导重视实现发展的同时,必须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教学安排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现代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要牢记自身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结合不断变动的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创新管理体制、学制和教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学制、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江西共大之所以能办的有声有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牢牢将自己与江西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所有专业均立足农村农业农民,不盲目扩大领域范围,使学校与地方农业需求相适应,将学校定位于地方农业发展的辅助者和推动者,专业设置充分考虑地方需要,各类校办企业也依托于地方特色。由于技能教育和当地现实需紧密结合,江西共大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岗位工作,省去了二次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广受地方欢迎。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不考虑学校实际和当地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无法在本专业和本地就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发达城市从事新的行业,地方企业又面临用工荒。职业教育作为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类型,其教育方向应力求贴近社会现实需要,只有具备了自身独特竞争力的学校才能在社会现代化浪潮中求得生存。江西共大总校副校长屈绍建在介绍江西共大專业设置情况时就指出:“我们的科系设置是因地制宜的,专业是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条件设立的。”[9]现代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也必须首先对社会需求和本地需要进行充分考量,有的放矢。

同时,要学习江西共大在学制和课程设置上的特点,针对不同群体,合理安排实践和课程内容。以涉农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招生困难和学制不合理。而江西共大作为一所农业类院校,能培养大量毕业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江西共大实现了自给自足,上学不要钱,学生还有零用钱可以领。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它采取社来社去的招生办法,招生门槛低,满足了广大农民学习农业技能的愿望。当前涉农职业教育需提高吸引力,也可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与大型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将课堂开设在企业的生产基地中,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让学生们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解决学生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从而增强专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科学安排涉农专业的教学日程和招生政策,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开展各类短训班和农产品专门班。

(三)联合办学可与校办企业相依托

校办企业作为江西共大教劳结合、半工(农)半读和自给自足的最重要实现平台,在江西共大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现代职业教育要突破瓶颈,必须要有与学校紧密联系的企业单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在经费、师资、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突破。江西共大的校办企业和实践基地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多依托于原有的垦殖场和政策扶持,现实可操作性不强,但其一个基地一个专业的思想应作为开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准则,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有实践基地的依托。此外其校场合一、联合办学的模式也值得学习。当前企业办学难以推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单独办学成本大,师资、设备协调难,如果学习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子,由政府出面协调,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由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充当总校,为企业办学提供人力和教学资源的支持,通过集团内部的师资流动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企业办学的学生本企业留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各企业间的调配,不但能大大减轻企业的办学负担,也可以保证教学所需的实践基地,真正实现校企联动、优势互补。

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学校亦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结合本地特色,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创办一些校办企业。比如,嶂公山共大利用婺源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经营和发展酒厂,为学校和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其他职业院校也可通过对地方传统工艺的学习优化和创新,发挥地方特色,利用校办企业的形式,在民间技艺传承和特色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走差异化战略发展路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利用地方特色和校办企业的特殊优势,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开门纳师应与自主培养相结合

师资匮乏一直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院校的生师比高居各类教育的榜首,在有限的教师资源中,“双师型”教师仅占25.5%(2015职业教育执法检查报告),教师队伍来源单一,实践教学能力低下。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编制和薪酬的限制,部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员无法进入学校任职教学;二是本科高校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三是具有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企业人员进入职业院校兼职的渠道不通畅。借鉴江西共大改造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当前职业教育的师资难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决:

一是完善入编政策,充实编制,改变现有入编对学历的硬性要求,同时建立完善的兼职、客座教师制度,形成教师来源丰富、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互补、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二是与本科院校建立固定联系,定期选拔老师进修深造,保证教师理论水平的稳步提升。还可以学习江西共大挖掘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的经验,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严格审核,考察合格后返校任教。三是对新入职的本科高校毕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教师进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信息、提升实践能力。四是加强职业院校之间和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通过院校间教师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来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同时通过与企业签署订单式培养协议,将企业的技术人才引入学校,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

(五)社会尊重将与自身认同相促进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受到来自社会认同环境的制约。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完成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70.3%的受访者感到当下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依旧存在[10]。可以说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非正确看待,导致家长和学生对接受职业教育产生抵触,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教育院校也力图转型,高职院校普遍将“升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盲目开设课程,追求理论教育和学术成果。这种观念的存在,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乃至工作后的工作热情。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忽视了对手工业者的尊重,致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和抵触。同样面对这一社会影响,江西共大培养的学生却能在经历教育后热爱农村农业,自愿回乡做农民。共大的教育成功之道主要在于措施得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共大对所有入校的学生进行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办学问题大讨论,来深化师生对党的教育方针和共大办学方针的认识,使师生们了解自己学校的定位和自身肩负的使命;通过劳动教育,对学生们在劳动中暴露的对劳动的错误认识予以纠正,对抵触情绪加以疏导;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前途教育,使学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的奉献热情来面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需要社会上形成对技术工人和职业教育的尊重氛围。只有社会大环境的逐步改善,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认同。江西共大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值得学习,思政工作不能只简单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上,更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意义的大讨论,让他们真切地了解到职业教育的意义和技术工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引领和前途教育,使他们看到自身职业的前途和意义,从而更加自觉的投入学习与工作。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认同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尊重并行,必将极大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4][8]黄定元.探索农村教育发展之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74-85,126,35.

[2]John Cleverley. In the Lap of Tigers:The Communist Labor University of Jiangxi Province[M].New York: Rowman&Littefield Publishers,2000.Introduction xxiv.

[3]譚虎,王火生.昨天的江西“共大”与今天的农村职业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1996(4):38-42.

[5]李劲松.“共大”:建国以来一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尝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1.

[6]熊明安,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00-201,205-206.

[7]刘圣兰.职业院校办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5(8):86.

[9]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8.

[10]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EB/OL]. http:///v2/b_article/38713.shtml.

责任编辑 宋庆梅

推荐访问:职教 江西 关照 呈现 现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