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校园手机报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2-04-04 10:12:38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手机移动网络也异军突起,而校园手机报作为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媒介产物,理所应当地成为当下高校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校园手机报是手机报的一种,它依托于手机移动网络,为高校学生量身打造。本文着力从校园手机报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校园手机报;优势与特点;载体建设

信息文化传播的载体有很多,如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它们对信息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当今网络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凸显出许多弊端,其自身的局限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尤其是对高校学生来说,传统媒体既不能满足学生对校园信息文化的需求,又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即时性的要求。而网络媒体则因为信息繁杂,针对性不强,也不适应学生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校园手机报应运而生。

校园手机报的特点与优势

随着手机的普及使用,特别是在手机网络迅速发展以后,“拇指文化”逐渐流行开来,它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手机所传播信息的不断需求而形成。而校园手机报作为“拇指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其他信息文化传播载体相比,有自身诸多优势。

校园手机报相对传统信息文化传播载体的优势特点。校园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校报、杂志、广播、电视台以及黑板报、公告栏等作为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载体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宣传、引导和交流功能。但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的高效传播、快捷获取与即时交流的需求也变得愈来愈迫切。而传统的纸质媒体由于需要经过信息采集、编辑、印刷、发行等一系列流程,所以信息传播速度缓慢;电视、广播虽然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但是却无法实现良好的及时沟通互动,这些明显的局限无法满足人们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以致社会大众对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等的关注度和满意度逐年下降。[1]

与此同时,手机媒体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利文森所说,手机就是一个流动的家园,它满足人类边移动边交流的双重需求,使人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大。[2]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主动性强、随身携带的媒体,手机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能随时随地阅读最新信息等优势。校园手机报依托于手机媒体的诸多优势特性,成为传统信息文化传播载体的创新性发展与延伸,不仅能够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传播信息,通过手机评论功能实现多方交流互动,增加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而且因其可随身携带,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新闻信息,打破了时间、空间和设备的局限,保证了信息传播和接收的快捷性。另外,由于校园手机报是高校专门针对学生而兴起的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其信息内容大多与当下时政热点、娱乐体育、校园动态有关,完全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这是传统信息传播载体无法做到的。

校园手机报相对互联网和其他手机报的优势特点。调查显示,目前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3]但在信息爆炸时代,由于互联网信息呈海量出现,以致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新闻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人们的阅读基本呈“蜻蜓点水式”,浅浅地一略而过,甚至很多人只是将新闻信息题目浏览一遍,根本不会对信息寻根究源,阅读广而不深,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与对信息的无所适从构成了一对显在的矛盾;同时,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一方面能够接受并学习到各种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外有很大差别,大学生的思想又不够成熟,极易受某些负面信息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焦虑和恐慌,进而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疑惑,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另外,尽管手机报的订阅在社会上已经相当普遍,但其针对消费者仍是一种全面覆盖式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信息针对性不强,层次感不明确。且目前手机报的传播内容基本为传统媒体的机械复制、简单转载,原创性不足,新闻内容雷同,新闻价值不高的现象相当严重。

相比而言,校园手机报则具有极强的信息把关和导航功能,它一方面对海量信息进行精选,积极传播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既不会产生信息重复的现象,又能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当前重要的时政信息,传递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手机报从高校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出发,设置校园新闻、考试动态、生活百科、毕业就业、天气早知道、娱乐八卦等板块,从而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考试及择业动态,真正给予学生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帮助。因而,校园手机报比互联网和其他类型的手机报更具有精准性、易控性和服务性。

校园手机报发展的外在动因

校园手机报作为当前信息文化传播的新型载体日益发展壮大,不仅有其自身优势的原因,更与现在的社会外在环境息息相关,这主要表现在:

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世纪之交,随着数字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从单纯的电话交流工具,发展为集通话和网络于一身的移动网络媒体。而自2009年3G技术和智能手机问世以来,手机以其更加丰富的功能和更加快捷的上网速度成为人们网上阅读的首选,这不仅大大拓宽了网络信息文化传播的渠道,也使手机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机报因其方便、快捷、简单的优势成为社会公众接收信息文化的首选媒体和网络信息传媒市场的主力军。校园手机报作为手机报的一种,自然在这种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也日益蓬勃,作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新信息文化传播方式的工作要求。面对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思想的变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构建大学生新的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校园手机报在部分高校的试点成功,更多高校也深刻地认识到,仅依靠校园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如广播、宣传栏、校报等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学生对信息在数量和速度上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必须大力运用网络技术和手机媒体,多层次、广覆盖地传播校园内外的信息文化,积极引导青年,努力营造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而校园手机报正是立足于创新大学信息文化传播方式这一时代要求,将社会新闻、知识文化和校园动态等信息及时以这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传达给学生,进而使校园手机报融入大学生活,为学生和高校的信息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不仅是高校在信息传播手段上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高校在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这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指向。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随身必不可少的移动媒体。而校园手机报作为信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充分利用手机移动媒体的优势,随时随地为人们传播最新信息,大大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青年的成长。同时,由于校园手机报是一个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场地,在高校校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会影响到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想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当务之急在于将校园手机报着力打造成正面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宣导者,引导青年大学生吸收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在大学校园内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的手机文化氛围,切实有效地推进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校园手机报信息文化传播载体作用遵循的原则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事,手机报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如果使用恰当,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因此,高校应当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通过校园手机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建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传播和建设过程中去。

校园手机报是基于媒体整合条件下而形成的,如果校园手机报没有任何特色和独到之处,就无法吸引高校师生对其关注,其意义便也无从发挥。因此要在新媒介条件下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的文化传播和政治建设功能,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将内容为主与形式创新相结合。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回顾自己的办报经验时曾经总结说:“只有首先想尽千方百计将读者吸引到我的报纸上来,其次才有教育他们的可能。”[4]同样的道理,要使校园手机报能够成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思想阵地,就必须使校园手机报富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独特性,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校园手机报的方寸天地之中。

由于大学生是极富青春活力的群体,所以校园手机报给人的感觉绝不能是老气横秋或千篇一律的,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特色和乐趣。不仅要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而且要以别致的表现方式传播信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不断壮大校园手机报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面对特定的传播对象,校园手机报有必要从内容上坚持两条原则,即既要适时报道大学生关注的休闲、娱乐、网络新闻,又要贴近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及时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校园考试、毕业、就业资讯;既要在视觉感观上注重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又要迎合大学生快速的阅读习惯,从版面上力求简单大方、清新自然,从而以新颖别致的排版和简洁明了的信息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将服务性与指导性有机结合。校园手机报的阅读受众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以及在校教职工,其传播目标比较明确且受众相对稳定,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的作用,首先就必须将校园手机报建设成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建设不同的资讯内容,并提供相应的信息。

但需要指出的是,校园手机报不能只是为迎合大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其服务性与指导性必须是统一的。例如,“求学就业”这个板块不仅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创业思路、发展前景等各种信息资讯,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渗入一种正面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求学择业观;再如“生活百科”主要是给学生介绍各种日常生活常识和百科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因此,校园手机报的使用要注重指导性与服务性的结合,进而更好地发挥其信息传播载体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结 语

作为在新媒介融合下诞生的又一信息文化传播载体,校园手机报具有信息交流、取向引导、娱乐审美等功能,既丰富了校园媒体的传播形式,又是当今社会促进大学生思想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要想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的载体作用,还存在很多困难,如投资过大、受众较少、对科技人员的要求较高等。所以校园手机报的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了解社会需求及发展动态,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信息传播功能,使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思想、服务引导的作用。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SZYB10006)]

参考文献:

[1]杨涵.校园媒体传播效果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6).

[2]赵小东,熊安慧,张庆功.手机媒体的传播现状及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1(11下).

[3]黄轩庄,余海超.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1).

[4]丹尼斯·布里安.普利策传[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编校:赵 亮

推荐访问:发展现状 校园 手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