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海洋动物与新科技大奖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6-27 16:00:30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一个会让人记住的年份。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研制出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其实海洋动物也为人类新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趁着旧年刚过去、新年正来临的机会,我们决定紧跟时代潮流,举办“海洋动物与新科技大奖”评选活动。本期评选活动的主题是“海洋动物与仿生学”。

Come on,来吧!不管你是谁,只要你生活在海洋里,并为仿生学做出过贡献,那么你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一位。

Come on,快来参加海选吧!获胜者将收获海洋动物科学奖章一枚,限量版哟。全球认可,别无分号。

我们在演播室等你哟,不见不散!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节目播出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海洋动物与新科技大奖”的海选现场还是门可罗雀。飘逸水母和淘气章鱼也越来越不淡定了。

飘逸水母忍不住猜测:“该不会都堵在来的路上了吧?”

淘气章鱼翻个白眼,“又不是高速公路,堵什么呀。再说了,哪有一堵堵这么多天的?”

正说着呢,一条小鱼怯怯地游进了演播室。

终于来人,不,来鱼了!飘逸水母激动地蹦出去,迭声道:“您好您好,您一定是来参加海选的吧?您先歇歇脚,这是报名表,先填写一下……”

“其、其实我是想来问问‘仿生学’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为它做出了贡献呢?”小鱼被吓了一跳,摆出一副随时会夺路而逃的架势,“呃,仿生学这家伙不会也爱吃鱼吧?”

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就好办了,得先把“仿生学是什么”给说明白、说透了,海选活动才能如期进行。淘气章鱼与飘逸水母相互一击掌:事不宜迟,说干就干!

仿生学:模仿动物的科学

咱不讲那些深奥的道理,就简单地说:仿生学就是模仿动物的科学。在这门学科中,动物是人类的老师,人类通过学习和研究,将“老师”独有的特长应用到产品设计上,从而达到提升效率或改善体验的目的。

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仿生学的年龄并不大。1960年9月,美国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召开了第一次仿生学会议,会议议题是“分析生物系统所得到的概念,能用到人工制造的信息加工系统的设计上去吗”。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仿生学诞生的标志。

美国人斯梯尔将拉丁文“bios”和字尾“nlc”组合成新词“Bionics”,以此为这门刚诞生的新学科命名。“Bionics”意为“模仿生物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中文译为“仿生学”。

作为一门学科,仿生学是诞生不久的“新丁”,但是海洋动物利用仿生学原理来帮助人类的历史,却能追溯到很久以前。

“很久”是多久呢?

小鱼从缝隙里探出头来。

我知道、我知道,我听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过,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那条大鱼治水时,鱼类的老祖宗就开始帮助人类了。

喂,“那条大鱼”是什么鱼呀?

从鱼尾到橹舵,仿生学其实很古老

人在陆上行,鱼在水里游。本来这两者是各行其道,互不干涉。可是在“那条大鱼”的时代,陆地被洪水淹成了泽国,出入很不方便。人们希望自己也能像鱼类那样,在水泽中自由穿行。于是便拜鱼类为师,学习它们的本领。

鱼类依靠尾巴的摇摆来游动或转弯。要是人类也有这么一条多功能尾巴,就方便多了。经过多次试验,人们模仿鱼尾的外形制造了桨。木桨架设在船尾,像鱼尾般摆动,控制整条船只的前进或拐弯。

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这支功能特殊的木桨最终演化成了“橹”和“舵”。在这条人造“鱼尾”的帮助下,人们即使被洪水围困,也能自由来去了。

飘逸水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条大鱼’就是治水的大禹呀。”“对对对,就是那条会治水的‘大鱼’。”小鱼乐得猛甩尾巴。这时,一条大鲨鱼气势汹汹地冲进了演播室。小鱼见情况不妙,“哧溜”一声躲进了直播台下面。

大鲨鱼嚷嚷:“人呢,人去哪儿了?”

“在这儿呢。你是报名参加海选的吧?”因为身高和体型而被忽视的两人,不约而同地咳嗽了一声。

“就这种老掉牙的桥段,你也好意思拿出来卖弄。待那儿吧,瞧霸爷的!”大鲨鱼霸爷冲着小鱼一顿狂喷,把小鱼吓得连头也不敢探了。

“冷静,一定要冷静啊!”淘气章鱼赶紧做起了和事佬。

“赶紧给写上,鲨鱼霸爷——新科技大奖的得主。”鲨鱼霸爷冲淘气章鱼一龇牙,把淘气章鱼吓得一激灵。

“现、现在还是海选阶段。”

“那就写‘未来的新科技大奖得主’!”鲨鱼霸爷狂妄霸道地嚷道。

“你们一定知道菲尔普斯吧,那家伙外号‘飞鱼’,在水里游得飞快。”飘逸水母在一旁更正:“是‘菲鱼’。”鲨鱼霸爷撇撇嘴,当成耳边风,继续滔滔不绝道:“这条‘飞鱼’总是能打破世界纪录,因此被很多人崇拜。其实这条‘飞鱼’没啥了不起,他的荣誉都是霸爷我恩赐给他的。要没有那身鲨鱼皮,他拿什么破纪录?”

“鲨鱼皮,就是你身上的皮吗?”小鱼探出头来,怯怯地问。

“我的皮?我倒要看看,谁敢剥我的皮!”鲨鱼霸爷越说越生气,一尾巴掀翻了直播台。

小鱼吓得从缝隙里蹿出来,夺路而逃。

“归你了!”鲨鱼霸爷丢下一张纸,紧追它而去。

淘气章鱼抓住纸一看,居然是获奖感言。

那条小鱼险象环生,好几次都是从大鲨鱼的牙齿缝里钻出来。飘逸水母担心极了,“淘气章鱼,这大过年的,该不会闹出鱼命吧?”

“放心吧,不会。那条小鱼的职业是鱼医生,这是在给大鲨鱼做牙齿保养呢。”淘气章鱼仔细观察后笑了。

天下第一鲨鱼皮,新科技大奖抢回家

游泳选手在水中所遇到的阻力,与水的密度、选手的正面面积、摩擦系数以及选手游泳速度有关。一件好泳衣必须是低阻力的,而设计低阻力泳衣的关键在于减少正面面积和摩擦系数。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鲨鱼皮肤的表面遍布V形褶皱。这些粗糙的V形皱褶大大减少了水流的摩擦力,从而保证鲨鱼能够快速游动。鲨鱼皮泳衣的核心技术就是模仿鲨鱼皮肤。实验证明,它所使用的超伸展纤维能减少3%的水阻力。对于只需1%秒就能决定胜负的游泳比赛来说,这几乎就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2000年悉尼奥运会,模仿鲨鱼皮肤制作的高科技泳衣正式亮相。澳大利亚选手伊恩·索普穿着鲨鱼皮泳衣,一举夺得3枚金牌,震惊全场。鲨鱼皮泳衣和它的制造商——澳大利亚速比涛公司,也因此闻名天下。此后十年间,鲨鱼皮泳衣与“金牌”“破纪录”紧密相连。人们惊呼,有了“鲨鱼皮”的助力,泳坛世界纪录变成了筛子。

超级链接

“鲨鱼皮泳衣”的正式名字叫“快皮”。从1999年国际泳联正式允许运动员穿鲨鱼皮泳衣参赛起,到2009年国际泳联决定全球禁用高科技泳衣,这十年间,速比涛公司一共研制出了四代“快皮”。

第一代快皮:采用纤维模仿鲨鱼皮肤结构,能引导周围的水流,减少水阻力并提高游进速度3%~7.5%;

第二代快皮:泳衣表面增加了颗粒状的小点,目的是减少30%的水阻,整体性能比第一代提升了7.5%;

第三代快皮:由防氧弹性纱和特细尼龙纱组成,弹性比同类产品高15%,能减少肌肉振动和能量损耗;

第四代快皮:首次使用具有极轻、低阻、防水和快干性能的新型面料,采用高科技熔接技术,是真正无皱褶的比赛泳装。

“穿上它(第四代快皮)跳进泳池,就像灼热的刀刃划过细腻的黄油”。

——“菲鱼”菲尔普斯

“霸爷,能不能去掉后半截标题,就保留前面的?”飘逸水母试探着与鲨鱼霸爷商量。

鲨鱼霸爷咧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你觉得呢?”

飘逸水母吓得倒退了几步。

一头海豚游进演播室,挡在了飘逸水母与鲨鱼霸爷之间。

“呆霸,人类怕你,我可不怕。”海豚一瞪眼,“这大过年的,耍什么横呀!”

鲨鱼霸爷悻悻地游开。

“鲨鱼皮泳衣再高科技,也不过在一个小池子里逞威风罢了,我们海豚皮泳衣还能让潜水艇‘游’快点呢!”

飘逸水母两眼放光:“你也是来参加海选的吗?”

“我还没想好呢。”海豚扭扭捏捏的。

“别想啦,赶紧的,我都快好奇死了。”飘逸水母抓耳挠腮的。

海豚皮“泳衣”:减少紊流的秘密武器

海豚家族的成员都是身手矫捷的游泳高手。以宽吻海豚为例,它们的正常泳速为5~11千米/时,捕猎时能达到70千米/时。海豚之所以拥有如此惊人的泳速,关键在于完美的身材比例和特殊的皮肤构造。

每一头海豚都拥有流线型的完美身材,在行进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水的阻力,而泳速惊人的最大秘密在它的皮肤内部。海豚皮肤的外表十分光滑,内部则是海绵状结构,有很多乳突。这些乳突之间充满了液体,犹如无数充满流体的细管。当海豚快速游动时,海水中会产生许多小漩涡,这就是紊流了。紊流会增加海水对身体的阻力,从而影响游泳速度。这时就轮到海豚的秘密武器来大显身手了。当皮肤表面感受到海水紊流的压力变化时,细管内的流体就随着这种压力的改变流出或流入,使紊流的部分能量被吸收。这种特殊的皮肤构造大大减少了海水的摩擦阻力,使海豚在游动时既省劲儿又快速。

也是因此,海豚在高速游动时不仅不会造成严重的紊流,甚至还能将阻碍前进的紊流变成层流。潜艇设计师获悉这一秘密后,想方设法也要给潜艇“穿”上一层“海豚皮泳衣”。

“海豚皮泳衣太棒了!”飘逸水母和淘气章鱼忍不住鼓掌。

“别夸我了,怪不好意思的。”海豚有些羞涩,“我要推荐斑点参加海选,它和它的家族为人类的潜艇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献出生命?”淘气章鱼和飘逸水母顿时肃然起敬。

“还是让斑点自己来说吧。”话音刚落,海豚身上的某个“大斑点”动了起来。

大家惊讶地发现那是一条灰扑扑的小鱼。它的个头儿只有海豚的几十分之一,体色又是不起眼的灰色,这才被误以为是海豚身上的斑点。

鱼鳔:给予潜艇新生的古老浮沉系统

潜艇的构想最早出自著名画家达·芬奇。为了让这神奇的构想成为现实,人们一直在为此努力。为了让潜艇能在水下航行,潜艇设计师延续了传统的压舱石设计,即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潜艇下沉或上浮。下沉时,装上石头或铅块,靠重量把潜艇“压”下水:上浮时,就抛弃携带的石块或铅块,“瘦身”后潜艇自然能浮出水面。

这种往海里丢石头的笨办法,很快就成了制约潜艇发展的瓶颈。所有的潜艇设计师都在寻找能改进潜艇浮沉系统的好办法。走了不少弯路之后,他们才发现最好的办法竟然在鱼肚子里!

打开鱼肚子会看见一个白色的东西,这便是鱼鳔。鱼鳔有点儿像气球:气体进入时,就变得鼓鼓的:气体离开后,又变得瘪瘪的。鱼类正是通过改变体内鱼鳔的大小,达到自由上浮或下沉的目的。发现鱼类上浮下沉的秘密后,潜艇设计师们欣喜若狂。他们做过无数设想,只为了给潜艇也装上这样的“鱼鳔”。

最早为潜艇装上“鱼鳔”的,是美国青年西蒙·莱克。这位好青年是《海底两万里》的狂热粉丝,一直梦想着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鹦鹉螺”号。他之前就亲手制造了一艘名为“小亚古尔爸爸”号的潜艇。“小亚古尔爸爸”号的外形像一只木箱,浮沉系统也是丢弃重物那一套。得知鱼鳔或许能改善潜艇浮沉系统后,他就着手改造他的“小亚古尔爸爸”号了。

他为“小亚古尔爸爸”号装上了可伸出水面的吸气管和排烟管,以增加潜航时间;抛弃了固体压载物,用“鱼鳔”——压载水箱取代:在吸气管和排烟管外包上一层外壳,实现局部双壳结构。改装后的“小亚古尔爸爸”号更名为“亚古尔”号,性能有了显著提高。1898年,“亚古尔”号潜艇依靠自身动力从诺福克航行到了纽约,成为第一艘在公海远航的潜艇。

法国科学家劳贝夫第一个将双壳结构应用到艇身设计上。1899年,他所设计的“纳维尔”号潜艇在法国下水。这艘潜艇把传统的耐压外壳设计为内壳,艇员及装备都装在耐压内壳之中。耐压内壳外又加了一层酷似鱼雷艇的外壳,内外壳之间的空间为压载水柜。排除压载水柜中的水后,“纳维尔”号浮出水面,“变身”为鱼雷艇;压载水柜注满水后,“纳维尔”号便沉入水中,“变”回潜艇。

“你是哪个鱼家族的呀?”飘逸水母好奇地问。

“鱼鳔的发明倾注了所有鱼类的智慧,你不必知道我属于哪个家族,只需要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鱼类’。”灰鱼斑点幽幽地说。

“好感动哟。”飘逸水母热泪盈眶。

“哼,说破天也是被人吃的命!”鲨鱼霸爷嗤之以鼻。

“别欺负老实鱼,不服气你也长鱼鳔呀!”海豚打抱不平。

鲨鱼霸爷竟无言以对。

“这位霸爷怎么不说话了?”飘逸水母悄悄戳了戳淘气章鱼。

“鲨鱼是软骨鱼,体内没有鱼鳔。为了不让自己沉下去,它们只能不停地游动。”淘气章鱼回答。

“听着就觉得累得慌。”飘逸水母吐舌。

“爷有劲儿,爷乐意,怎么着?”鲨鱼霸爷一瞪眼,杀气腾腾的。

飘逸水母吓得倒退几步,一脚踩在什么物体上,那一瞬间他似乎听到了碎裂声。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可别闹出什么流血事件。

“请问这是‘海洋动物与新科技大奖’的海选现场吗?”脚下传来了一个微弱的声音。

“没错,这里就是。”飘逸水母赶紧抬脚,“你怎么样?我有没有踩伤你?”

“没事儿,蛤蜊不怕踩。你瞧,这外壳结实着呢。”蛤蜊打开了外壳。它的两片外壳看着很薄,实际却很结实。

“你一定不缺钙。”飘逸水母调皮地笑了。

薄壳建筑:高效环保的代名词

当人类意识到地球资源有限,必须省着用才能为后代留点“余粮”时,“如何省更多”成了许多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建筑行业同样也在追求“省更多”,但对牢固性的要求并未因此而降低,甚至还更高了。如何才能做到既省料又坚固呢?薄壳结构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薄壳结构的设计理念来自贝类、螺类。它们的外壳有一个共同特点:利用几何形状的特性,很小的厚度就能拥有很大的强度和刚度。这种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会将外壳所受到的压力均匀分散到各个部分去。

采用薄壳结构建造的建筑,就是薄壳建筑。薄壳结构能将垂直作用于壳体表面的外力分解为若干份,传递给支座承受。也是因此,这些薄壳建筑的外壳看起来很薄,实际也很薄,却非常耐压,绝无倒塌的危险。

与传统建筑相比,薄壳建筑拥有四大优势:1.自重轻,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2.除传统的建筑材料外,还能使用阳光板、耐力板、玻璃等多种材料,不仅跨度更大,设计感、艺术性也更强;3.造价低,只有普通建筑成本的60%~80%:4.建造速度快,作为建筑行业中省料、高效、坚固、环保的典型,它被广泛应用于剧院、车站、机场等大跨度建筑。

“我怎么听说薄壳结构是设计师从蛋壳中获得的灵感?”淘气章鱼有些疑惑。

“蛋壳除了圆滚滚就是滚滚圆,太没创意了,能跟我们比吗?”蛤蜊急了,冲外头嚷了一嗓子,“兄弟们,都进来亮亮相,让大家瞧瞧谁才是最有艺术范儿的!”

随着这声吆喝,各种各样的海螺海贝涌进了演播室。陀螺状、圆锥状、宝塔状、圆盘状……令爱好收藏贝壳的淘气章鱼看花了眼。

“怎么样,比蛋壳好看多了吧?”蛤蜊正得意呢,一群水母游了进来。

“海选在哪儿报名呀?我们要为水母耳风暴预测仪报名参加海选。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生命的守护神

水母的外形酷似一把打开的伞,“伞”上除了长有触手外,还有一个细柄。这就是水母的耳朵了。海上风暴来临之前,海浪与空气摩擦会产生8~13Hz的次声波。这种频率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水母耳却能清楚地听到。水母耳的内部有一块极小的听石。小听石能感知次声波的振动,并将之传给水母耳壁内的神经感受器。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从听到风暴声到风暴来临有一个时间差。水母得到预警,便能及时躲进安全壁垒里。

科学家模拟水母的听觉系统,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并把它安装在船只的前甲板上。正常情况下,喇叭会做360。旋转,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喇叭便自行停止旋转,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指示器上的读数会告知风暴的强度。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做出风暴预报。对现代航海和渔业来说,它是生命的守护神。

“都说生命是无价的,我们为保护人类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科技奖我们水母当之无愧。”

鲨鱼霸爷龇牙咆哮:“谁敢跟我争?”

以蛤蜊为代表的诸多贝类和螺类也纷纷表示:“我们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要没有我们,哪来这么多漂亮的剧院、机场、博物馆……(以下省略几百字)”

“没有我们就没有现代潜艇;没有现代潜艇,人类就无法探索海底世界。主持人,你们看着办吧!”海豚代表灰鱼斑点联合发言。

这你一言、我一语的,谁也没法说服谁。一时间演播室里硝烟弥漫。经过漫长的讨论、争论、驳论……大伙儿终于达成了一致:评选以数量取胜,贡献项最多的为大奖获得者。

统计了贡献项后,淘气章鱼和飘逸水母傻眼了:这1:1:1:1:1的情况怎么弄呀?

“莫非得弄出五黄蛋才能摆平?”飘逸水母仰天长啸。

“不用五黄蛋,有了声呐系统,完全能一招决胜负。”柯爷爷及时赶到,为他们解围。

声呐系统:改变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新科技

船只在水面航行时,会通过瞭望观察海面的情景。潜艇潜入水中后,眼睛就不好使了。既然眼睛指望不上,就只好寄希望于耳朵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围绕着潜与反潜,交战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先用于反潜的是水听器,也就是噪声测向仪。舰船航行时,机器和螺旋桨推进器会发出噪声。水听器就是用来侦听这种噪声的。它有一个致命缺陷,即对噪声的侦听不分敌我。因为距离的关系,水听器里听得最清楚的不是敌舰,而是自身发出的噪声。为了能听清敌舰的声音,只能冒险降低航行速度,甚至停止航行。

人类科学家从海豚身上得到启发,利用超声波反射来探测水下舰艇,这便是声呐系统了。最简单的声呐系统由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超声波发生器向水中发出超声波,遇到阻隔时超声波会反射回来,由接收器接收。根据接收回波的时间间隔和方位,就能测出阻隔物体的方位和距离。就算潜艇关闭了发动机,也无法在声呐面前遁形。

声呐系统不但能用于发现敌舰,还能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等。它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使人类能自由地探索海底世界。

2:1,海豚胜出。事实胜于雄辩,在场各位没有了异议。正当柯爷爷为海豚颁奖时,一头环海豹闯进了演播室。

“我也有声呐,我跟人类的关系也很好,凭什么功劳都记到海豚身上?我不服气!”环海豹大吼一声。

“我的声呐频率比海豚更低,作用范围也更远。”大翅鲸的体形太庞大,无法游进演播室,就从窗户里伸进一只大翅做代表。

“我也听说很多海洋哺乳动物都能发出水下声呐,用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声呐不行吗?”淘气章鱼也纳闷地问。

“估计是因为海豚聪慧可爱,就好感度翻倍了吧?”飘逸水母嘀咕,“开后门可要不得。”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柯爷爷笑了。

嘘,海豚声呐有大秘密

水下声呐虽非海豚所独有的,它的灵敏度却是独一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将海豚双眼蒙住,放入插满竹竿的水池。结果发现这头海豚在竹竿间穿梭自如,完全不会撞上。也是,海豚在几米外就能发现直径仅为0.2毫米的金属丝和1毫米的尼龙绳,发现竹竿对它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罢了。

在声呐的帮助下,海豚不仅能发现几百米外的鱼群,还能知道不同的鱼类。它们很聪明,能区分出黄铜、铝、电木、塑料等不同材质。科学家曾录下海豚的声音,试图用录音让它们判断失误。结果很遗憾,海豚能区分出哪些回波是真的,哪些回波是录音造假的。

海豚声呐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如果发现有噪声干扰,它们会提高所发出声呐的强度,以盖过噪声,主动降低噪声的影响。“还有哪位要提出质疑的?”柯爷爷笑眯眯地问道。

大伙儿纷纷表示心服口服。

“我宣布——2015年度‘海洋动物与新科技大奖’得主为海豚家族!大家祝贺它们!”柯爷爷为海豚颁发奖牌,“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继续为新科技的发展添砖加瓦。”

“这是必须的!”

“嗯,一定努力。”

“明年的大奖一定是我的,谁也别想跟我抢!”

说得这么霸气,肯定是那位酷爱恐吓的霸爷了。飘逸水母撇撇嘴。

“好啦,祝愿所有正在看‘明星脱口秀’的朋友们,在新一年里开心成长。要像来参加海选的各位那样,做身怀绝技的能人哟。”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新年快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推荐访问:新科技 大奖 海洋 动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