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拥湾枢纽之上的生态商都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1-07-04 10:12:41

翻开李沧区“十二五”规划,一个个项目表吸引眼球,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2011年以来,李沧区已累计引进过亿元项目35个,过十亿元项目20个,绿城、万科、嘉凯城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李沧;全区在建和即将开工的大项目52个,总投资1064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速,过亿元项目已经成为李沧区招商引资项目的主体,仅万达商业综合体的投资额就高达5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

这么多大型项目纷纷落户李沧区,人们不禁要问,李沧区的吸引力究竟来自哪里?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招商工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引进来,二是留得下。”李沧区委书记傅明先在谈到如何激活区域发展,如何有效招商引资,如何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时这样说道。在他看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于李沧区克服国际国内不利因素,加快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李沧区在基础建设、民生保障和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下”。

基础建设让企业意向倾心

“十一五”期间,李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功能明显增强。投入15.4亿元,拓宽、打通永平路、巨峰路等道路92公里,改建、整修瑞金路、四流中路等道路80余万平方米,路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金水路一期被市民评为“青岛市最美的道路”,投入约10亿元,铺设雨污水管线25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50万平方米,建成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65%;集中供气覆盖率达到73%;新设变电站2座,改建供电线路130公里,新增供电能力12.6万千伏安;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7.8万户。

“十二五”时期,在以往成果基础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李沧区力度将更大。

构筑骨架路网体系。加大城区路网建设投入力度,完成“五纵四横”主干网的打通、改造工程;新建、翻建道路308条,总投资197.5亿元,其中主干道29条,80.8公里,投资150.9亿元;次干道30条,57.2公里,投资17.8亿元;支路249条,60.5公里,投资28.8亿元。结合铁路青岛新客站、地铁、城际高铁、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的建设,高起点建设路网体系,形成网状加放射线的路网格局,构建包括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在内的多模式、复合型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重点区域交通系统。建成铁路青岛新客站交通系统,重点建设完善安顺路、汾阳路、金水路、太原路等城市主干路网体系,完成站前路网体系。建成李村中心商圈的立体交通系统,实现地上与地下交通系统的有机对接,改造商圈内的道路及跨李村河桥梁,确保中心商圈交通通畅。建成世园会区域便利交通系统,重点建设世园大道、天水路、九水东路、东川路及汉川路等,全面建成世园会周边主要道路工程。沿李村河观光带、胶州湾沿岸观光带建设步行栈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完善水、热、气、电等管网系统,全面推进“水热气万家通”工程,有序推进公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幅提高城区承载力。完善李沧区排水系统的主要骨架及楼山河流域、李沧东部区域的排水系统,加强给水主管网及管线附属设施建设,推动李沧加压站工程、提升自来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日。推进集中供热进展,实施李沧东部供热站续建等热源和配套管网工程,“十二五”末全区基本具备集中供热开通条件。用3年时间为建成区具备条件的居民全部实现供热,集中供热覆盖率提高到95%。随城区改造项目建设,同步敷设燃气配套设施,优先发展天然气输送工程。建成区供气覆盖率提高到100%,建成220KV、110KV变电站各1座,55KV变电站15座,完成30条道路电力线下地。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防空建设的有机统一,地下“平战结合”项目建设达到人均0.5平方米的标准。

民生保障让企业落户放心

广泛开展“五大文化”建设,以“迎办世园会、建设新李沧”为主题,开展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公共文明指数不断提高;投资27.3亿元,办成50件政府实事。科技经费投入5800万元,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投入1.5亿元新建、改造学校30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举办五届“青岛民俗文化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岛三医迁建工程全面开工,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推进,社会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3.2‰;积极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发放促进就业资金6060万元,发放保障金及各类救助金12525万元;老年福利事业向普惠型转变,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四年在全市电话民意调查中位居市区第一,区域发展信心指数列十二区市第一。“3310”社区建设工作模式初步形成;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老干、红十字和残联工作加快发展,体育、档案、双拥、人民武装、人防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史志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政策扶持让企业发展舒心

完善项目服务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项目立项、备案等手续。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协调加快推进土地、规划、建设等各项行政审批手续,最大限度提高办理效率。对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切实清理阻碍服务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监督检查。对于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评比行为,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坚决纠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机制和做法。

完善政企联系机制。对投资额过5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由区级领导直接联系,对投资额过千万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由责任部门主要领导直接联系。项目落地后,由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沟通企业与政府等方面的作用,凡新组建且运作规范的行业协会,给予适当资金奖励。构建全区楼宇经济信息共享和综合服务平台,为开发企业、楼宇业主、入驻企业和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楼宇经济信息、政策咨询等综合性服务。

完善任务分解机制。将往年下达的经济总量任务指标改为具体引进项目数量,结合各街道及部门招商资源稀缺程度不同的客观现实,有差别地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51家责任单位,招商引资与招商引税并重,使年度招商工作更加务实、更具操作性。

完善招商运转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李沧发【2012】10号)、《2012年招商工作实施方案》(李沧办发【2012】8号)及《李沧区招商引资考核及奖励办法》,从规划、实施、考核、奖励和认定五个层面为全区今后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完善项目调度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政府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召开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使招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以顺利协调解决。

完善招商督查通报机制。由政府督查室和招商办分别定期下发《督查通报》和《招商简报》,对全区招商引资情况及最新招商动态予以通报,保障招商工作顺利推进。

为了扩大引资渠道,宣传李沧形象,李沧区每年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及各类主题招商会。2011年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聚焦李沧,共谋发展”主题招商推介会,邀请国内知名企业和商会116家共300余人参会,签约项目7个,涉及商业地产、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拟投资总额达170亿元。此外,CCTV央视网招商频道、第一财经、环球时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以及青岛新闻、青岛日报等市主流新闻媒体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发表各类报道100余篇,青岛日报从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两大方面进行了整版专题报道。

“拥湾枢纽、生态商都”建设正当时

“拥湾枢纽、生态商都”、“一极两轴三区四带”,这是青岛李沧区近年来确立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这一着眼于青岛市整体发展规划和李沧区情的全新战略思维,必将有力推动李沧区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

成效显著的招商引资,为李沧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摆在李沧区面前的路无他,唯有按照城区的发展定位,扎实稳步推进。审视李沧区既有以及未来的资源,李沧区打造“拥湾枢纽、生态商都”优势明显。

从地缘上看,李沧区位于青岛主城区北部,东揽崂山余脉,西拥胶州湾畔,南与四方区接壤,北连流亭国际机场,“依山、傍水、拥湾”,辖11个街道、121个社区,面积98平方公里,海岸线10公里,人均绿地面积居全市前列。

从大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看,随着胶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加E铁路青岛新客站、城市地铁、金水路等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李沧区将成为胶州湾东岸的核心区域和“三城联动”的枢纽。

另外,“十二五”时期,青岛市将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李沧区处于由城乡结合部向城市核心区、由过境交通向交通枢纽、由传统生产功能区向现代服务功能区、由工业大区向生态新区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阶段特征鲜明。

李沧还有一批抗风险能力强的大项目强力支撑,其中包括2014青岛世园会、铁路青岛新客站“两大发展引擎”的支撑,包括东中西一批大型“两改”项目的支撑,包括中心商圈万达、乐客城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的支撑,还包括金水路打通、九水路拓宽、李村河整治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撑。这些都将成为助推李沧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多种资源要素齐聚李沧,“聚变”式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拥湾枢纽”地位彰显,“生态商都”建设正当其时。

未来,在环湾型城市建设中,各区市都会力求抢先发展,作为优势明显的李沧区,必须也必然会有所作为,打造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

闪耀于胶州湾东岸的现代服务业强区

李沧区的整体规划里提到:到“十二五”末,李沧区将建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1000万平方米,培育引进企业总部100家,现代服务业实现年区级税收104L元,初步建成立足青岛、服务半岛、面向全国的现代服务业强区。

去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李沧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开门红。全区上下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广泛寻标、高点对标、全力达标、奋勇夺标,全面启动了“迎办世园会、建设新李沧”三年大发展行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区生产总值247.4亿元,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194.2亿元,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3亿元,增长17.3%;区级财政收入13.3亿元,增长29.7%。这些成绩,为“十二五”规划的最终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末,李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会是怎样的图景?

商业领域李沧商贸流通业将从单一购物功能向购物、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餐饮等全方位体验消费功能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区商业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建成半岛地区商业面积最大、商品门类最全、购物环境最优的“一站式购物天堂”,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级商贸流通集聚示范区。

社会民生领域“十二五”末,李沧区常住人口总量68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政策覆盖率达100%,建成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100%。

科学技术领域 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与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壮大各类民营科研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努力形成若干高水平创新基地,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活动,加强科普教育,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十二五”末,全区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以上,新认定中小型科技企业40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0家,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00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区级科技经费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不低于2%。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5%。

医疗卫生服务铡或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成市三医迁建,改造升级市八医、401医院北院,创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区东部、中部、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十二五”末达到10家,实现以三级医院为重点,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专科医院为特色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达到“一刻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标准。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全科医师、高技术、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生态建设领域“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下降18%,全区绿化覆盖率4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9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12%。

“十二五”末,李沧将站在一个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展现出新的城市形象,一个半岛地区有影响力的商务商贸强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标杆区、宜商宜居的“两改”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新区将在胶州湾东岸强劲崛起。

推荐访问:商都 枢纽 生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