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年终述职报告 时间:2023-07-01 16:00:30

一、研究目的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然而,在基础教育中,由于社会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这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重新摆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使学生、家长和学校了解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影响,并利用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是我们当务之急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的课题研究计划,并获得广东省教育学会立项,研究结果预期能够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沙X中学2007年9月入学的学生共329人,其中男生184人,女生138人。选取新人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方便三年的跟蹤观察,也有利于对体质测试结果的比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根据研究目的、内容,查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质健康研究的著作、书籍、学术论文,查阅国家及各个省市地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的报告。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认真阅读和归纳。

2、访谈法

关于课题的构思、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内容的选择,实验手段的实施向各学校体育高级教师和专家教授请教。

3、测试比较法

学生在2007年9月入学时对其体质进行第一次测试,测试项目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规定(见表2-1),我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六个测试项目,分别为身高、体重、肺活量、立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耐力(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形成第一阶段体质数据库。针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制定体育课程干预手段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并进行实验。2008年9月第二次对学生进行测试,与第一次的成绩进行对比,总结一年中体育干预手段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与不足,并对体育干预手段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4、实验干预法

传统体育课教学只注意技术、技能的掌握与培养,突出竞技性。在这一年的体育课程教学实施中则针对个人特点,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身体活动的负荷强度,锻炼时间长短和运动频率等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采用以下的干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1)增加形体健美操课程,通过各种步伐和身体姿态的组合,结合徒手操和器械操练习,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培养良好的身形姿势。

(2)在体育课程中穿插进行跳绳f单人跳十双人跳,单足跳十双足跳+单足交换跳等1、篮球、足球、趣味性越野跑等练习。健身跑(追逐跑+迎面接力跑+蛇行跑,耐久跑等,其中耐久跑增加变速跑,要求学生直到快,弯道慢,圈数每4周增加一圈)。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机能。

(3)每节体育课程留出5-10分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5、统计法

所有数据用Excel2000建立数据库,并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中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人学时体质状况分析

2007学年入学的初一新生329人,在入学时所做的体质健康测试中发现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在几次集体活动时学生出现晕倒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表3-1,我们可以看到,我校的学生《标准》测试成绩呈不正态分布,全体学生优秀率低,只达到0.3%,其中女生无人达到优秀。大多数学生成绩等次都集中在不及格等次达,比率高达50.8%。女生的良好比率略高于男生,而男生及格率高于女生。导致我校学生体质普遍较低的原因:其一我校大部分学生均是农村学生,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生活条件及观念相比城市滞后,对于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免疫能力普遍较弱;其二,是在小学体育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器材与体育专业教师相对短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质的发展,导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不均衡,肥胖及营养不良的较多;其三,当今90后的学生普遍吃苦能力较差,怕苦怕累,对于有运动负荷强度的体育项目更是避而远之,这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比较差。

(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人的体质受遗传和环境的双层影响,其中遗传是人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体质强弱和健康水平的高低主要有赖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营养、卫生、身体锻炼等因素。其中营养、卫生主要是以物质生活条件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体质和健康。体育锻炼则是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最积极有效的方式。

1、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善了学生身体形态

身高标准体重值可有效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了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反映学生身体机能和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刚入校时,肺活量体重指数较差,男生平均仅达到及格等级,女生甚至在不及格等级。这反映了我校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表现较差。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学习锻炼后其呼吸机能均得到明显提高。男女生平均增长幅度达8.35+0.76,8+0.22,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肺活量,在体育课程当中的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以及耐久跑、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运动项目,都对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有积极的作用。因为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弹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机能。像中长跑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

3、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立定跳远评价指数是测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项目。坐位体前屈评价指数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由3—4表可以看出,学生在刚进校时,各项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耐力素质,由于耐力项目训练是一项较枯燥乏味的项目,容易疲劳,学生甚至害怕这些项目活动(尤其女生),学生平时较少自学参与,难以建立兴趣,造成学生耐力、心肺功能能力下降,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耐力练习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持之以衡,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培养吃苦耐劳,塑造良好心理素质,逐渐将学生引导参与耐力训练轨道上来。经过一年系统的育课程学习后,学生的各项身

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耐力素质与下肢力量素质有明显的提高(P<0.05),男生与女生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9与7.3厘米,可能与体育课程中在耐力素质中采用逐级加量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相关,在项目选择中也增加了跳绳项目的练习,这对发展下肢力量的针对性较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而女生力量增长幅度小于男生是由于女生本身力量比较差,实践中锻炼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立位体前屈均有所增长,即男女柔韧性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意义(P>0.051。这说明在体育课上,教师对柔韧素质的练习有所忽视,练习的强度和频度较小,因而使学生柔韧素质提高幅度不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校初一学生在刚入校时,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经过体质测试,大部分等级指标处于不及格水平,优秀率低,学生总体成绩在全国学生中处于较低水平。

2、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对耐力项目练习呈现出畏惧心理,经常出现偷懒,找理由逃避练习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有待提高。

3、一年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柔韧素质练习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强度与频度较低,因此学生柔韧素质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

4、人体所有的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产生的,当进行跑、跳、投、体操和球类等运动时,身体各部分必须表现出很大的力量。因此,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中会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经过一年的系统的体育课程锻炼后,学生的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是目标,体育是手段、是过程;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着的统一体。健康是体质的外在体现,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育锻炼则是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最积极有效的方式。

(二)建议

1、必须加强《标准》贯彻力度,努力提高学校体育健康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的目的,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

2、加大學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把运动量视为课的灵魂和生命线。无论选择什么项目的课都要围绕密度、时间、强度作文章,课的方法、手段、内容不同。达到最佳锻炼效果是课的最终目的。做到技术健身两兼顾。在向学生传授技术的同时达到锻炼目的。

3、应改进学校体育,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外,还应考虑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4、对运动量偏小的,可适当增加辅助性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容易提高的项目,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小肌肉群,注意情感教学,兴趣教学,避免因运动量大而感到疲累枯燥。

5、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培养一支层次高、素质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为发展学生体能素质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推荐访问:健康 体质 初中 课程 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