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与健康关系研究

银行实习报告 时间:2023-07-01 12:40:07

摘要:釆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以及居民进行休闲体育的限制性因素等进行调查,发现:广州市城市居民的体育参与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但场地偏少或短缺、城市居民的活动项目相对单一、活动项目主要拘泥于传统项目、对新兴项目的尝试太少、休闲体育指导人才缺乏等问题是制约市民体育行为实现的主要因素。提出要釆取加强体育宣传、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重视体育社团的力量、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体育项目等措施加大力度发展体育事业,以期为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行为;体育生活化;身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4-0034-05

2006年12月23日提出“阳光体育运动”,建国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出了一个鲜亮的口号就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全民健身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体育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为促进人们的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与健康关系为研究对象,按照广州市繁华区、城乡结合区和郊区为划分标准,更具有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查阅了相关著作2部及国内有关休闲体育意识和行为的文献资料15篇,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调查在2015年1月上旬进行,随机抽取广州市所管辖的越秀、天河、黄埔、白云、从化市5个代表性区域的居民100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回收问卷98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68份,有效率为96.8%。本问卷设计的效度检验表,请13位相关专家及有经验的教师对调查问卷进行审核、论证并进行必要的讨论、补充和完善,通过对预发问卷和专家的论证结果对问卷进行调整和改正,最后定稿,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卷设计题目包括开放式和闭合式2种题型,事先对浩霸国际金融公司中来自广州市各区的50名员工进行问卷发放,2周后进行重复测验,把2次结果釆用积差相关法进行计算,得出积差相关系数r=0.89(P<0.05),说明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表1)。

由统计数据显示,所调查对象无论是在性别、文化程度还是在身体状况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覆盖面广,使得本次调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5.0以及EXCELL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结果

2.1广州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状态又可以影响人的思维决策,在对广州市居民的体育意识进行调查之后,对居民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人生产力的解放,人在余暇之余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休闲是本次调查所要关注的内容(表2)。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余暇时间,有39.6%的居民去健身房等体育场所进行体育休闲与娱乐;37.4%的人选择去旅游;31.5%的人是找朋友聊天,倾诉压力,29.3%的人去购物;27.8%的人去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20.9%的居民观看体育比赛类节目,18.5%的人呆在家里看书或做家务等,还有1.7%的人做其他的事情。广州市是国际经济和文化的大都市,是人才和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39.6%的人在余暇时间去健身房等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有37.4%的人去旅游,有20.9%的人经常观看体育比赛类节目,这些都是与体育良息相关的,人们通过这些活动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市民的体育参与情况是最能直接反应市民体育行为的主要方面,市民的体育参与情况见表3。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8.2%的人参与过体育运动,有21.8%的人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

根据调查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统计情况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47.8%的人为了强身健体;39.4%的人为了享受运动的乐趣;24.8%的人为了增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10.7%的人为了消磨时间;4.2%的人为了追求时尚;10.2%的人为了挑战极限,追求刺激;37.0%的人为了缓解压力、调整情绪;15.2%的人为了健身美容,14.3%的人为了与家人一起的快乐;17.4%的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缓解压力、调整情绪、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的有体育方面的支出,观看体育比赛、购买体育用品、俱乐部会员、参与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等都需要一些费用,也间接反应了人们的体育行为,由表5可以看出,21%的人没有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500元以下消费的占45.1%,501~1000元的占20.4%,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13.6%,说明大部分的家庭都有体育方面的消费,只有少数的家庭没有体育方面的消费。

体育参与者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和接触体育,对于了解居民的体育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表6可知,28.2%的居民选择健美操、舞蹈等操类项目;19.3%的居民选择太极拳、易筋经等健身气功类项目,55.3%的居民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小球类项目;10.2%的居民选择攀岩、高尔夫、蹦极等项目,7.1%的居民选择跆拳道、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31.7%的居民选择棋类活动、跑步、钓鱼等休闲项目。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广州市居民有55.3%的人喜欢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小球类项目,这也是广州市目前小球市场比较好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人的身体特征以及文化氛围有密切的关系。

2.2“幸福广东”背景下居民的健康情况调查 体育对人生活和健康的AY-是不容小觑的,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缓解身心压力,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对市民的体育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广州市居民对于体育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作用的认识(表7)。

由表7可以看出,548人认为体育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作用意义重大,占总人数的56.6%;340人认为有些意义,占总人数的35.1%;62人认为不大清楚,占总人数的6.4%;18人认为没有意义或者非常没有意义,占1.9%。统计看出91.7%的人认为体育对于人们生活和健康的作用上意义重大或者有些意义,这再一次证明了广州市民对于体育的认识是很深的。

由表8可知,有60.5%的人认为在生活中增添体育休闲健身方面的消费是值得的,有34.8%的人认为无所谓,仅有4.6%的人认为在生活中增加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不值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体育的认知还是比较积极的,他们认识到了体育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表7)。

在对市民健康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问卷设计了关于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具体调查结果见表9。

根据表9可以看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居于第1位的生活方式占26.5%,遗传占25.1%,体育锻炼占21.1%,环境占19.0%,营养占8.3%;居于第2位的体育锻炼占21.3%,遗传占20.9%,生活方式占20.0%,营养占19.8%,环境占18%;居于第3位的营养占34.5%,环境占30.5%,生活方式占13.4%,体育锻炼占13.1%,遗传占8.5%;居于第4位的营养占30.3%,环境占26.1%,生活方式占19.1%,体育锻炼占16.0%,遗传占8.3%,;居于第5位的遗传占37.3%,体育锻炼占28.2%,生活方式占20.4%,营养占7.5%,环境占6.6%。不难看出,体育锻炼在第l和第2中的比重分别为21.1%和21.3%,说明居民认识到体育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因素中的主要方面,市民对于体育的认知是积极的,对体育意识是比较强的。

3分析与讨论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模式。休闲体育参与情况与居民的健康密切相关,“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和“花钱买健康”的意识,体育为这种思想提供了平台与途径。

3.1市民的体育参与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无论在总体情感指数还是健康状况上的分都显著高于不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人群,并且随着参与程度的不同其具有显著性差异。

3.2场地偏少或短缺等问题是制约市民体育行为实现的主要因素 虽然广东省通过“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投资了4000多万元进行休闲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广州亚运会后留下了大量的大中型的体育场馆,但是很多区域的市民还是因为场地和器材的问题限制了体育行为的发生。这或许是因为亚运会这些大中型的体育场馆规模太大或者选址主要在大学城等,与市民距离较远的地方有关系,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以及继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关键。加强“绿道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规划与建设,把“环珠江体育圈”尽陕纳入到实施建设中来。

3.3人们的体育意识虽然很强,但是人们的体育消费还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体育行为能力欠缺,体育产业发展不明显 在对市民的家庭月体育消费中可以看出,21%的家庭没有体育消费上的投入,45.1%的家庭在500元以下。并且很多家庭的投入是在体育服装和体育彩票的购买上,人们的体育消费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体育旅游业以及体育健身服务业等比较新兴的项目上的投入还比较火因此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人们认为的休闲体育仅仅是锻炼身体而已,很少有人意识到体育回归自然、悦纳自然的深层面,没有对蹦极、滑雪等这些新兴休闲体育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3.4人们的活动项目单一,主要拘泥于传统项目,对新兴项目的尝试太少 广州市民体育锻炼选择的大多是传统的武术、健美操、跑步等项目,对于高尔夫、攀岩、蹦极等项目的接触比较少,因此人们应该拓宽活动视野,更进一步地接近自然,到达愉悦身心的目的。人们对于健身的方式还存在误区,人们的体育活动不一定非要拘泥于自己居住地周围,市民要把视野放宽到居住地以外的地方,徒步旅行也是一种休闲体育方式实现的途径,当然这就是更深层次的体育,脱离了大部分市民的接受范围,但是人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些新兴体育项目的重要作用。

3.5休闲体育指导人才缺乏,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虽然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达到了18880人,但是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服务公益性等原因,很多人并未投入到市民的休闲体育指导中来,即使全部投入到居民服务中也满足不了市民对体育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该釆取策略,降低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入门门槛,对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政府补贴策略,鼓励人们进行社区服务。加强学校体育的发展,培养体育人才,美国体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一般竞技项目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课和体育理论课。其中,户外运动课包括许多休闲项目,比如爬山、攀岩、旅游、生存训练等,教学内容分为健身类和竞技类”。

4对策与建议

收入水平高低和闲暇时间的多少是休闲体育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意识和行为状况在全国水平上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广州亚运会后,广州市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居民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状况显著提高,调查中显示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是广州市民幸福首要满足的标准。

4.1提高广州市民的休闲体育意识和行为,首先要加强体育的宣传 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让运动充斥着街道、社区以及单位,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全民健身科学化、多样化、生活化、法制化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体质和加强市民的主观幸福感做出贡献。

4.2继续完善全面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资金投入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一些人不参加体育锻炼是因为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场地或体育基础设施不允许。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健身和相关资金的投入,继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资金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家门口体育”,让市民的体育就在身边,就在家门口。除了政府对资金进行投入之外,鼓励民间对体育设施进行赞助,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政府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保证所得财物全部用于市民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用作他用。

4.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体育社团的力量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是活跃市民休闲体育活动、提高市民体育兴趣以及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关键。从而进一步巩固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体系,为打造“环珠江体育圈”和“广州体育品牌”做出贡献。

4.4利用岭南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体育项目 广州市应该利用岭南独特的地域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休闲体育带,吸引港澳同胞参与。利用这一优势,在发展休闲体育的同时,不断加强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广廾!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血液,灌输新的思想,从而带动广州经济新一轮的发展。

4.5各级体育组织实施各类群众休闲体育活动,政府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把科学的健身知识、实用的健身理念送入千家万户,政府部门要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以更好地增进市民健康,为提高国民体质和增进市民健康做出努力。

4.6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保持传统体育项目,开发新型体育项目,让市民选择多样性以保持体育兴趣 目前来说,国家科学的前沿技术基本集中在学校,体育也不例外,新兴项目的人才也基本集中在学校,因此,政府应该釆取策略,让学校的体育人才走向社区对居民进行休闲体育健身技术的指导与服务。让市民选择多样性,增强体育兴趣。保持兴趣是人们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不断提高的基础,因此在保持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应加强新兴体育项目的宣传与指导工作,对于维持人的体育实践提供保障工作。

5结语

体育是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广州市城市居民的体育参与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但场地偏少或短缺、城市居民的活动项目相对单一、主要拘泥于传统项目、对新兴项目的尝试太少、休闲体育指导人才缺乏等问题是制约市民休闲体育行为实现的主要因素。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要釆取加强体育的宣传、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重视体育社团的力量、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体育项目等措施加大力度发展体育事业,不但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为经济的再次腾飞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作出巨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城市居民 关系 休闲 研究 体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