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沧州市雷电危险性特征分析

银行实习报告 时间:2023-07-09 19:10:06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利用沧州市1954—2006年雷暴资料、2008—2010年中国气象局华北雷电监测网数据,采取数理统计和网格划法对沧州市雷电危险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为雷暴活动多发区,年平均雷击大地密度为1~3次/km2;近50年平均雷暴日数27.3 d,且年雷暴日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雷暴日数以2.4 d/10年的变化率趋于减少。

关键词 雷电;危险性;分布特征;趋势;河北沧州

中图分类号 P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04-01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濒渤海,属于中纬度地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为河北省雷暴活动频繁区域。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事故趋于严重,各行各业遭受雷电灾害的几率也越来越高,经济损失日益加重,特别是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计算机房等遭受雷电袭击的几率加大,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系统瘫痪等事故每年都有发生[1-3]。本文选取1954—2006年沧州市雷暴资料、2008—2010年中国气象局华北雷电监测网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网格划分法,针对该地区雷暴年际变化、闪电月际变化、闪电日分布等特征做着重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选取的雷暴日资料为沧州市基准站和基本站1954—2006年共50多年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闪电观测数据源于中国气象局华北雷电监测网数据,事件跨度为2008—2010年。

1.2 分析方法

利用观测气象站雷暴日数计算雷暴日数平均值,根据线性趋势法分析雷暴日数发展变化特征,计算雷暴日数气候倾向率。按照气象学方法,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

运用格网统计分析方法,选取3 km×3 km规格的网格,将雷电数据映射到网格,统计和分析其分布情况。为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应建立统计样本数据库,剔除不合格数据,使保留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同时,数据库中应包含各项属性数据,如地理位置、时间、雷电流极性与幅值等信息。根据预设的网格统计单位面积中的地闪次数,取平均值,计算年平均地闪密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均雷暴日分布特征

雷暴日(Td)指一个地区一年中发生的所有雷电放电日数。通过分析该地区内多年雷暴日数得出其雷电发生规律。据统计,近50年沧州市均雷暴日数27.3 d,年雷暴日数最多年份出现在1959年,达50 d;最少年份仅11 d,出现在1981年(图1)。

2.2 闪电月际变化特征

对沧州市2008—2010年各月平均闪电次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中均可以发生雷电,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其中6—8月属于雷电多发期,其间月平均闪电次数达到1万次以上,8月高达2万次,这与华北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汛期的发生规律基本一致;其次是5月,月平均闪电次数超过4 000次。

2.3 年平均闪电频数日分布

对沧州市闪电频数日分布进行分析可知,一日中地闪高峰期为14:00—20:00,其中17:00达到峰值,7:00—12:00则为一日中的雷暴低值区。由此可见,沧州市午后到傍晚時段是不稳定能量积累和暴发阶段,此阶段的不稳定条件和热力条件达到峰值,易出现雷暴云和闪电[4-5];夜间至凌晨时段内,是一日中不稳定能量积累和暴发高潮阶段的延续阶段,而且相比午后到傍晚前后,该时段内热力和不稳定条件明显减弱,发生强雷暴较少;上午时段处于不稳定能量积累的初期,热力条件最差,不易形成雷暴云,闪电发生最少[6]。

2.4 闪电频数空间分布

对沧州市闪电频数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沧州市年平均雷击大地密度为1~3次/km2,单位面积大地上每年闪电频数分布如图2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一年中任何季节都可能会发生雷电,主要集中于4—9月,其中6—8月为雷电多发期,闪电发生率超过85%;沧州市一日中以14:00—20:00为地闪高峰期,17:00达到顶峰,7:00—12:00为一日中雷暴低值(下转第206页)

区;沧州市年平均雷击大地密度为1~3次/km2。近50年沧州市年雷暴日数为27.3 d,沧州市年雷暴日年际变化较大,雷暴日气候倾向率为2.4 d/10年。

4 参考文献

[1] 刘金玉,彭洁文.沧州市雷电活动时间分布分析及防雷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23.

[2] 王建恒,杨仲江,吴孟恒.河北省雷电灾害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3):12720-12723.

[3] 冯民学,焦雪,韦海容,等.江苏省雷电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9(2):2246-2251.

[4] 刘园园,庞文静,陈瑶.武汉市雷电分布特征及雷暴日资料的对比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0(1):43-46.

[5] 王洁,张媛,李润强,等.2009年陕西省雷电分布与雷电灾害特征[J].陕西气象,2010(4):4-8.

[6] 于姚钧,李志刚.北京地区2009年夏季6—8月雷电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增刊1):112-115.

推荐访问:沧州市 危险性 雷电 特征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