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培养”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共青团理想信念教育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2-15 10:07:55

摘 要: “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处于媒介环境中的积极分子,整体思想上具有健康向上、社会责任感强、重视个人理想、心理层次分明等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共青团应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以调研青年为基础,重塑话语体系,以文化建设为途径,促成教育“共识”,以青年榜样为手段,以软植入增强教育效果,把理想信念教育润物无声地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关键词: 培养理论 共青团 理想信念教育

2018年7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指出:“帮助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应该成为团组织的首要任务。这是党对共青团工作第一位的要求。”[1]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构建核心价值的“拟态环境”,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培养理论”基本内容

1.基本概述。

“培养”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人对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提出,称之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经过一系列实际调查和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2]同时,格伯纳认为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世界观。

2.关于社会和传播的基本观点。

“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观点。一方面,理论肯定了大众传播在社会“共识”形成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理论指出大众媒介对提供或者说构建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偏差,揭示大众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现实观。

“培养分析”强调“传播的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常不是通过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上”,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3]。

二、高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特征

1.总体积极向上,但易受多元化思潮影响。

大学生已经是“00后”,社会理想总体上健康向上、积极正面。他们思想上关心时事,坚定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目标有激情、有信心。但是,媒介变革引起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相互作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涌来,给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中国当今社会,媒介产品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4]。

2.具有社会责任感,但更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

当代大学生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方面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投身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志愿服务和公益环保的实践等社会工作,总体呈现出青春正能量。《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与践行意愿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稳步增长。”[5]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生长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一些“95后”大学生,展现了更加明显的个体意识。部分大学生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认识相对不足。他们个性鲜明,竞争意识强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思维容易局限在生活、学习、社交、就业等个人现实问题,当个人利益和诉求与社会理想产生冲突的时候,更关注个人理想的实现。

3.心理层次分明,但存在统一的困惑与问题。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承受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升学的压力、竞争的加剧,促使他们具备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但是因个人生长环境的庇护,他们中的部分个体在进入大学后尤其是面對生活、社交、学业转型之后,不能合理地调试心理变化,表现出承受挫折能力弱、情绪管理能力弱等问题。

三、高校共青团理想信念教育策略分析

面对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进入新时代的共青团肩负起党赋予的职责使命,作为青年的引领者、组织者、服务者,应更加充分利用线上媒介资源,营造好“象征性现实”,在促成青年“共识”形成过程中更加广泛、更加密切地影响青年、引导青年。

1.以青年调研为基础,重塑思想教育话语体系。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是强制灌输也不能是生搬硬套,必须适应青年需求,才能达到长足的效果。共青团经常性地通过网络媒介和物理媒介进行数据调研和文本分析,了解调研青年需要哪种形式、哪些内容的思想产品,在充分了解青年学生特征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需求”设计话语体系,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拟态环境”。

“话语体系是思想体系的表现形式,思想体系必须中介于话语体系才能发生作用”[6]。近年来,全团上下都在探索如何对青年“讲”好故事,“做”好对话,融时代性、政治性、教育性于一体。“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7]。在教育中要关切大学生发展,回应大学生问题,阐述大学生需求,做好传播素材的文本研究,设计有亲和力、有品质的思想文化产品,使青年在“使用与满足”的过程中接受培育,促进“共识”,产生二次传播。

2.以文化建设为途径,实践中形成教育“共识”。

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巧妙融入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扩大传播的积极影响,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力,影响青年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动。

共青团发挥好传统活动媒介和新媒体传播媒介的互动作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筑牢思想根基,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侧重问题导向,在媒体传播中形成“话题”效应,引领青年积极关注和理性分析社会问题,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社会实践中完善理想信念体系,充分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各类志愿公益实践,使青年在社会观察、感知、调研中感受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变化,在对社会关系的构建中获得理想信念对社会关系形成意义的体验,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沿革,在实践中主动继承核心价值观念,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

3.以青年榜样为手段,以软植入增强教育效果。

青年更容易接受朋辈效应,榜样教育能够抓住青年思想,达成共识。“‘榜样教育’准确抓住了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群体特征,打破青年个体‘相对平衡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系,将不平衡因素和激励机制引入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实践之中,激发并释放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8]。多年来,共青团坚持“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持续打造“我的青春故事分享会”、“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优质典型青年分享活动,并且利用新媒体平台不断地制造主题话题,推广“青年好声音”。通过这种发掘榜样、塑造典型、传播典型的方式,在对青年榜样的实际故事传播过程中,作用于青年的行动中,是对青年行为习惯和行动范式的一种植入,使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强大而持久的辐射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凤莉.构筑青年一代的强大精神支柱——五年来共青团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综述[N].中青在线,2018-6-8.

[2][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5,208.

[4]周靖波,魏珑,著.电视剧文本特性研究——话语与语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8.

[5]张胜.《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有新期待[J/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03.27.

[6]刘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构建——基于高校共青团主题教育活动的视角[J].青少年学刊,2015(04).

推荐访问:共青团 视域 理想信念 培养 理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