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反服贸抗争”事件对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启示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4-16 10:14:31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突发期,各类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且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这为武警部队圆满完成处置任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台湾地区爆发的“反服贸抗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指出,认真研究台湾警方和宪兵部队的处置行动,对武警部队处置类似事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反服贸抗争 武警指挥

作者简介:李石,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警法;周凤翔,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警作战指挥。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161-02

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台湾大学生和公民抵制两岸服贸协定,共同发起了占领”立法院”和”行政院”所引起的社会运动事件,此次事件被称为“反服贸抗争”。该事件造成台湾当局机构严重瘫痪,大量人员受伤,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次事件过程中,台湾当局和台湾宪兵部队的处置措施,对武警部队今后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反服贸抗争”的基本情况

3月18日,由于部分台湾大学生和台湾群众担心服贸协议可能“断送台湾未来”,和对以马英九为首的台湾当局黑箱操作服贸协议的不满,以黑色岛国青年阵线为首的民间组织和群众发起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之后400多名学生趁着警员不备突破警方的封锁线占领台湾“立法院”。随后台湾警方多次尝试清除议场内部的学生但没有成功,期间双方也因此发生肢体冲突并且有数人受伤。3月23日晚间,另一群示威者冲至邻近的“行政院”大楼,破窗而入,占领台湾“行政院”大楼遭到台湾警方和宪兵部队的强制驱离。

“反服贸抗争”从开始的以游行、静坐等非暴力抗争方式演变成占领台湾当局机构的流血冲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台独”势力推波助澜,致使事态升级失控。“反服贸抗争”不是单纯的学生运动,而是民进党操作支持的学生运动,如果没有民进党立院团队内应,学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占领“立法院”。而此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林飞帆、陈为廷、黄郁芬本身具有浓厚的绿营背景,为此次运动定了色。二是台湾当局对事态发展估计不足,错失控制局势良机。以国民党为首的台湾当局危机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优柔寡断,间接助长了反政府势力的嚣张气焰,致使“行政院”和“立法院”被学生占领,致使政府机构严重瘫痪。三是台湾警方和宪兵部队准备不足,处置不够果断。23日晚9时,上万民众已经包围“行政院”并开始冲击,而宪兵部队直到晚11时才进驻现场。当晚共进行了四波大小不等的驱散行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且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二、“反服贸抗争”的主要特点

认真分析台湾“反服贸抗争”,可以发现该事件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事发地域的特殊性。台北自古以来就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起事方便容易。且各种媒体聚集,一有风吹草动,事件便会在第一时间曝光,造成较大的影响力。在此次事件中,抗议学生多次包围媒体及民意代表服务处,表达抗议诉求,将事件影响力最大化。二是参与成员的复杂性。在事件参与者中,有民进党的外围分子,他们是事件的组织策划者;有对马英九当局不满的民众,他们是积极参与者;更多的是忧心台湾的未来发展,却不明真相,被别有用心的违法分子利用的群众。三是政治宣传的欺骗性。组织策划者为了师出有名,骗取人民群众和舆论的支持,在网上大肆传播所谓的“懒人包”(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郑秀玲编写的一系列“黑箱服贸自救宝典”,号称3分钟让人了解服贸协议,其内容却谬误百出,危言耸听),黑化两岸服贸协议,黑化马英九当局,制造矛盾。打着反黑箱服贸,拯救台湾的幌子,欺骗群众,欺骗舆论。四是暴力行为的破坏性。为了达到目的,“反服贸抗争”领导人组织青年学生相继占领“立法院”和“行政院”,大肆进行暴力破坏。在对抗台湾警方和宪兵部队的驱散行动中,又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造成200余人受伤。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三、台湾当局处置“反服贸抗争”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一)立足复杂困难情况,精心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武警部队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立足复杂困难情况,全面准备,确保处置行动圆满成功。一是加强信息情报收集。在日常工作中,武警部队应加强与公安部门的互通,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力求实现未动先知,争取反应时间。现代社会,多媒体网络十分发达,利用互联网对群体性事件的情报收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时各部队应定期在驻地进行民情、社情调查,及时掌握民意动态。二是加强战法研究及专项训练,各级指挥员应着眼社会形势和可能受领的任务,立足各种复杂困难条件,周密制定完善处突预案,使之成为可操作性的全面有效的战斗方案。在部队的日常训练生活中,各级指挥员应根据实战要求,有针对性的选定训练科目,灵活运用训练方法,提高部队协同作战能力,为圆满执行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周密组织装备器材保障。装备器材的保障,必须针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实际任务需要,周密计划,统筹组织。保持车辆、警械、武器较高的战备率和完好率,优化装备保障方式,科学配置保障资源,研究创新出能快速出动的方法。

(二)快速反应,造大兵压境之势,争取主动

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摄止闹事人群为上策,与人民群众发生冲突对抗为下策。要做到摄止闹事人群,不战而屈人之兵,控制事态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武警部队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做到快速反应。群体性事件初始阶段往往参与人员相对较少,形式也较为缓和,此时武警部队参与处置能够为彻底消除该事件赢得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动,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将事件扼杀在初始阶段,防止事态扩大蔓延,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事发现场人数不断增多,矛盾趋于激化,媒体舆论逐渐关注,事件往往会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在“反服贸抗争”中,台湾宪兵部队没有在第一时间参与处置,致使“行政院”和“立法院”被闹事人群占领,在随后的驱散行动中,四波攻坚失败,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台湾警方和宪兵部队成为了社会舆论攻击的对象。二是造大兵压境之势,武力威慑,使闹事人群不敢轻举妄动。重兵压境、争取摄止,要充分掌握事件特点,准确预测事件规模,一次性调集充足的兵力,形成强大的力量优势和震慑,争取处置的主动。坚决不能随着事态的变化搞逐次增兵的添油战术,导致在处置过程中处处受制,处于被动,久拖不决,形成激烈的对抗。三是部队到达事发地域后,应灵活采取多种手段封控事发地域,将闹事人群和打击对象封控在一定区域内,斩断闹事人群与外界的联系,阻止更多的人员进入事发地区,堵截骨干分子向外逃离串联,同时占领闹事中心周围制高点,加强对闹事现场的全面监控,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蔓延。

(三)善待人民群众,以文攻心,以疏为主

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是高举着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这决定了武警部队在处置此类事件中,绝不能简单粗暴,必须要把握好尺度,将善待群众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穿于处置行动的始终。一是要做好宣传疏导。在控制事态发展的情况下,迅速展开宣传疏导工作,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政策,阐明参与闹事行动的危害,揭露闹事分子的险恶阴谋,让人民群众明辨是非,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同时针对闹事骨干、普通参与者、围观者等不同的人员层次,进行有组织、有激化的政策攻心,打击孤立核心层,分化瓦解附和层,劝导疏散围观层,最大限度地弱化闹事人群的抵触对抗情绪。二是要做到适度忍让。群众参与闹事,虽然和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有关,但更多的人民群众往往有着实际的困难和合理的诉求。面对人群一时出现的过激行为,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现场指挥员应时刻注意官兵的心理情绪状态,防止出现官兵情绪失控、行为失当,导致警民对立,矛盾激化的情况。三是要坚持“三个慎用”。处置群体性事件使用警械武器,必须准确地把握好武器使用的范围。主要是针对出现过激行为的违法犯罪分子,和用于自我防护,绝不针对普通参与者和无辜的群众。更应该严格做到处置群体性事件,不携带杀伤性武器,防止人民群众对立情绪激化。四是要做到爱民助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关键。要组织部队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官兵开展打扫卫生、义诊、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给困难群众送医送药、送油送米、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去争取、感化群众。

(四)果断处置,坚决打击违法分子,适时展开清场行动

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中,人民群众在违法犯罪分子的煽动下,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甚至是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面对这种情况,仅靠宣传疏导、政策攻心,难以控制局面,甚至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因此,武警部队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认清形势,果断处置,迅速平息事态。一是要准确分析判断情况。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事关国家的安全稳定,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现场指挥员必须能够准确分析判断情况,正确及时定下动武决心,在符合动武的条件和程序下果断指挥部队使用强制性措施,阻止事态扩大蔓延。 二是要及时破坏闹事指挥机构。闹事指挥机构是制造事端、操纵事件的源头。打掉这个源头,具有明显的震慑全局的作用。武警部队应灵活采用集中兵力围捕、精兵突入强捕、小群多路分捕、化装接近密捕等方法,迅速捣毁闹事指挥机构,抓捕首恶分子,使闹事人群群龙无首,为后续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集中重兵展开驱散清场行动。驱散清场行动是平息群体性事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台湾警方和宪兵部队在处置“反服贸抗争”运动中四次驱散清场失败,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激化了警民矛盾。武警部队一定要吸取该事件的教训经验,集中优势兵力,正确选择突击方向,把握战机,一次性取得成功,将损失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彭知挥.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的收集.警察技术.2007, 30(6).

[2]常启云.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与舆论的形成与转化.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4(1).

[3]陈合理.武警战术理论.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朱涛.武警指挥理论.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5]陈美荣.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置之策略.公安研究.2013, 26(5).

[6]田睿.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探析.法制与社会.2011(11).

推荐访问:武警部队 抗争 处置 启示 事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