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持续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2-11 10:07:09

摘要:城市国际竞争力是城市创造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系统能力,本质上是参与国际竞争和调配全球资源的效率和能力。科技竞争力是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力日益成为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及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源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合作有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R&D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益于夯实研究型大学自身学科基础、凝聚学科优势和特色、提升学科竞争力;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必须形成统一认识、健全专门机构、落实具体行动方案,全方位推动穗港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合作。

关键词:穗港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合作;广州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0)03-0010-10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等九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凭借其紧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珠三角地区竞争力相对下降。2009年备受关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纲要从全球视角、国家实情确定了珠三角新的五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实验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珠三角地区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实践表明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的区域发展。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加强其国际竞争力建设对进一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凸现,以高流动性、集约化、垄断性和渗透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方面加速了城市功能的国际化进程,使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逐步增强,另一方面,也使国家之间的竞争向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化,加剧了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而以高度知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革命正推动城市文明发生更大变革,促使城市功能与结构重组演变。城市的优势和劣势、繁荣和衰退无不与城市竞争力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关于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已变得越来越广泛,从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到国家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本研究从城市竞争力出发,探讨作为城市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出穗港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广州科技竞争力水平进而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般地讲,竞争力可以理解为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为竞争某种或某些相同资源而具备的能力。城市竞争力在学术界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研究距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最初的系统应用工作是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l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进行。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对国家竞争力进行讨论,并于1986年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同年发表了颇具轰动效应的研究报告。此后国际上其他机构也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美国商业风险评比公司、韩国产业研究院、日本经济新闻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等。目前对“城市竞争力”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和比较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对概念的理解和评估也是见仁见智。美国斯坦福大学韦伯斯特(DouglasWebster,2000)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的产品的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竞争力指标有四个,分别是经济结构(产业构成、生产力水平、国内外投资等)、区域禀赋(区位、基础设施、适宜性、生活商务成本等)、人力资源(价值链移动的活度和范围)和制度环境。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彼德教授(Peter Karl Kresl,1999)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他强调在评估城市竞争力时,指标选择至关重要,并且对城市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加以区别是评价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其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框架是显示性框架和解释性框架的结合,并且用多变量把抽象的竞争力显示成具体可比较的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力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该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国的产业能否具备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四种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优劣程度。同时,机遇和政府的作用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波特(2002)指出:“竞争力在国家水平上仅仅有意义的概念是国家的生产率。”他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就是指城市的生产率,是城市创造价值和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通过价值链可以分析竞争优势的源泉及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城市的价值链包括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每一个环节,价值流是指一个城市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吸引区外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扩充,并将形成和扩大竞争优势向周边和外界扩张和辐射,在资源要素高效、规范、快速、有序的流动中实现价值,再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扩大规模和持续增长。只有对价值链体系中的各个系统实行有效分解与整合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97)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在自由及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国家能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定义强调了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性,即一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经受国际市场的检验才能证明是否有竞争力。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马莱茨基(Maleeki,2002)认为地方、区域、国家的竞争力是指当地经济、社会为其居住者提供日益完善和较高生活水平的能力。英国区域与经济学家保罗·切希尔(Paul Cheshire,1998)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其边界内能够比其他城市创造更多收入和就业的

推荐访问:广州 国际竞争力 提升 持续 思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