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KSSP:“印度神”私家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1-07-04 10:13:31

一、美丽的“印度神私家花园”

印度,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曾经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天竺之国。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天竺之国被描绘为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长久以来,这个地处我国西南方向的邻国,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让人难窥其真实面目。大多数中国人对印度的印象,除了骑着大象的男人、眉心点着红砂的妇女、到处散步游走的“神牛”(印度视牛为神,任其自由行走)之外,可能就是“贫穷落后”(尽管近些年里发展很快,被称为金砖四国之一)、“等级分明”了,外加大城市里拥挤肮脏的贫民窟和无处不有的乞讨(尤其是儿童和老人)的形象……

然而,在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印度,却有一个地方被视为“印度神的私家花园”,被美国地理杂志和国际旅游手册评为“世界十大人间天堂”,被游客描绘为流连忘返的“人间乐土”。这地方,就是印度28个邦之一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占印度全国面积298万平方公里的1.28%。人口占印度全国总人口12亿多的3%,是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

喀拉拉邦风光绮丽,四季如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邦内居民多信印度教(占3/5),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各占1/5左右,当地的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别具一格。如果你有幸来到这里,你一定会为热烈奔放的卡塔卡利舞所陶醉,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跳起远近闻名的大象舞,令人流连忘返。

二、声名远播的KSSP

跨过历史的长河,来到现代的印度,在现今的喀拉拉邦,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绮丽的风光、悠久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了,更有令人称奇的一组有着强烈反差的数字:

在这个人均收入只有区区三四百美元,绝对称得上是“贫穷”的地方,却有着极低的死亡率,出生率低于美国且还在迅速下降,人均寿命则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

在这个80%的居民均为农村人口的邦里,90%的人受过中等教育,妇女的识字率居世界先进水平。全邦3000万人口分布在900多个乡里,有5000多个图书馆,出版有3000多份报纸杂志,以至于每个乡都有自己的报纸,并且派发到每家每户。讲到这种“高浓度”的文化现象,这里的人无不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政治,没有人不唱歌。”

这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人文社会成果,均是在喀拉拉邦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被许多社会学家称作第三世界发展的独特模式。这个人均收入仅三四百美元的“穷乡僻壤”,却在人文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上达到了相当于人均收入2万多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实奠定喀拉拉邦人文社会进步成果基础的,是一个名叫“民众科学运动”(People"s Science Movements-PSMs)的社会运动。

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的反封建、反种姓制度的思潮中,印度各地,特别是农村地区,兴起了许多致力于破除迷信、推展现代科学意识的运动。“喀拉拉民众科学运动”(Kerala People’s Science Movement-KSSP,简称KSSP)是其中历史最悠久、活动最积极的运动之一。它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将一场单纯的科普活动推向对全邦的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

KSSP的历史可追溯到1957年。当时,一群热心的科学家聚集在奥塔帕拉姆(Ottappalam)参与一个文学会议,决定出版一本关于科学的书,并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其它两本外文书翻译成当地语言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

之后,另一群科学作家1962年在卡利卡特市(Calicut)举办了一个“科学作家论坛”会议,并决议成立“喀拉拉科学作家论坛”(Kerala Sastra Sahitya Parishad)。此为喀拉拉民众科学运动的前身。

1967年,KSSP举行第四届代表大会,决定将分散的各个团体组成联合组织,起草了会章,并于1968年正式登记成立为法律认可的机构。新的KSSP迅速将工作的中心由学校转向广大田野,向农民传播科学知识。

KSSP成为群众运动,1973年发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民众教育。KSSP举行了千余场巡回演讲,讲题包括“宇宙的进化”、“人类与社会”等等。1976年则以“自然、科学与社会”为中心主题,举办了1.2万堂课程,超过100万人受惠,讲题包括“喀拉拉邦的资源”、“公共健康卫生”和“喀拉拉的农业”等。由于民众教育的成功与规模的扩大,KSSP也开始聘用原本不属于KSSP的人才来协助这一科学推广运动。

除了演讲与上课外,1977年,KSSP创新出类似嘉年华的民众教育方式——嘉塔(Jatha)。KSSP的科学运动者下到喀拉拉各地,举行长达37天的巡回演讲。他们平均每天深入20-30个村庄。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KSSP成员便举办街头戏剧、民俗舞蹈、展览、书展、科学竞赛等活动来配合演讲,估计有50万人参与。嘉塔(Jatha)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为喀拉拉人所津津乐道。

另一个KSSP民众教育的创举是“农村科学论坛”。在70年代中期,KSSP开始在最基层的乡、村单位举办“农村科学论坛”,目的是在基层推展当地的发展计划。

从民众科学教育到政治行动,KSSP从1974年开始提倡社会革命运动,第一步是要反对富人使用科技来压迫穷人;1988至1991年的第二阶段运动则着重识字教育,并继续动员基层民众参与当地资源利用与发展的规划。接着进一步就是大规模动员民众参与喀拉拉邦的五年分权民众计划(1996-2001)。

KSSP看印度社会,是由两个对立的阶级所组成。大多数人过着贫乏穷困的生活,而少数人却因大多数穷人的牺牲而越来越富有。KSSP认为“革命”就是停止、反转这个不公义的制度。KSSP的策略是在基层中让民众得到力量,增强基层人民自我管理支配的权力。KSSP相信老百姓借着参与各种抗争与发展活动,如健康、教育、能源、灌溉、土地与水资源管理等等,可以学习技术,发展潜力与自信,进而要求民主的政治参与。

KSSP最大的一次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运动,是反对在喀拉拉北部马拉巴(Malabar)山区沉默谷(Silent Valley)兴建水库。这个水库计划在1973年通过,主要是用来发电。在1976年水库正要动工时,中央政府的科学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该水库会严重影响喀拉拉-TamilNadu两邦边界整个山脉的生态环境。KSSP在1978年的年会上决定反对水库兴建计划,组成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小组,联合其它森林学、动物学、植物学、地层学等研究机构,一同到沉默谷地区做详尽的田野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兴建水库所能带来的能源,跟其所造成的严重且长远的破坏比较起来,根本微不足道;且单靠该水库的水力发电,不足以提供喀拉拉邦南部所需的电力,如果太依赖该水库,遇到降雨量不足的雨季时就有断电的危险。因此,KSSP开始了漫长而大规模的民主运动,在全邦举办研讨会、展览、演说、街头戏剧表演等,争取民众的支持。他们也从游说官员与议员,在杂志报刊上发表言论,采取法律途径,串联国内外科学家组织等多重渠道来反对水库的兴建。经过近10年的抗争,最终迫使中央政府放弃了沉默谷(Silent Valley)水库的兴建计划。

这个反水库运动不仅代表了KSSP政治上的胜利,更影响了KSSP的运动方向,从科学知识的教育与普及,转而积极为喀拉拉的发展论战,使科学在发展过程中真正为民众服务。

三、喀拉拉邦的乡村自治和民主建设

喀拉拉民众科学运动的成功与喀拉拉的民主建设和乡村自治密切相关。

1992年,印度国会通过第73号和第74号宪法修正案;1993年4月24日和7月1日,两修正案成为印度宪法第9章的内容。1994年4~5月,印度各邦通过了支持法案。由此,印度的基层民主与政权建设获得了宪法地位。因此,印度的学者把1993年看成是印度乡村治理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以1993年通过的宪法第73、74号修正案为标志,印度乡村自治取得了以下“三大进步”:

1 县、区、村三级自治体制形成,明确了乡村自治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宪法明确界定了29项与村有关的工作义务,并赋予了其18个方向150项的管理权与自主权,从而使基层的民主和自主有了稳定的法律保障,显示了基层民主对于邦一级和国家一级民主的重要意义。

2 对妇女及弱势人群的权益有了法律保护。宪法规定:在自治机构中,妇女应占所有席位的1/3,而其中1/3又保留给少数民族(ST)的“贱民”和妇女;而且,宪法还规定将1/3的自治机构官员和议长席位应保留给妇女等等。这些规定对消除社会歧视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民主选举与监督得以推行。由于普选的推广,选举者和被选举者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教育,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与腐败问题,民间渐渐兴起了监督政府的运动和组织,政府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监督。

1996年,左翼民主联盟再次赢得喀拉拉邦执政机会之后,立刻开始三步骤的地方自治分权计划。

一是制定农村信息化规划。农村信息化的构想是在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政府部门之间建立网络,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共建喀拉拉邦农产品市场数据库,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功能信息化、网络化。与此同时,将农业市场管理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出口促进组织和经营农产品的公司进行网络化管理,起到数据集成的效果。农村信息化网络系统由邦政府信息中心负责协调,会同农业部、乡村发展部、信息技术部等部门及地方政府共同构建一个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和运作农村信息化的综合数据库系统。印度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农村市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已将农村市场连接上网。喀拉拉邦借助印度中央政府的支持计划,2008年在全邦农村建立起大量互联网站。农业部、乡村发展部和信息技术部之间的网络已经建立开通,通过国家信息中心与各邦和地区政府的网络联系也已经建立。实现了电子政务到村级政权的目标计划。

二是增加地方发展建设资金。1996年,喀拉拉邦推行“人民计划运动”,邦政府把全部财政预算的五分之一拨给乡村自治的主体——乡议会直接使用。同时实行一项还财于民的政策:邦政府拿出预算一半的计划发展基金的40%直接由村民决定如何使用。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分权措施,使每个公民都有权参与决定这笔政府预算的使用。建立劳动力银行也是喀拉拉邦着力推行的一项使用政府财政资金发展经济的一个创举。乡民只要在劳动力银行存款30元就可以成为成员;只要在银行登记,每月就可保证获得20天的工作,每天工资一般有22元。雇主则保证可以获得劳动力的供应,银行甚至协助预支劳工的工资,也为劳工集体购买劳动保险。“人民计划运动”开展以后,由于有了直接拨款,乡民自治组织有了一定经济底子,以往由承建商承包的政府工程,现在都由劳动力银行承包。劳动力银行的参与者四成是女性。自从实行“人民计划运动”之后,政府的政策规定“计划发展基金”的拨款起码有10%要用在妇女项目上面。比如建卫生间就属于妇女项目之一,其中的一个妇女项目是把全乡建卫生间的水泥匠工程承包给一个妇女组。参与劳动力银行的劳工,有225人是全职的(其中四分一是女性),有375人是兼职的(其中一半是女性)。劳动力银行从事的大都是农业发展(例如鼓励有机耕作、合作耕作)以及乡村工程(例如挖井、建房)。

三是推行“民众计划”。这是一个分权计划,是有史以来印度最大规模的“参与式民主”的实验。虽然此计划是由政府主导,但KSSP不管在策划与实践上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三级管理之外,还有民间组织的参与,它们是与三级管理平行的机构。这些平行机构并不是政府机构,而是非政府组织,是社区自行创建的,其中包括许多自助组织,还有一些工商业的组织,它们帮助社区进行治理。非政府的组织参与非常重要,有了这些组织的参与,使得政府的决策变得更加透明,这对防止政府的行政腐败起着很好的监督作用。这些非政府组织做得很成功,它们非常重视农业建设,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解决了村民提出的很多问题。

责任编辑:上官涛

推荐访问:印度 奇葩 一朵 花园里 KSSP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