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年终述职报告 时间:2023-07-22 10:30:07

zoޛ)j馟i6vv	۲۲zwۍםO8iunu~zMt6OzNyooii׮:߮4n<N64?i介绍不够,因此整合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3.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医学各门课程实验课安排是否合适。

65%的学生和67%的老师认为课程计划中实验课安排偏少,18%的学生和15%的老师认为安排合理,只有极少数的师生认为偏多。同时作者通过统计《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中66所高校课程设置计划,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1∶0.31~l∶0.74,院校间差异比较大,部属重点院校基本在1∶0.6以上,一般院校1∶0.31~0.74,平均l∶0.48。统计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为1∶0.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也较为落后。

三、建议和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目标。均衡配置卫生资源是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之提供充足医学人才资源的重任[1]。泸州医学院地处西南地区,是一所省属教学型高等医学院校,也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原则设置课程,以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和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以改革过去单一的医学生物学课程体系。特别是研究开发综合性课程,如整合、以问题为基础、以社区为基础等医学课程体系结构,努力使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多样化,为实现总体的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服务。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基础实验教学模式。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指导思想进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内容整合及教学方法时,既要注重对学生“三基”的培养,又要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提高综合素质;实验除开设必需的经典实验外,还需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人文教育。在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哲学、文学、史学等,以及与医学关系密切的某些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逻辑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从而形成完整、系统、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运用人文科学的知识去关心、医治病人,才能获得病人的信任,获取重要的病史资料,让病人配合好,达到良好的医治效果。由此可见,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系,使两类课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4.加强教学手段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学校需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建立多媒体教室,使得教师利用CAI课件能在十分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信息量;加强图书馆或校园网的建设和使用,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等。同时可通过立项方式资助学校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形成性评价方式。首先,更新师生的考试观念。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前,教师要明确考试的功能,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形成科学的考试观[2]。其次,建立形成性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性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如记分作业、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学习、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等形式,同时兼顾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

[1]俞林伟.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78(8):615-617.

[2]雷迅,蓝秀华.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732(20):96-98.

推荐访问:泸州 专业课程 医学院 临床医学 策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