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解学”之难,构建医学专业视野的大格局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1-08-01 10:14:40

2015年1月11日,记者在一次医药卫生界的联谊活动上,邂逅了山东省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的吴承远教授。此前记者了解到,在专业领域,吴承远教授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胚胎小脑组织和细胞在受体脑内移植后存活并再生”,为神经细胞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还在国内较早主持开展了小脑移植研究,成为我国早期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移植的学术带头人;由易声禹教授和他主编的中国首部《脑组织移植》专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在医疗援外事业中,他和同事们一起创建了坦桑尼亚第一个神经外科。他在国内较早开展射频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为无数被“天下第一痛”折磨的患者解除了痛苦……

窗外,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室内,群贤毕至的联谊会已近尾声。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本刊记者将吴承远教授请到了一个僻静的卡座上,就以上的诸多话题,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迎难而上,

成为脑内移植学术带头人

行业内的很多同仁都知道,鉴于手术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颅脑手术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尤其是脑移植,无疑是颅脑外科手术中的难中之难,甚至被很多人视为“禁区”。然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吴承远即迎难而上,开始在这一领域不懈探索。

1965年7月,吴承远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此后被分配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了。那年,吴承远24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华,埋首学术研究的他由此开始了他的神经外科生涯。

吴承远教授回忆说:“那时颅脑手术器械如锯、钻、锤等远较现在简陋,要想开颅过程中不伤及脑膜以下,不仅需要主刀者手的灵巧和稳健,也需要主刀者刻苦训练形成的感觉。准确地探出病灶,拿开颅骨,取出血块,然后缝合——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第一例手术。”吴承远的第一例颅脑手术尽管履险如夷,却几近完美,让老师和助手连连赞叹。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向更多未知的领域发起探索。

转眼到了1987年,吴承远的医学学术生涯进入了一个视野更为广阔的阶段——当年,他公派奔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和佐治亚州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并以访问教授身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学术报告和合作科研工作,直到1989年回国。在美国期间,他利用美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Mullen教授合作,首次证实了“胚胎小脑组织未成熟神经元在受体脑内可以存活和再生”,为神经移植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学证据。为此,他应邀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佐治亚州医学院等院校讲学,并接受了哥伦比亚CBS电视台采访,先后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他撰写的“小脑移植研究”论文,也于1992年由美国纽约Springer-Verlag出版社出版并获得证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脑内移植方面,无论是从同体移植到异体移植,还是从细胞悬液移植到直径数毫米的胎脑组织块移植,再到转基因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吴承远教授都以理性、审慎的科学态度,对神经移植的各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他和韩济生教授、王晓民教授以及他们的研究生合作开展的gdaf和ngf双转基因移植,不仅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

1990年1月,吴承远教授出席了在昆明举行的“全国首届脑移植学术会议”,成为大会首位学术报告人。他的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得到王忠诚院士、史玉泉教授、段国升教授等著名学者的认可和重视。1993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吴承远教授的“脑移植研究”学术报告受到到中科院院士裘法祖教授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当选为“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委,由此成为中国早期“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移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自1986年以来,他在神经外科领域先后发表医学论文207篇,其中在英国神经外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的“黑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及“小脑移植研究”在国内外有着很大的影响,SCI收录21篇;2007年,黄红云教授主编的《嗅鞘细胞移植》著作中介绍和评价了吴承远教授于1987年进行的“小脑组织移植”的研究成果。

放弃机会,

援建坦桑尼亚神经外科

1979年,吴承远考取解放军三〇一医院的研究生;1982年,吴承远的学术深造之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他即将被选派至澳大利亚深造。然而,他在“赴澳大利亚英语班”学习期间,却接到了山东省卫生厅的通知,组织上委派他参加中国援坦医疗队。吴承远服从国家的需要,毅然放弃去澳大利亚的深造机会,转赴贫瘠的坦桑尼亚援建神经外科。

赤道非洲,气候炎热,疟疾流行,设备短缺。当年7月,吴承远到达坦桑尼亚的达斯萨拉姆医学中心,开始援外工作。到那儿不久,他就发现当时的坦桑尼亚根本没有神经外科专业医生,创建神经外科,一切只能靠自己!

此后,吴承远凭着语言优势——良好的英语听力和口语基础,很快与坦桑尼亚当地医生及前苏联医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贫穷落后的坦桑尼亚没有财力购进的先进的CT等医疗设备,吴教授承担着巨大压力,决定因地制宜,采用颈动脉脑血管造影的方法,定位诊断颅内血肿或其他占位性病变。按照他的思路,一切工作稳步推进。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吴教授和他的医疗队同事们艰难地创建了坦桑尼亚第一个神经外科。两年内,共接待脑疾患者1000多人次,完成了87例包括切除脑膜瘤、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等重大开颅手术;此外,他们还加紧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为坦桑尼亚留下一个永远不走的神经外科。

吴承远教授为异国的热诚付出,也迎得了该国人民的真诚爱戴——吴承远的职称是主治医师,但坦桑尼亚医学中心的科主任Surngi和医生在给他的所有信件中,都尊称他为“教授”。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萨龙迪教授不仅高度评价吴承远的医学成就,还推荐吴承远成为“东非外科医生协会”荣誉会员,出席“东非外科医生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

回忆起中非人民的友谊,吴承远教授欣慰地微笑着说:“坦桑尼亚人称苏联人为friend,称中国人为brother。为什么中国人让他们感到这么亲切、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这么高?因为我们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他们感受到的,是中国人民的爱心和诚意。”

不遗余力,推进疼痛医学发展

2008年4月25日至26日,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疼痛学学术交流会在济南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吴承远教授当选为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理事长。

事实上,吴承远教授为之奉献了大半生光阴的神经外科,与疼痛医学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谈到疼痛医学,就不能不提及三叉神经痛。吴承远教授坦言:“因为剧烈疼痛,三叉神经痛被许多患者称作‘天下第一痛’,其发作时有如‘刀割、烧灼、闪电’般的感觉,让不少患者因为无法忍受疼痛而轻生,其剧烈程度可见一斑。”

很多业内同仁和社会上的患者都知道,由于吴承远教授较早在国内开展射频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他有着“国内射频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先行者”之一的荣誉。对此吴承远教授回顾说,我国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在20世纪30年代已有文献记录。1983年,王忠诚等学者率先开展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紧接着的1986年,吴承远教授向孟广远教授学习并坚持开展了选择性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001年,吴承远又改进了三维CT导向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2003年,吴承远等专家开展神经导航下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使现代化的影像技术与传统临床医疗相结合,定位精确,疗效提高。

围绕“射频疗法”,吴承远教授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能够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痛觉纤维和保留触觉纤维的射频疗法如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在国外已经获得广泛应用,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且适应症较为广泛,尤其适应药物治疗无效、年老体弱,又不适宜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但由于本项治疗专业性强,需要有操作经验和技巧的临床专家和护师协作进行。治疗中要保护角膜,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要备有急救设施,以防万一。

吴承远教授强调:“射频治疗并非唯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好办法,如何选择哪种治疗方法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但射频微创治疗在目前无疑仍是一项值得推广和病人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这一疗法的逐步普及也说明,目前我国三叉神经痛的诊治疗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回顾过往,在半个世纪的学科研究之路上,吴承远教授一直不遗余力地为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北京大学韩济生院士引导下,2007年7月18日,原卫生部发出“建立疼痛科诊病科目”的通知后,吴承远教授欣慰地写下了《疼痛医学建科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丰碑——为2007年“世界疼痛日”而作》一文。在该文中,他系统梳理并回顾了世界疼痛医学的发展脉络,并认为,卫生部批准设立“疼痛科”成为临床一级科室的“这一主要文件的颁布,实现了我国疼痛医学在临床上建科的多年的愿望和梦想。”

薪火相传,兼收并蓄“解学”之难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吴承远教授的学科研究,虽然主要圉于西医学,但他的学术视野,却涵盖古今,对于祖国医学也有着深厚的学识修养。据记者了解,吴承远教授的岳父是山东省知名老中医史兰陵先生,他由此耳闻目睹,薪火相传。

谈及此话题,吴承远教授感慨地说:“我国南朝梁时的医药学家陶弘景曾有名言:治学‘非学之难,解学难也。’无论你的专业方向是什么,要想有较好的学术建树,就要遍识百家,以求融会贯通。我虽然从事的是西医工作,但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一直心存敬仰,并抓住一切机会,向国外同道宣传、推广中医药。1988年冬,我正在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医院进修神经外科。那一年,美国的天气特别寒冷,指导我工作的美国教授彼得先生患了重感冒,不断咳嗽,数天不愈,以致声音嘶哑。我把从国内带去的中药犀羚解毒片推荐给了彼得先生,并嘱咐他‘每次服4片,一天3次’;次日清晨,我们刚见面,彼得先生便十分高兴并且感激地说:‘中国草药片太好了!真有效!’‘It does work!’从那以后,彼得教授成了中医药的‘粉丝’,经常赞赏中医中药的神奇作用。不久以后,我带到美国的中药片就全部给同事们送光了,中医药的神奇不但获得了美国同行的赞赏,也让我在拥有先进的现代医学的美国,感受到了国学神奇魅力的巨大影响……”

吴承远教授继续说:“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新闻节目女主播刘海若遭遇车祸后,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峰教授等人抢救治疗成功。她奇迹般的治疗效果,成为‘中医中药十分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2003年中科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曾指出,广东治疗SARS的重要经验证明,为在改善呼吸功能及抗病毒治疗同时,中医清热解毒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配合静脉滴注中药制剂,更为抢救危重患者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祖国医学,不容否定。中医药宝库中还有很多宝贵的治疗理念和方剂,值得探索和发掘。目前应该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并与西医结合,以此突显中医中药的神奇效果和达到现代医学的水平……”

就是凭着这种“驻足一门,遍识百法”的治学精神,吴承远教授站在专业的坐标上,拓展视野,兼收并蓄,以期“解学”之难;从医50年来,他夙夜向前,孜孜以求,在本专业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据记者了解,1991年,他被山东省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在山东省率先开展“癫痫外科手术”、“小脑组织移植”、“三维CT定位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治疗脑瘫”等手术;参加了“脑室碘油造影”、“脑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外动脉搭桥”、“快速钻颅研制及应用”、“动脉瘤术中破裂应急处理”及“猴的脑内移植免疫耐受模型”等项科研工作。多年来,他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猴脑内移植免疫耐受治疗帕金森病研究”及山东省科委重大科研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基金项目。

迄今为止,吴承远教授共出版专著23册,主编12本,参编大学教材和研究生教材《外科学》及《黄家驷外科学》有关章节。其中由他主编的我国首部《脑组织移植》专著,199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后,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1995年,吴承远教授成为山东省神经外科首批博士生导师;2001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如今,吴承远教授已成为年逾7旬的老人,被医院返聘后,他仍坚持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出专家门诊,还经常在手术台上指导或亲自操作,有时一天竟还能亲手做十余台射频手术。谈及这些,吴承远教授淡泊地说:“我这是为了重温一下做医生的美好感觉……”

专家简介

吴承远,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历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理事长。1982年至1984年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筹建神经外科2年,1987年至1989年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及佐治亚州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988年被原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1997年获两届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奖励;2005年获山东省廉洁行医标兵。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神经细胞移植研究”;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002年度评为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发表论文207篇,21篇SCI收录。指导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生10名、博士后1名。

推荐访问:格局 视野 之难 构建 医学专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