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3-17 10:31:38

【摘 要】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类型的专业也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本文针对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实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和实现的基本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对象原理上是全体国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以求得社会的安全。在市场经济主宰人类社会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已将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专业,也是日益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1998年,我国新组建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顺应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而建立的新型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新设置的专业名称。首次批准全国8所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2 地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坚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一方面, 地方大学与地方的联合,需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自身办学资源的限制,地方大学必须通过与政府、企业、团体、民众的交流与合作等手段,吸引和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办学条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地方大学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需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实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主要就业于本区域。学生的素质如何,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地方大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二者只是类型的差异,不是层次的差异。前者强调应用性知识,后者强调理论性知识;前者强调技术应用,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前者强调专精实用,后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事实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有技术、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很多最终的效益往往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而不全是在实验室里产生的;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技术水平问题。所以,应用型人才不应是低层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也不应是低层次的教育。

3 当前地方高校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人才培养目标空泛,缺乏个性与特色

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规格和要求以及就业方向。但是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方面没有作出清晰的表述,整体上感觉培养目标空泛。同时,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而导致各类毕业生共性趋同、特色优势不足、人才培养类型单一。

3.2 专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课程知识结构较窄,应用型课程比重较低,对适应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要素的全方位教学力度不够,已出现“社会所需人才”、“社会所需技能”和“学校所育人才”、“学校所学知识”脱节的问题。

3.3 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实践技能是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的事情,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对实践技能重视不够。

3.4 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方法缺少正确认识

学生实践训练时数不够,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仅限于一般的实践课程。在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较薄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 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及工作岗位的要求,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普遍不强,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4 应用型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4.1 设定科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在知识上,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广度,即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深度,要从 “够用”和“实用”的要求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要求转变。因此,可将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为: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素养,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掌握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相关理论、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这一定位应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在学生入校之初,上专业导论课时就予以明确,从而充分引起大家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4.2 制定合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笔者在多次参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总结出合格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要求:

⑴具备一定的知识要求。首先,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其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最后掌握社会调查、文献研究等社会研究方法,能对社会保障制度及政策进行科学描述、分析和评估研究。

⑵具备一定的能力要求。首先,了解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其次,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室管理能力,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的基本能力;最后,具有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实务工作的能力。

⑶具备一定的素质要求。首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素养;最后,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和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3 完善课程体系

通过吸收地方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科学地确定地方性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应用性管理人才。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应开设以下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财政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风险管理等。

4.4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运用,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体系,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效率和积极性。另外,还应努力探索并实施“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主线,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5 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使现有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转型;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深化校企合作,丰富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兼职专业教师队伍等。

4.6 探索面向地方的合作育人模式

地方高校应与当地企业、事业单位结合,创新合作育人模式,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可通过如下方式合作育人:“订单”式培养培训、举办企业家报告会、共建学校实训基地、举办“企业杯”专业技能竞赛等等。

[责任编辑:曹明明]

推荐访问:社会保障 本科 实践 思考 劳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