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赣西民间传统技艺“宜春版画”的研究意义

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3-07-04 09:20:10

【摘要】从长远来看,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推动。宜春版画的传承与发展,将使版画(包括专业版画和群众版画)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

【关键字】赣西、民间传统技艺、宜春、版画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早在一千多年前,版画就作为一门重要的画种占据了画坛一席之地。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是作于公元868年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和《柢树孤独图》。中国的木刻版画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有规模有影响的版画印制组织,比较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等。到了近代,中国陷入战乱与闭关,无论经济还是科技发展都停滞不前。欧洲石版印刷的高质量和低成本,对于我国传统木刻雕版印刷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自明嘉庆年间开始逐渐衰退的传统版画自此一蹶不振,直至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大力提倡,中国新兴木刻才得以复苏。

版画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和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的版画在题材、体裁的多样化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个性化以及风格的多样化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宜春木雕享有盛名,在樟树、萍乡、新余等地也有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留下了珍贵的版画遗产,如筑卫城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纹样,商代吴城青铜器图案,北宋阁皂山的画像石和明清时期的樟树年画等。宜春木雕的繁盛期发端于明末清初,以楠树、香樟树、株树、油茶树、梓树等木项传统雕刻艺术,以袁州区天台镇为核心传承区域,分布周边三阳等乡镇与万载一带,以赣西木材及树根为材料,匠心独运,巧妙构思,用锤子、锯、凿子、圆铲、刨子、雕刀和钻子等工具进行手工雕刻,制成各种工艺品。其中以傩面具、历史人物肖像、家居装饰、木刻版画最为见长。宜春木雕是赣西文化的生动体现,以其别致神韵、精美雕饰和广泛表现内容而蜚声省内外,被称为“宜春民间工艺美术沃土育出的一朵奇葩”。现代的宜春版画,就是在这块孕育着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土壤上发展起来的。

2008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宜春版画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的宜春版画正处于低谷。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宜春版画雕刻技术,可以追溯至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明朝时期,该县的雕刻技术达到顶峰,享誉大江南北。宜春别名袁州,汉朝始建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代大文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此地人民民风淳朴、勤劳智慧,创造性强。宜春版画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具的民间艺术精华,将赣西文化融入版画创作之中,从传统中挖掘、从现实中升华,使版画创作既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

宜春版画曾是中国群体版画中重要的一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声名远播,它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主要包含袁州版画、樟树版画和宜丰版画。江西现代版画的创始人之一、宜春专区文联第一副主席、著名版画家柯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其版画创作始终追随时代的脚步,并致力于培养版画人才,为赣西北乃至江西版画的成长、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宜春版画构图饱满,结构严谨,形象清晰,宜春也由于在版画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产生的重大影响,于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批准、授予“中国民间艺术(版画)之乡”称号。

因经济效益差,政府投入少等原因,宜春版画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日渐萎缩,民间版画技艺面临发展的困境。2014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展,此次展览反映了全国版画的水平,也是近5年来全国版画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共评出入选作品349件,北大荒、四川、广东、江浙皖艺术家占绝大部分,而来自江西的版画作品却寥寥无几。

宜春版画根基深,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应以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利用宜春版画基础和历史的优势,在社会大众中普及版画艺术知识,将版画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一项艺术活动。同时要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即将版画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规划、发展,逐步将宜春打造成知名度更高的版画艺术之乡,让版画在提高当地民众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城市、区域影响力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宜春版画凝聚了民间艺人的智慧,是中华手工绝活,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对于传承历史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的社会需要自己的艺术,需要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艺术。随着艺术市场越来越红火,版画与人们见面机会与日俱增,也使之慢慢开始进入人们的脑海。甚至在市场上还出现了许多专家级的收藏家,都加入了版画艺术生活化的道路中。艺术家们也受这种潮流的冲击,在版画作品的创作方面也纷纷采取多种手段来迎合市场和大众的需要。

为了继承和发展民间版画技艺,近年来,当地文化部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宜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央新影集团正在共同打造的纪录电影《禅境宜春》,即将开创中国纪录片佛教题材的先河。在影片中我们将看到宜春版画等宝贵的民族文化,以及当地丰富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全面展示宜春文化。

2013年12月,宜春市拍卖了110余幅版画作品,共筹得善款13万元,专款用于捐资助学。版画艺术本身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随着版画市场的逐渐升温,具有独特面貌、个性和浓郁地方特色,充满生活气息的宜春版画可能成为当地甚至江西艺术品市场的热点。

从长远来看,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推动。宜春版画的传承与发展,将使版画(包括专业版画和群众版画)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各级政府必须积极作为,明确自己的责任,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切实加大投入,保障宜春版画技艺能够薪火相传,代代生生不息。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开发市场,让版画成为大众的艺术,通过各类媒体让民众对其了解、熟悉、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求把宜春版画技艺渗透到当前素质教育中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民间文化艺术,激化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逐步培养起民间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者,进而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复兴和传承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推荐访问:宜春 版画 技艺 民间 意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