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的制约因素

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1-06-28 10:23:21

[摘要]文章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在起点很低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摩擦与冲突异常剧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滞后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阻碍经济转型,而来自旧体制的阻力则是推进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最大难点。从30年改革和体制转型的经验来看,要继续推进改革,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因为制度的根本性是解决其他矛盾和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改革;体制转型;基础性障碍 ;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08)-0009-04

引论

论述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的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尚缺乏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改革和体制转型的制约因素,而这恰恰是当前影响中国推进改革和体制转型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①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重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②从改革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难度来说,站在如此高的角度来审视改革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

中国改革始于1978年,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实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仅仅是拉开了序幕。1978—1992 年,这段时期的改革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中国的改革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然而,中国的改革和体制转型比预想的要艰难和复杂得多。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决不是轻描淡写或修修补补,也不是局部调整,而是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大震撼、大调整、大转换;既是经济上的脱胎换骨,也是政治、思想、文化的大变动。改革和体制转型,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过程,是在与传统观念的撞击中对旧体制的扬弃的过程;而最终表现为一种新的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思想灵魂深处的较量,其艰难痛苦的情形,决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一种新的文化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获得质的飞跃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始。

中国30年来的改革和体制转型,成就辉煌,与30年前相比,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当前中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健全和完善新体制的任务远未完成。总结30年来改革的经验,加深对中国改革攻坚艰巨性的认识,加深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了解和把握,以形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正确理念,这是推进改革,完成这场伟大变革的必要前提。

一、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的基础性障碍

改革之初,中国刚刚从“极左路线”中解脱出来 ,由于冲破禁区的艰难和社会思想认知的普遍低下,当时的改革没有确定较明确的目标,不能不采取逐步推进的渐进方式。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现实基础来看,原有的生产力水平低,商品关系不发达,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同时中国人口众多,科学文化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旧体制根深蒂固;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的改革起点很低,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体制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难度要大得多。首先,建立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比建立计划经济的微观基础更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建立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需要培育多元主体的竞争机制,要打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垄断,重新配置国有产权和建立新的企业制度。为此,一方面,要建立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没有这样的企业就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而要建立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不是用政权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从无到有地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仅就资本的积累而言就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这是市场经济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更是难上加难。其次,建设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本身作相应的改革,即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设高效清廉的服务型政府,而涉及到对政府的改革难度更大。再次,市场经济要求实行法治,而要建立一整套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最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建立好、调节好这些关系,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做到的。

中国的改革和体制转型是在经济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在没有完成国家工业化,没有实现经济起飞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艰难性、复杂性、特殊性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数量不足。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结构升级较慢;基础工业与加工业增长不协调,基础工业落后;经济发展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行业和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二是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存在严重矛盾。在同一社会经济整体运行中,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内部关系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不同所有制形式带来劳动者利益分配不平衡,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与非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具有明显差异。三是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矛盾。产业规模不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效益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好转十分困难。四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广大的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五是市场发育不良,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体系尤其是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没有形成,市场法规不健全。

落后的经济基础使中国的改革和体制转型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起飞阶段交织在一起,使各种矛盾特别复杂和深刻。这些情况决定了中国的体制转型要经过一个双重体制并存的历史时期,这也就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的主要根据。渐进式改革包含有先易后难、先外围后攻坚的内涵。经过30年的改革,经济与社会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改革攻坚和体制完善的拦路虎。因此,我们在看到渐进式改革已经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渐进式改革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经济体制还没有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条件尚缺乏制度保障,各方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等等,这些都说明改革攻坚仍然任重道远。

二、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冲突

过去的30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增强。但由于市场规则尚未健全,财政、金融、工资、物价、社会保险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同时旧体制的弊端仍具有很大的惯性作用,以及传统文化、左右倾思潮等还有相当市场,等等,这些因素的互相作用使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摩擦与冲突异常剧烈。

在两种机制冲突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性空隙,既为旧体制的惯性作用留下一定的空间,又滋生了不少新的问题。(1)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冲突使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难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但在两种机制的判断标准下,势必造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摩擦,其结果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要求资源合理流动,也就是依据价值规律对经济资源进行调整,包括对存量的调整和对增量的调整。但在两种机制发生摩擦的情况下,会造成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市场价格扭曲,误导结构调整;但是如果再把结构调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计划调节和政府干预上,就谈不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冲突使宏观调控的效率受到影响。双重机制的摩擦使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难于完全发挥出来。从政府方面来看,在选择调控目标和手段时不能不依靠行政手段;从企业来说,在双重机制下企业具有双重依赖性,它有可能完全依赖经济手段而不依赖行政手段;从市场来说,双重机制下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或扭曲使市场不可能提供正确的信息和经济参数。这些方面使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难于实现。两种机制的摩擦使经济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使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的判断标准不断变化,这给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带来了困难,从而影响法律手段的有效运用。同时,两种体制下行政手段的运用也受到限制,因为行政控制所依赖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了。(3)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冲突使企业行为难以规范化。企业行为规范化,是维护良好经济秩序和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自主权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强了,但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尚未健全,企业行为尚未规范化。例如,由于受地方政府政绩的影响,企业可能既有强烈的数量扩张行为,又有强烈的短期行为,这样就会造成决策的多元化和热衷于“短平快”的投资项目。又如,由于商品市场非正常行为时有发生,涨价是提高利润的直接途径,无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作为卖者的企业都有涨价获利的冲动,在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4)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冲突使商品价格难以反映商品价值。在两种机制下价格会出现扭曲现象,商品价格不能正常反映商品价值,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工资和劳动市场双轨制,使计划控制领域的收入与市场领域的收入差距拉大,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在体制内这一领域,由于改革处于不同的起跑线和行业差别,同一劳动在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大,垄断行业收入大于非垄断行业,掌握公有资源多的行业收入大于掌握公有资源少的行业;由于市场不健全,以及流通领域的问题等,致使市场竞争不公平,由此造成收入存在很大差别。又如,由于权力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暴利或收取回扣费、好处费,这些“灰色”收入通过各种形式流入个人手中,由此产生收入分配不公和腐败等现象,严重腐蚀社会风气。掌握国家资源越多,敢于铤而走险进行化公为私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总之,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摩擦与冲突影响整个经济运行。尽管经过30年的改革,旧体制的格局已被打破,新体制的框架已经建立,但新体制、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尚需时日,新旧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经济和社会走上良性、有序的轨道造成严重影响。

三、社会转型:体制转型的另一面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社会转型与之协调,这是体制转型的本来之义。社会转型如何与经济转型相协调,这是30年改革和体制转型得出的重大命题。迄今为止,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切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求对社会作深刻的调整。

中国改革30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的社会进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日益增长,公民独立自主的意识大大增强,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巩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随着教育的发展,公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等等。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不少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城乡差别,贫富悬殊与效率公平问题,人口增长与失业增长,腐败现象,政府机构臃肿与低效率,民主法制尚未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精神有待培养造就,等等。这些社会问题集中反映社会改革的严重滞后,已经影响了经济转型,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说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深刻的要求。

社会转型,就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社会状态,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转型包括社会的宏观结构、微观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全方位的变革,涉及到社会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即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者的结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三个层面: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机能转化、观念转化。经济驱动、渐进改革、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并存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特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必然出现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从我国来说,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既是推进改革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系统的和相互联系的存在。因此,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尽管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充满利益矛盾和各种问题,但是,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当前的社会转型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表明,中国社会发展将向一个更高的文明阶段迈进,这个更高的文明阶段已经涵盖了和谐社会的含义。

四、推进改革的最大难点:来自旧体制的阻力

建立了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并不等于旧体制的影响已经消除,恰恰相反,中国改革推进和新体制健全与完善的最大难点,仍然是来自旧体制内部的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层面的矛盾与问题。第一,改革深化与利益调整的矛盾。改革和体制转型,实质上就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改革深化与利益调整产生尖锐矛盾,首先表现为利益调整与垄断行业的矛盾。不少垄断行业是旧体制的产物,在改革和体制转型过程中,这些行业凭借他们比其他行业掌握更多的国家资源而取得比别的行业更多的收入。这些高收入行业害怕改革会削弱它们的既得利益,因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阻碍改革的深入进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体制的过程,远比中央决策当局和社会公众的预期困难得多。”其次表现为利益调整与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的矛盾。有的权力部门利用改革不到位的机会试图控制生产过程和生产领域的资源,并通过政策设计将部门利益法制化,这种情况造就了新一代既得利益集团,这类利益集团实质上还是旧体制遗留下来的权力因素所致。可以说,下一步的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限制,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从而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使改革从中获得最大的动力资源。这是下一步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第二,改革深化与政治民主建设的矛盾。现实生活中,家长作风、特权思想、“官本位”等还有相当市场,权力膨胀、权钱交易、官吏腐败等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改革深化和体制转型的拦路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旧体制遗留因素、封建意识影响、改革不到位。以“官本位”为例,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以“官职”的高低来衡量和评判,包括人生的价值、事业是否成功等等。于是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屡禁不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的现象不断出现,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深化改革和建设市场经济的当今中国,“官本位”意识的要害,除了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外,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来阻碍改革的进程,阻碍法律的公正执行,阻碍政治民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可见,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民主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③第三,以社会管理系统为主的社会条件与改革要求的矛盾。例如,建立公司制要求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或法人治理结构,但会受到现行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法制系统建设与推进改革和健全、完善新体制不相适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还存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体制转型不相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步履维艰,政企不分、效率低下问题普遍存在,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公民素质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矛盾。市场经济建设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而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还处于较低阶段。这种状况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尤其是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下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诚然,改革30年来,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但是总体上说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上述诸方面的不利因素都是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包袱和基础,这些不利因素不但会延误改革的进程,而且会影响新体制的发育和完善,从而导致市场经济在建设过程中的变样走形。中国的改革没有回头路,在改革攻坚阶段,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创新,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地推进改革,只有冲破传统体制的牢固藩篱,才能取得改革的最后成功。

五、重要启示:制度创新是别无选择的改革攻坚之路

前述经济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来解决,通过制度创新来为改革深化和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制度保证。制度创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建立在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又具有自我发展动力的经济体制,建立以法制与法律体系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生活的运行机制,建立能够有效沟通国家与民族、政府与个人的关系并能够具有较高效率的、体现宪政精神的政府运行体制,在保证社会总体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到制度创新问题,除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外,还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以及民主制度等等。制度具有根本性,是其他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因此,制度创新是解决其他矛盾和问题的前提,是建立良好体制机制的基础。可见,改革创新的根本问题就是制度创新。当前的改革攻坚,说到底就是制度创新的攻坚。当前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从根本上说,就是为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供思想舆论环境。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改革的难度在于传统制度下形成的持久而凝固的利益格局,以及支撑这种利益格局牢固地积沉于旧制度中的思想、文化、理念等社会意识。制度创新,就是突破传统制度的消极性因素,进行适应市场经济效率的自我变革,改革不合时宜的制度上的条条框框;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突破传统制度下形成的这种持久而凝固的利益格局,就是要突破支撑这种利益格局的陈旧的思想、文化、理念等社会意识,为建设新的体制机制提供制度保证。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为新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前提条件。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制度创新的艰难的实践阶段,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制度创新的实践问题,只有以此为主攻目标,并以勇气在这方面进行重新探索,以新的智慧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改革攻坚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3.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29.

[参考文献]

[1]戴园晨.转轨经济和经济转轨[J].改革,1998,(6):69-74.

[2]贾品荣.改革的第一难道:破除既得利益集团[N].中国经济时报,2007-06-28.

[3]景维民,孙景宇等.转型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林毅夫等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厉以宁.转轨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6]刘东勋,曹利群.中国转型期经济学理论研究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1,(3):32-33.

[7]马国川.大碰撞: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8]攀晶伟.政府改革要“革自己的命”[N].中国经济时报,2007-03-07.

[9]王海光.政治体制改革的跬步[N].社会科学报,2008-02-18.

[10]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系——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11]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陈雪梅]

推荐访问:中国 转型 体制 制约因素 改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