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论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3-22 11:10:57

[内容提要]民生新闻自兴起后,历经公共新闻,如今进入了后民生新闻时代。作为极具生命活力和改革原动力的民生新闻,在此起彼伏的电视新闻变革中,不但没有失去民生本色,而是在不断吸收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校正,使自身品质得以提升和完善,从而坚定地走向后民生新闻。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昭示:当今的大众传媒,应更加秉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坚持以民为本的传播内容,坚定地走新闻传播价值多元化之路。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9—5322(2007)04—0040—3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树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后,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民生新闻兴起不久,便出现了公共新闻现象,近来又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本文旨在把后民生新闻看作新的电视新闻现象,探讨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之间的关系,分析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提升,以及这种提升所包含的传播学价值等。

一、第一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最突出的新闻现象之一,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有学者把它誉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尽管有人置疑民生新闻是否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甚至把它看成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抑或是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合并而成的,但民生新闻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显示出了一种特有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的特质即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民生新闻兴起之后,以其民本的理念、新闻本土化优势以及“家常化”、“口语化”的叙述风格,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率神话。

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慢慢显露出来:过度市场化、破而不立,由贴近民众逐渐演变成大肆迎合民众,对于负面事件的批评很多,却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建议;盲目追求高收视率导致节目低俗化;盲目克隆、跟风导致节目同质化;角色错乱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报道题材过于狭窄,关注群众生活的广度不够;报道手法流于表面,触及社会问题的深度不够;主动介入社会生活的时候少,构建平民话语的力度不够。

就在民生新闻发展进入了“拐点”之际,以江苏卫视开播的《1860新闻眼》为契机,电视新闻界展开了一场公共新闻的试验探索运动,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的理念,开始了自身品质的第一次提升。

公共新闻最初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其核心价值观念就是要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新闻话语由“宣传性”转变为“公共性”,主张新闻记者不应仅仅局限于报道新闻,更应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以及由此展开的实际行为能力;不仅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哪些问题,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公共新闻要求媒体充分收集、组织和引导公众舆论,协调和处理政府、公民、媒体自身三者的关系。并提供一个话语平台作为公众理性讨论和开放性交流的空间。以期对社会民主进程产生更有现实性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要求及时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生态,后者则需要“立足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从而能动地改变社会生活。此其一。

其二,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虽都关注民生,但在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方面各有侧重。在表现主体上,公共新闻更关注公众,民生新闻更关注民众;在价值取向上,公共新闻的视点是公众的立场,保持了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平民阶层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圈子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代表了不同的新闻价值理念追求——公共新闻更突出公众的权益维护,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而民生新闻则倾向于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问题和遭遇。公共新闻突出公众权益的价值理念对于民生新闻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事实上,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生新闻积极吸收了公共新闻的这一价值理念,认真关注公众的公共利益。避免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的过量渗入,以达到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之间的平衡。

民生新闻之所以吸取公共新闻中的合理元素,原因就在于公共新闻较之民生新闻,在架构与政府和公众关系方面要和谐得多。现在很多民生新闻栏目虽然也有类似“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的传播理念,但实际上,很多民生新闻确实为百姓办事了,但未必替政府分忧了。民生新闻对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吸收,使得民生新闻自身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凸显题材的公共服务性。使媒体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公共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将“民生”与“公共”有机地集合起来,提高节目的公共含量与社会品格,并努力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尊重百姓的需要,在保持原来亲民性、为民性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公众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凸显正确的舆论引导。民生新闻常常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情怀和命运,聚焦舆论热点、难点。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以至于一度被指责为“一地鸡毛”。民生新闻吸收公共新闻理念后,力避“有闻必录”,特别注意公共利益的维护,注意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为此,一方面设法沟通社会信息、倾听社会呼声,另一方面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积极、稳定的舆论环境。

再次,凸显和谐的媒体生态。民生新闻一度强调“收视率”。假丑恶、新奇特、血腥性等内容充斥荧屏,以至于出现新闻的商业化、娱乐化和低俗化,虽然收视率上去了,结果却造成了媒体生态污染,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为此,民生新闻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借鉴“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公共意识”,不仅保障为公民的

自由表达提供最大的空间,更注意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媒体生态环境。

总之,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合理元素,从而在整体上避免了民生新闻继续向“市井化”、商业化、低俗化方向滑行,使民生新闻的发展渐渐走出了低谷,显出再造新生的黎明曙光。

二、第二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后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的理念为民生新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公共新闻在实践环节上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公共新闻的运作作为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体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还需要媒介拥有相当的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其运作也需要很高的生产成本,否则,公共新闻运作将举步维艰。而今国内媒体大多还处在产业化进程初期,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难以承担公共新闻的常态运作。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概念。

后民生新闻概念目前尚未准确的界定,但可以肯定地说,后民生新闻是既继承了民生新闻的基本价值理念,又吸收了公共新闻的部分价值理念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民生新闻形态,或者说它是民生新闻的“改进版”。后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民生新闻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民生新闻品质的第二次提升。

后民生新闻与民生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上下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闻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却站在民生的视角,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一方面关注下层百姓的身边“小事”,关注“民生”,另一方面关注上层党政部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政“大事”,关注“国计”;一方面“眼睛朝上”,做到让市长满意,另一方面“眼睛朝下”,做到让市民满意;一方面专注于百姓衣食住行的一些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报道视野,以审视社会的芸芸众生。在打造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既为百姓说话,也替政府分忧。力争成为架起干部、群众、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纽带、沟通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正因如此,后民生新闻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民生新闻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流。

其次,强化新闻的本土化、地域化、贴近性和接近性。本土化、贴近性原本就是民生新闻的最明显的特征,后民生新闻对此进一步强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播报的方言化,节目主持的个性化和直播化。此外,后民生新闻强调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以及新闻的幕后调查,尽可能使新闻节目往“深”和“厚”的方面发展,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强化节目的纪实性和原生态,抓细节、抓情节,抓现场感和画面感,以此凸显新闻的贴近性。

再次,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过去,民生新闻提供的内容多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为主,内容很讨巧,加上功能无限的放大,以至于造成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缺失,虽有很好的收视率,但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后民生新闻则较好地掌握着民生内容的度和量,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人文关怀,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生存空间和舆论氛围,赢得了观众的认同。特别在处理批评报道中,后民生新闻比较好地做到不越位、不缺位,遵循“有理、有利、有节、有度、有情、有法”的原则。

此外,后民生新闻强化了民生新闻回归新闻本质的意识。民生新闻注重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价值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新闻本质的一种回归。

可以说,后民生新闻在相当的程度上对民生新闻的琐屑化、低俗化、庸俗化等倾向进行了彻底的纠偏和校正,使之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符合新闻价值的规律。当然,后民生新闻也秉持了民生新闻以民众的平视角度,关注民生的基本价值理念,只不过后民生新闻的视角是有高度的平视,是有深度的透视,其中彰显了一定的广度和厚度。总之,后民生新闻的出现使民生新闻得到了更高品质的提升和自我超越。

三、民生新闻两次提升的传播学价值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后民生新闻的历程,民生新闻历经了两次品质提升和自我完善,这种提升和完善,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传播学价值。

1、传播理念:以受众为中心。

长期以来,媒体传播者以救世者自居,居高临下,以传者为本位,采用“我传你受”的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兴起,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传播理念,并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受众。因为,今天的观众不再是呆坐在电视机前的被动者,观众是挑剔的,节目只要稍不合他们的口味,就会转台。据统计。在南京和成都地区几档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还高达80%以上。在这些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

不仅如此,为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效果,民生新闻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并且变单向传播为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DV记录等多种参与方式,不仅为民生新闻节目赢得了忠实的受众,同时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2、传播内容:以民为本。

民生新闻虽几经变化,但不变的是“以民为本”,这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而且体现在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正因如此,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真正实现了电视媒介本性的回归——关注民众、关注民生,实现了“从天上回到人间、从远方回到身边、从高塔到平台”的回归,完成了电视作为媒介本身的自我实现,也使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彰显,随着电视节目宣传教化功能的淡化和服务功能的加强,将为电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民生新闻的提升不仅标明了中国新闻业民本价值理念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国社会民主理念的进步。民生新闻“以民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给困惑中的中国传媒以诸多启示:如何以知识分子不太习惯的商业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如何谋求新闻技术和思想上的创新,从而让大众传媒从天上回归人间?如何让我们从自以为是的窠臼中解脱出来,放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伪问题,讨论真正关乎民生的真问题?如何将“民众是大众传媒的主人”,从呼喊多年的口号落实成行动?

3、传播价值:多元化。

在当今的传媒生态中,大众传媒理应和谐相处、自由竞争、价值多元,共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好的舆论环境。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升,再一次告诉我们:和谐多元的社会里,不应仅强调某一种或几种新闻价值理念,也不应为某些价值理念争论不休,我们应该鼓励传播价值多元化取向,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受众需求。因为社会的多元,必然带来有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需要多元化的传播价值理念。也就是说,在我们消费新闻产品时。我们既需要严肃的、理性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需要谐趣的、轻松的社会新闻,也需要公共新闻,同时也需要反映民生内容的、实用的民生新闻和后民生新闻。倘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后民生新闻的出现,都是传播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产物。

推荐访问:两次 民生 提升 新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