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2-11 10:07:23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学研产”,俗称“产学研”。工作室作为高校“产学研”试验平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其在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历程中功不可没。实践证明,只有在合理制度下的工作室“产学研”模式,才能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工作室 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制度建设 产学研

一、基本目的

1 完善“产学研”责权利机制

早在德国包豪斯魏玛时期,工作室(Workshop)模式就被应用于高等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而时至整整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国仍有许多高校管理者还对工作室教学感到担忧,仍在论证是否要在设计学科领域配套建设工作室。而一些比较开明的学校,还是愿意拿出少许经费来支持工作室的建设,所建的这些工作室通常被作为“产学研”试验平台,假以“产学研”职能,并称谓“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三位一体”的模式给工作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给管理者带来了诸多的麻烦,似乎工作室很难肩负产学研的职能。一度出现了“工作室老师运用学校的财产在创收,是否存在经济问题?”、“工作室的投入与产出如何计算?”、“学校能否一碗水端平,没有工作室的老师怎么办?”、“工作室内部如何管理?外部如何监管,是教务处,是资产办?还是总务处?”等等一系列令领导头疼的问题。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管理的成功经验,面对工作室管理问题,建议如下:一是对学校而言,应坚持“放水养鱼”策略;二是对教师而言,应坚持“如鱼得水”信念;对学生而言,应坚持“力争上游”的追求。

(1)“放水养鱼”。工作室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产学研”办学模式离不开工作室的推动。学校和工作室之间似水如鱼的关系,有水,鱼才能生存;有鱼,水才方显活力。“放水养鱼,鱼水共生,乃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对于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应该把工作室的主要职能定位在培养师生上,而不应喧宾夺主或纠结于工作室的经济效益上;应该放宽权限给予政策扶持,而不应该忽视工作室的社会效益。工作室经济效益管理最好是建立在自负盈亏的开放性管理之上,这样有利于优化工作室运营环境:一方面,工作室正常化运营必须要靠接单实际项目生产来推动,但工作室毕竟不是公司,不能承接大的和紧急性的项目,因此,对于工作室来说,利润实在是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工作室有利润也是正常的,工作室除了购买一定的耗材之外,所剩的利润可以用来奖励师生,这样可以促进工作室师生的积极性,通过实战合作来检验和提升设计服务水平。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对工作室管理的成功之初就在于“放水养鱼”的策略。

(2)“如鱼得水”。对于教师而言,工作室是一个资源平台,可以用来钻研艺术与设计问题,是专业创作和提供商业艺术服务梦想的舞台。我国几乎所有高等艺术院校的中有影响力的教师当中,无不潜心钻研于学校给予配套的工作室里,硕果累累。可见,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可视为所有艺术类教师的职业理想。为切实强化艺术设计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配合我校“创意产品研发基地(如图1所示)建设规划”的实施,笔者于2009年申报建设了太和视觉艺术工作室(如图2-1至2-3,并启动实施了“基于工作室平台的创新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和“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教研教改项目。

(3)“力争上游”。作为学生而言,进入工作室的角色是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不同而分别选择定位在不同层面:一是作为设计师参与项目设计;二是作为绘图员或操作员参与设计产品的制作;三是作为业务员或策划人员参与设计业务洽谈与服务。因此,学生大可以把自己当成“水中之鱼”,应当虚心学习,认真实践,鱼翔浅底,勤奋成长,千万不可只停留在勤工俭学的认识上。

2 保障工作室内部实践教学的正常化开展

制度是工作室规范化、科学化、秩序化运营的保障。无制度便是人治,人治的结果是谁说的都不算,朝令夕改。久而久之,工作室别说实践教学了,就连开门都很难。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室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化有效化实施。

3 构建基于工作室平台的实践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官产学研”的责权利机制和实践教学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正确合理地规范工作室人才培养的职责,由于职责标准的确立,其评价参照的标准就可以确立了。

另外“放水养鱼”的最终结果是工作室集群的形成和企业化运作模式(公司)的诞生,这有利于孵化成为创意产品研发基地,其意义更值得学校翘首以待。

二、主要内容

1 工作室实践教学协议制度

①凡进入本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生需向工作室负责人提交申请书并与工作室签署实习协议书。原则上,工作室只能对口接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②进入工作室实习的学生必需遵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工作室的考勤时间表,并准时参加和完成工作室的每次项目或活动。③工作室负责人及其工作室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对本工作室中实习生加以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④工作室必需完成针对实习生的实践教学的项目有:市场调研、创意设计、印前设计、文案校对、广告制作、书籍装帧工艺。

2 工作室研究性学习与考核制度

①理论学习:工作室成员根据自己实际的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的办法来提高自己。工作室需提供相关书籍资料等给学生阅读,成员每人每个月认真阅读一本设计理论或研读一本设计作品专著,采取讲座、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工作室成员全员参与学习。每学期,在校、市、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或作品一篇。②学术交流:工作室经常邀请专家名师深入工作室,对工作室成员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③学科参赛:要求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设计相关比赛,以此促进成员设计水平的提高。④项目实践:独立完成或参与工作室的实际设计项目。⑤专题研讨:教师拟定研讨专题,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和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活动。做好专题研讨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⑥成果评审:每学期,学生对自己研究作阶段性小结,呈现和展示阶段性成果接受大家的评议。工作室根据成果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

3 工作室社会服务与分配制度

①工作室的师生在完成实践教学、科研任务之后,可为社会提供设计服务,并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运作,自负盈亏。②工作室社会服务项目的项目若有盈余,可进内部分配。分配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项目提成制:工作室盈利除去管理费和税费之后,一般以提成的形式分配,项目负责人提成20%,设计提成16%,制作提成14%;剩了25%作为工作室发展经费,25%上交给系部和学校。二是年终分红制:工作室成员根据参与项目所付出的劳动的多少和所完成的质量来进行分红。

4 工作室激励机制

凡进入长沙师专创意产品研发基地视觉艺术工作室(以下简称“本工作室”)的学生,可享受以下优惠待遇:①提供实践学习交流平台;②每学期可以少选一门专业选修课;③可参评学期或年度优秀实习生;④推荐加入省设计艺术家协会青年分会,参与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⑤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按实际参与项目和工作情况发放补贴);⑥符合毕业条件下,优先推荐就业。

凡进入本工作室的老师,可享受的优惠待遇有:①弹性课时补贴;②项目收入提成;③每学期可抵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④推荐加入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参与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⑤学期考核给予加分。

三、总体效果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推动我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教育以及“产学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已经产生了一大批实践成果。

1 构建了以“专题研讨、项目驱动”为特色的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所谓专题研讨,是指在工作室实践教学中,为了弥补传统理论教学讲授法的不足,以问题的形式设立课题,或以主题的形式设立研讨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抒己见的方式参与研究、讨论和交流,最终获得认识,从而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思辨能力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方式。

所谓项目驱动,亦称“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工作室设计实践教学中,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项目),设立完成期限和质量要求,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所有设计程序或设计工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若干问题和技术难题,迫使学生通过自学攻克困难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些项目包括研究性项目和实践性项目两大类,近几年来,基于工作室平台的重大研究性项目8个,发表论文14篇;实践性重大项目28个,包括学科竞赛获奖项目16个(如图5至图9所示),接单生产项目12项(如表10所示)。

2 强化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研究性和实践性项目,均是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来展开,选取的都是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有的课题是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转化而来,且绝大多数项目是以相关专业的学生组成3-5人的团队来承担,这种基于兴趣、基于专业、基于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重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学会相互协作配合、反复动手实践、大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项目参与的亲身体验和完善设计内在创造过程,即从定义问题-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发展概念一细部设计及测试,不断掌握研究方法,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主创造意识,锻炼和提高创新创造素质。

3 提高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作室实践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实现学生从“造型、造图”能力向“造物、造境”能力转变。这一转变可以使人的眼、脑和手的身体机能得到均衡发展,历经观察、思考和创造过程的,丰富和完善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工作室实践教学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使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克服了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同时,学生可以在工作室及时消化吸收现代设计观念,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需求、生产过程、工艺、材料和技术,“眼见为实”,实际操作,熟悉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细节,真正参与到从设计作品到设计产品再设计商品这一过程中,从而提升专业品位和专业素质。在工作室教师的引导和项目的推动下,学生积极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工作室组织创新实践、教师指导创新实践、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充分发挥了工作室“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和促进了创新机制的形成。

在工作室参加社会竞争,通过工程项目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会碰到教学过程中许多难以发现的问题,例如市场运作、市场价格、市场材料与工艺手段、甲乙方的合作程序、相关法律等许多在教学环节中到不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参与工程项目,体现到教学环节中,从而解决教学环节中的许多盲点。工作室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方面形成了如下优势:①工作室的项目驱动,使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实践内容。有一线设计师和操作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自然而然会把社会需求带入到教学活动中。②工作室对外接单生产并与市内相关企业合作,以较多的社会项目来代替部分专业课程作业,使设计作业自然转化为生产项目。③工作室开发了市场能不断承接各类设计任务,师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将大大激活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富于生命活力。④工作室搭起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课程。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其自身规律和优势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从而有效促进了长沙师专“创新系统”的形成。

5 推动了长沙师专创意产品研发基地形成。

由于视觉艺术工作室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其它工作室应运而生,形成了为儿童的书籍、产品包装、文化传播、品牌形象、家居环境、玩具、动漫游戏、摄影摄像、健康娱乐、音乐舞蹈等而设计与创作的工作室集群,从而推动了我校创意产品研发基地的形成,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亮点。

四、结语

实践证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只有在合理制度下的工作室“产学研”模式,才能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一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了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的内涵,也丰富和发展了“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基于工作室平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推荐访问:制度建设 艺术设计 实践 工作室 教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