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十大领域“追风逐雨”成就辉煌

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1-07-04 10:12:51


打开文本图片集

调研背景

提起“气象”,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天气预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这个才与自己有关。其实,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等也都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正逐渐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撑。

近十年,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和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面对新任务新需求,面对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严峻考验,认真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气象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对于准确把握党领导下气象事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内在规律,坚定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向着未来走了多远?五年来,气象事业的发展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到中国气象局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过去五年里,我国的气象事业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进程中快速发展的,是在世界范围科技竞争和国际合作发生显著变化的复杂背景下不断开拓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走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国气象局党组带领广大气象人在实践中丰富了气象事业的深刻内涵,明确了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了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在十大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从气象服务到公共气象服务,现实和战略的选择

这五年,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完成了从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发展的重大转变,大大加快了我国气象现代化进程。

“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是公共气象服务的精髓和追求。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使得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事业的公益属性得到进一步明确。“预报完成等于服务完成,预报准确等于服务完美,把预报业务和服务业务相混淆,以单一预报服务等同于整体服务……”以往的传统预报服务理念已发生变化。正是因为秉承打破思想桎梏的理念,中国气象局把社会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实现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粗放服务向精细服务、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从单一途径到广泛覆盖,多样服务格局形成

这是公众气象服务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五年。现在,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广覆盖、多频次、形式多样的公众气象服务格局形成。而一度被百姓视为“救命稻草”的预报预警信息更是实现了大提速、大扩面,方便、快捷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公众气象服务现代化效益显现的五年。据统计,“中国天气通”自2011年上线以来用户量已超100万。自2006年开播的中国气象频道节目制作及技术装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该频道24小时滚动播出气象信息,实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目前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

不管是在偏远山区的田间地头,还是在繁华都市的街头巷尾,都有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公众气象服务手段,常规气象信息覆盖率达90%以上,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也在逐年攀升。

从“独角戏”到联动机制,防灾减灾能力在考验中得以淬炼

气象部门唱“独角戏”将不利于气象灾害的防御,必须构筑起上下联动、部门联合、区域联防的防御模式。2007年9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初步确立。与此相应,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科普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也初步形成,这进一步推动了气象工作由以天气预报服务为主向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为主的转变。

在难事多、自然灾害多、突发事件多的2008年,全国气象部门坚守气象防灾减灾第一线,夺取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防汛抗旱等气象保障服务的重大胜利。据统计,全国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1%—3%。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上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中国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关键作用,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中许多成员学习的典范。

以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为载体,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服务重大活动是气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检验科技成果和拓宽合作领域的重要载体。十七大以来,中国气象局通过为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神舟”飞船发射等重大活动提供气象保障,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气象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这五年,气象部门不断强化服务型部门建设,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事业,以一系列重大活动为契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服务工作,并在重大活动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通过为重大活动提供气象服务,气象部门以需求为牵引的气象服务理念更加清晰,对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需求分析越来越精细,服务产品也越来越人性化。通过在各种重大活动中不断利用部门和社会资源,气象部门既实现了部门之间上下联动,又积极探索了部门间合作,群策群力保障了重大活动成功举行。此外,以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为平台,也检验并推出了多项气象科技成果,有力地提升了气象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凝聚气象防灾减灾合力,做农民的“掌中宝”

农村气象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力量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五年来,在党中央的部署指导下,中国气象局一方面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落实,一方面广泛发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两个体系”建设,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目前,通过开展农村精细化天气预报试点,建立了精细到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力求时刻做到“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准确、及时的农用天气预报已成为农民的“掌中宝”。随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逐步开放化、集约化、综合化,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将在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下,凝聚起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合力。

从“磕头拜龙王”到“求雨找气象”,人工影响降下“救命水”

风调雨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愿望。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大背景下,气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展之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特点,切实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的有力手段,作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这使得气象部门的行动方向更具体、奋斗目标更明确、发展蓝图更清晰。

广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大力提升作业的科技水平、作业效率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重大社会活动运行安全等作出了显著贡献。在抗御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干旱、2011年长江中下游春夏秋连旱以及2009年4月黑龙江沾河森林大火中,气象部门与林业、农业、军队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组织人工增雨(雪)作业,使各地降下了“及时雨”、“救命水”。过去农村遇到缺水无雨天气时经常烧香拜佛,现在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与其烧香磕头拜龙王,不如花钱买炮找气象。”

从单一到精细化,打造城市运行气象服务的名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和广大公众所提供的各类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对气象服务在内容、时效、手段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多需求,这就需要气象部门制作有针对性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现在,我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已由原先的少数几个方面扩展到上百个行业。

近年来,气象部门主动跟进社会需求,加强专业气象服务顶层设计和引导,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提升服务针对性,探索建立了专业气象服务发展长效机制。以北京为例,市气象局针对重大活动保障、重大工程建设、交通、电力、供热、供暖、供水等城市运行需求以及广大市民的生活需要,提供了一系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并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各类用户的需求。现在的北京,“看天供暖”已成为城市运行气象服务的一张名片。应急调整供暖期专题气象服务会商制度被正式写入地方政府规章。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与30多家供暖公司签订了“供暖指数”使用协议,让供暖公司和市民在温暖舒适与科学节能减排中实现双赢。

把气候资源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武器

气候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前提下,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通过利用全国范围内98个具有太阳辐射观测业务的气象台站和2000多个气象站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太阳能资源空间、时间分布进行了资源等级划分,建立了全国历史辐射数据库;完成了全国太阳能资源宏观评估,建成了吉林乾安、新疆吐鲁番等太阳能观测示范站;研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并投入试运行。在广袤荒凉的戈壁滩上,巨大的太阳能板闪闪发光,以太阳为主要动力源的吐鲁番新城正在崛起。而这仅仅是气象部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一个侧影。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资源分布不均。目前的气象为农服务不再仅仅是让农民收看天气预报,而是要把农民摸不透的“气候资源”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武器。因此,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划分出每一网格点适合种植何种农作物,让农民真正从“看天种地”转变为“用天种地”。

气象科技创新支撑业务发展成效显著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更高、预测预报更难、影响时间更长、破坏强度更强、造成损失更大的新特点。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所引发的自然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也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的五年,是气象科技加强自主创新、努力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五年。这五年,人工增雨综合技术及集成应用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人工增雨作业的不确定性,在抗旱减灾、水库增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定标、辐射校正及地面应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面自动化观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打破了气象探测高端设备核心技术由国外垄断的局面。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气象局党组坚持将科技优先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坚持将“以用为本”作为科技创新基本定位,坚持将“需求引领”作为科技资源配置导向,坚持将注重绩效作为科技管理核心机制,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得益于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为气象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得益于深化改革,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得益于扩大开放和务实合作,汇聚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

从传统观测到现代综合观测,人民安全福祉得到更好保障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亮点多、成绩大,各种观测资料和信息有力支撑了气象预报服务和防灾减灾。气象观测在气象业务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

今年8月,共有五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强度和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面对这一问题,气象部门加强了监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面落实防御措施,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日趋完善,现已建成由7颗气象卫星、17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20个高空气象站、2149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33259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等组成的气象综合检测系统,实现了从机械到电子、从人工到自动的根本性转变,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覆盖了我国气象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现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已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提供了更精细化的观测数据支撑。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杨轲)

责编/肖楠 美编/石玉

推荐访问:十大 追风 辉煌 成就 领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