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安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4-11 10:10:42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详细且最早的著作。《宣言》步入中国后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长道路。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重新学习《宣言》的基本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到更好的学习和传播,并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在中国越来越被接受,对广大人民树立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现实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1、《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宣言》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19世纪30—40年代,在西欧国家相继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理论指导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更加有利于革命的胜利。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从唯心主义者跨越为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跨越为共产主义者。

《共产党宣言》的产生也有其偶然性,西欧各国工人阶级的领导者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之后,在英国伦敦创建立《正义者同盟》,想把他从不合法的组织变成公开的并且合法的得到社会认可的组织,因此请求马克思、恩格斯为这一组织起草一个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文件。1848年2月,这部共产主义运动的首个纲领发表了,那便是《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在1883年《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曾经明确表示过,构成《宣言》最本质的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问斗争的历史。”《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从此刻起便能够运用不同于之前的崭新思想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发展并且可以根据现有思想起到改变整个世界的作用。《宣言》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而充分论述社会主义理论,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最终解放的伟大旗帜。

二、《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

五四运动前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宣言》在国内得到普遍的传播。这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不二选择,也对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性理论武器的重要原因。

而其中文全译本的最初翻译、出版,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开始盘算出版《宣言》全文。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将《宣言》中的革命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发展的新出路。建党后,领导工人运动逐渐成为革命的中心工作。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也以《共产党宣言》为题发表布告,强调土地革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把中国革命重心放在农村。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初期发展模式。“中国化”概念最早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所提出的。2O世纪20—30年代,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中国展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活动,延安整风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化的最早起体验。当时广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通过对其他理论的学习与比较,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真正是改造旧中国的最有效工具。显然《宣言》在中国的早期广泛传播,符合了当时中国民族革命的需要,也是中国普通大众的必然选择;因为它符合了当时革命的潮流。

2、《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宣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1、“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宣言》所做出的“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对认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宣言》宣称:“《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占有产品的基础逐渐薄弱。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矛盾在当今世界表现崭新的形态。在空间范围上显现为全球性的特点,在形式上也有新的变化,但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剥削手段更加隐蔽和秘密,剥削范围不断扩大,剥削程度更为深化而己。《宣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更值得引人深思。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具有反对全球化的运动,“替代”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出现的、以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对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拉丁美洲的“新社会主义运动”,都预示着“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回归马克思”,“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在当今世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因此,《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两个不可避免”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严谨深刻的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对于我们指导人民大众投入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两个决裂”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宣言》中“两个决裂”的思想,对于提高人民大众对共产主义本质的理解和运用,促进人民大众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观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宣言》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第一个决裂”强调了共产主义所有制与私有制的的区别,阐述了共产党人对私有制的种种看法和消除私有制经济饿到强大意愿。“第二个决裂”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认可。早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共产主义不是把一种私有制当作武器来打击另一种私有制。不是用其他方式分配私有劳动及和劳动成果,从而彻底打击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草稿的一页》中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不提出任何新的私有制理论。他们只是旨定这样一个历史事实: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从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的社会发展。因此不再适应工业本身的发展”这里马克思已经把变革私有制当作发达社会的最基础问题,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明确了未来的目标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说:“不是重建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否定了私有制,也就否定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定当竭尽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反对私有制度。

“两个决裂”思想的实质就是深入阐发共产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力状况出发,不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多种所有制,也就是要辩证地理解“两个决裂”,把消灭私有制看作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当作最基本原则,把共产主义当作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目标,必须纠正一段时间以来对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淡漠,不要忘了人民需要的是建立在公有制观念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两个绝大多数”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

《宣言》所做的“两个绝大多数”的论断,对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毫不讳言社会主义是为无产阶级谋取利益,《宣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宣言》揭露了资产阶级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骗局。资本的秘密主要是利用剩余价值,剥削工人,从而更高的创造一系列的财富,“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于是,消灭压迫使全人类得到更好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比较和谐并且物质条件比较好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就了更加和谐稳定的共产主义社会,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客观基础。但是,目前存在着对人民群众利益漠不关心的情况。存在着为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情况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目标更加不容易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民本身。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以人民大众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工具。因此,无论无产阶级运动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标。

4、“两个世界性”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

《宣言》中“两个世界性”的观点,对于人民大众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并掌握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世界性”的观点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并且导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指出“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索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之后提出的。“两个世界性”就是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在古老的民族中,建立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些工业过程中加工用的原料不是本地区现有的原料,而是来自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所用原料;它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供本国使用以外,还销售到世界各个地区,之前民族的自给自足状况已经被开放式的相互联系和合作的经济模式所代替。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会越来越依赖这种开放式的发展模式。”

对资本建立世界市场,致使物质生产、消费和精神生产趋于世界性的描述,这种趋势暗含着对同一性的深刻担忧。“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并非1848年已经被资本主义所改造的世界;他们从逻辑上预言了"世界注定将被资本主义所改造。”今天,我们在对外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在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治理经验时,应保持清醒头脑,警惕资本主义的同化现象。防止和平演变。今天,以资本不断寻求增值为特征的全球化更加突出,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复杂,这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在发展程度上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生活的时代,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与他们在《宣言》中所描述的趋势来不断深入变化的,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的扩张、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对金融市场的日益依赖、精神生产的模式化、意识形态的同化等等,都是以活生生的现实一一验证《宣言》的预言。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给予人民大众以理性警觉,领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原理和预测方法,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结语

《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让人有足够的警惕感,领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最后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1,4.

[2] 列  宁. 列宁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2.

[4] 列  宁. 列宁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36.

[5] 赵  汇. 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旗帜——《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主要观点和意义[J]. 高校理论战线, 2006(05).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42.

[7] 马克思. 资本论[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1.

[8] 大卫·雷顿. 马克思论全球化俞可平《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李欢欢,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共产党宣言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