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2-04-06 10:11:41

[摘要]: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與社会控制之间的交叉研究,多不是以直接关涉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而呈现的,而是体现在社会控制理论的历史沿革,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干预,当前社会控制研究的现状,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关系这几个维度之中。总体而言,当前的研究多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控制中的组成部分展开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藉由全面融入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来提高其时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研究进入了笔者的视域。社会控制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是维持社会良性、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对现实世界的规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之间研究现状的把握是建立二者之间交叉研究的前提。因此,笔者对二者之间的研究现状作以如下梳理。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社会控制的研究较少,关于本研究方向的论述,多是以针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社会控制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综合来看,国内外学界对本问题的研究大多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之中:一是包含在关于社会控制理论的综合研究之中;二是包含在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之中;三是包含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价值观重构的相关理论之中。上述几种情况大体上涵盖了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关系的研究现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关于社会控制理论的历史沿革、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干预;当前社会控制的主要问题、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关系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社会控制理论的历史沿革

在历史沿革维度,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观点较为一致,参照杨桂华在《转型社会控制论》中表述的观点,认为社会控制分别经历了社会学阶段、控制论阶段和社会哲学阶段。其中,社会学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尔克姆和罗斯。杜尔克姆以“社会现象”这一概念阐述了其对于社会控制的理解,他认为:“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叫做社会现象。”①罗斯在其所著的《社会控制》一书中,第一个系统论述了“社会控制”的概念,他认为社会控制是与人类自然秩序相对的,带有一定目的和意识的社会规制,并将其划分为舆论、习惯、信仰、宗教、礼仪、伦理等具体手段。社会控制在社会学阶段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由少数人代理执行的管理系统,其只针对社会越轨行为起作用。②

控制论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维纳和汉肯。维纳认为:“法律可以定义为对通讯和对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形式的语言在道德上的控制。……法律是对联系各个个人行为的‘纽带’进行调整的过程,它使我们所说的‘公正’能够实现,争执可以避免或至少可以得到裁决。”③社会通讯渠道是衡量和决定社会能否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他将社会的失控现象归结为通讯技术的发展。汉肯“根据一个系统中行动者目标之间的关系区分出独裁系统和民主系统,根据个体之间能否相互影响区分出有通讯的集体系统和无通讯的集体系统,根据通讯和决策的形式又区分出协调系统和不协调系统,在协调系统中又区分了简单联合和联合系统,等等。他设立了四条指标,共区分了七种系统。”④他的核心观点是运用控制论分析社会,认为社会控制是从个体行为的微观角度入手的社会控制。至此,社会控制在控制论阶段的特点可以归结为极其重视控制工具的作用,研究方式向数字化、模型化、定量化转变,主要立足点在个体行为之上。

社会哲学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阶段审视的对象是民族国家,它所研究的控制是民族国家的社会控制。“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⑤因此,它关注的重点是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的结构和功能既包括社会自觉结构的功能,又包括社会自发结构的功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自在控制是自为控制的基础,而自为控制是在扬弃自在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二者优势互补。

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具有极其清晰的脉络,其作用范围从只针对社会特定人群,到社会的个体行为最终步入针对民族国家的社会控制;控制方式也从服从社会规范的控制上升到依靠工具的模型化控制最终升华为以哲学审视社会的控制。在这一历史沿革中,理论内涵逐渐深入,控制范围逐步扩大,控制手段也逐渐丰富,而文化,舆论,思想等要素也逐步在社会控制理论中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干预

学界的观点总体上是一致的,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非常强的制约作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干预作用。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角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干预。胡德海认为:“就教育活动这一教育形态而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教育活动的这个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为一切社会,为人的各种社会生活服务,……其次,还必须肯定,在阶级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教育事业、教育制度都是为了适应一定人、一定民族、一定国家、一定团体,总之是适应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阶级的需要的,因此,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学校教育事业都必然具有不同的阶级性、民族性。”⑥张澍军认为,一方面统治阶级总是将德育看作服务本阶级的工具,因此具备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各个阶层或阶级都有自己的德育功能期待,同时也有一些人类共性的、非阶级性的教育,同样影响着德育功能的价值取向。⑦石书臣认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尊重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选择,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冲突性、差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意识形态性,互渗性、共性、借鉴性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在要求。”⑧

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角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的干预。孙其昂、叶方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有较强的干预能力。在政治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经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和激励人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文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社会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有序和谐发展,不断向理想社会迈进。⑨杨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协调利益冲突和化解社会矛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化风险教育等途径对行使对社会风险的控制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构建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形式维系和保障思想秩序等途径行使对社会思想秩序的控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其特有的教育方式,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动,从而保障社会关系的良性有序发展。⑩

可以看出,只要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抓住时代脉搏,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的社会控制功能。因此,需要探寻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路径。

三、当前社会控制的现状

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归纳。一是从社会形態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控制特性以及思想控制在社会主义社会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李德芳认为:“社会控制的特点取决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有什么样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社会控制就具有什么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及一切私有制的社会里,由于阶级的对立,受控者是不会自觉配合的,所以那时的社会控制,就只有依靠强制和暴力,强迫人民接受控制。”11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上虽然还存在着各种矛盾,但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控制的主要内容已不是对付敌对者的反抗,而是帮助广大人民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12因此,社会主义的社会控制在制裁之上,还应包括对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教育、疏导和协调。这一论点限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控制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通过生产方式这一根源性问题入手,点名了西方社会控制理论中将软控制定义为非正式控制的社会形态原因,同时指出软控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是以当前社会控制弱化的归因角度论述社会控制的现状。李辉认为目前社会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远远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提出了环境的规范作用和引导作用是辩证统一的。13文军、朱士群从社会分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角度侧面论述了分化对社会控制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分化是当前社会稳定性弱化的主要原因,文中表述“社会结构的分化使整个社会成为具有许多层次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又由许多处于不同地位、拥有不同权力以及担任一定职责的社会群体构成。社会分化使社会结构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从而给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4周明侠认为:“在转型期社会控制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层社会控制体系与潜层社会控制体系二元并存的问题。……要推动社会控制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关键在于推动社会控制体系由二元走向一元。”15田崔琴认为,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社会控制弱化的原因“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讲,主要是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转换不同步、不平衡、不协调的缘故,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机制的转换又滞后于社会结构的转型等。其次,从社会转型的过程看,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一些结构性社会问题并由此影响社会的稳定。”16黄敏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控制的问题在于:政治控制过度、法律控制滞后、经济控制失调、社会组织控制薄弱、意识形态控制过多、道德控制乏力、信仰控制失灵。”17

三是从当前中国社会控制手段的运用角度认识社会控制现状。杨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控制的组成部分,能够起到整合社会资源,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故而需要进一步加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方向的探索。18周明侠认为,尽管当前中国在硬控制手段和软控制手段的建设上都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硬控制手段的运用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强的时期。可软控制手段的力度却处于完全力不从心的状态。19鲍宗豪认为,“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功能特点选择不同的软、硬控制手段,是社会控制模式手段选择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矛盾日益复杂,流动性和转化的可能性条件不断增多的时期,注重众多控制手段综合运用艺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20

可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控制的影响是深远的,社会控制必须要在新时期调整控制模式,转换控制思路,在坚持硬控制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软控制手段的力度。

总的来说,尽管学界关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控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但却分别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软控制在当代中国社会控制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软控制更好的达到社会控制的效果等论点。这些论点都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支撑,为二者之间的较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①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8年

②罗斯:社会控制[M],华夏出版社,1989

③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商务印书馆,1989年

④杨桂华: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第四卷

⑥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⑦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⑧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昨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年第3期

⑨孙其昂、叶方兴: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J],理论前沿,2013年2月

0杨威:社会控制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1李德芳:简论社会主义的社会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10期

2李德芳:简论社会主义的社会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10期

3李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作用[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7月

4文军、朱士群:社会分化与整合及其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探索与交流,2000年12月

5周明侠: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对策[J],社会发展研究,2007

6田崔琴: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稳定与社会控制[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3期

7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4月

8杨威:社会控制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9周明侠: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社会控制手段选择[J],求索,2006年12月

20鲍宗豪:社会控制模式——理论与实践的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4月

24钟年、孙秋云:从人类学角度看社会控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 综述 关系 控制 社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