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构建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3-07-10 14:40:28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培养特色型复合人才是高等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促发展的必然选择。备大高校应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造特色化发展条件,根据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办学思路与培养途径,致力于构建优势学科的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形成囊括基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双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类知识与综合性实践技能知识的立体知识结构,为全球性知识经济格局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人才储备与保证。

关键词:一体化;双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综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11—0081—03

在经济发展与高校扩招双重驱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逐年增加的毕业生在供给充足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截至2009年7月1日,全国高校415万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率68%”,即仍有300余万毕业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与高校毕业生数量不匹配,不能适应激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各大高校“大而全”的专业设置难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与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和影响下,就业形势持续严峻。2010年4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努力使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70%左右”。部分高校被迫设立缓解就业压力的学士后制度,极少数甚至“炮制”就业率的虚拟繁荣,出现“数字捆绑”下的“被就业”现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不仅关系高校声誉与前途,也与社会稳定与高等教育发展密不可分。

一、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泛论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就业模式使得市场在毕业生资源分配中占据核心地位,惟取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供给。然而。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的中央与地方两极办学新格局中,偏居一隅的各地方院校受到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限制,同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等趋同严重,均不具备全方位培养各行业一流人才要求的充足资金、师资、实验设施与管理能力。同时。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职业流动性日益增加,社会个体很少终身固守某一专业发挥单一功能,用人单位亦着力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

面对复杂广域的用人市场,高等院校应“坚持特色办学、深化教育改革”,以优势学科立校、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学科办学理念,深化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互动,通过构建依托特色学科的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低成本拉高综合教学水平,提升其在复合人才培养中的竞争能力。

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特色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学科优势,根据特定细分就业目标市场对跨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综合需求调整传统长线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方式等,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培养掌握双专业知识的高质量人才,扩大其就业适应面与选择余地。该模式至少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成本低。双专业是优势专业与传统专业的有机组合。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及学校本身对优势专业的投入甚巨,良好的教学与研究基础为交叉培养双专业人才提供了现成的优秀师资与一流物资,无须额外大规模投入。(2)弹性大。该模式培养的双专业人才不仅适应相关单一专业职位,更是针对交叉岗位的专门性人才,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大弹性。(3)适用面广。任何高校或多或少在某个特定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随着社会连带关系日益紧密,职业分工愈加细化,学科界限愈加模糊,任意两个学科间均建立起一定联系。全国各大高校都具有构建一体化双专业培养模式的客观要件。(4)特色显著。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培养的双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特性,不仅是相关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首选,更以其超越一般毕业生的双专业应用能力大幅增加工作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探索提高针对就业市场的灵敏反应、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独具特色的一流人才的方式方法。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以IT产业发展为依托,形成IT类专业与艺术、游戏、管理、电子等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变化的就业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空间。

二、“气象”与“法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范例

(一)“气象”与“法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人类的气象活动迅速繁盛。气象信息影响生产与生活指数;诸子百家,莫不通晓气象;战争与祭祀,更是紧密地与气象联系在一起。自觉且有意识地观察并总结气候变化规律促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不断提高气象探测与预报技术、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改进气象资源利用手段与气象科技服务方式并衍生气象保险与气象风险规避等,权威统计显示全球多数企业的年收入都会严重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公益性与商业化利用气象资源的活动涉及面广且内容复杂”,逐步形成以气象活动主体意志行为为中介的复杂利益关系。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最基本的调节器,理应在调整气象社会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律是确保气象正义之核心工具”。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各层面的气象活动的稳定性、连续性与规则性需要法律秩序保驾护航,“全球性气象规则是维持社会秩序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引导气象活动。通过禁止性与义务性法律规范。确定气象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监管职责与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物质支持并不得妨碍气象活动的规则体系;通过授权性法律规范,明确普通社会主体获得公益性气象服务与参与法律允许的气象活动的权利。(2)预测气象行为的后果。稳定与普适的法律为气象行为主体提供可预期的行为前景,使其可以预测气象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按照法律允许的行为模式安排自身气象活动,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各种不利后果。(3)评价气象行为的性质与意义。法律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气象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尺度,反映了国家对个人或组织行为是否合乎气象活动宗旨与目标的认可或禁止。(4)制裁气象违法行为。随着气象活动不断发展,出现一些妨碍气象事业进步之不和谐的违法违规现象:某些社会主体违背气象科学规律、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故意破坏气象设施与秩序:不具备法定资质的机构和个人为牟取不法利益擅自发布天气预报或从事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资源开发利用等。甚至出于不良动机捏造并散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个别从事气象事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甚至违法渎职、滥用权力牟取私利,危害气象社会关系与气象活动秩序。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的以调整气象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旨在充分利用与合理保护气象资源的气象法律规范体系是强力对抗反社会的关涉气象活动之规则,违法主体将分别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气象与法律愈趋密切的关系迫切需要具备双学科背

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各级立法机关、执法单位与司法部门、法律法规研究机构与教学科研组织等需要掌握气象知识的中坚法律人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与气象活动法治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气象法律法规以实现各参与主体的正当利益需求、通过气象司法实践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气象规范、培养人们的气象价值理念。达到保障与推动气象事业发展之目的。各级气象部门需要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气象规则的细化与执行人才。协助明确气象活动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合理设定气象社会关系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经济、金融、证券、保险与外贸等从事天气衍生品开发应用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具有“气象”与“法律”双重专业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保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开展商业性气象活动。

(二)“气象”与“法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

我校顺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气象与法律交叉融合、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之势,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气象资源优势,通过深化对口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气象与法律知识复合、能力复合与思维复合的双专业应用型人才。

其一,自法学专业2008级起开设涉及气象类选修或通修课程,如大气科学、环境科学、气象信息服务、气候资源学、生态学与气象法等。帮助学生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等基本理论,培养良好的气象科学素质、较强的信息处理与知识更新能力、较广泛的适应能力等。同时,在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与应用气象学院等开设法律基础、海洋法、环境法与气象法等涉法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其二,鼓励气象学与法学专业本科学生报考相对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并以本校特色资源为依托开设相应专业课应试培训。在提高升学率的同时大量培养高学历层次的双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鼓励已取得硕士学位的相关专业学生继续报考博士研究生,培养具备深厚理论与技术功底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的“气象”与“法律”复合型研究人才。

其三,充分借助学科优势,开设针对从事气象规则制定与执行、气象技术与服务管理及气象资源利用规制人员的法学知识短期培训与针对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中从事气象立法、执法与司法人员的气象知识短期培训。既是扩大学校知名度、实现创收的良好途径。又是一体化双专业培养的重要辅助手段。

积极培养整体素质较高的融会贯通气象与法律双学科知识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展现出较好成效。不仅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气象部门的公务员招考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活动中表现突出。亦在各类法律机构处理气象纠纷的实践与相关科研部门的研究工作中获得好评。更因双专业背景拓展学生视野使其在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展现出渊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辨别认知能力与一流的事务处理才能。

三、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创建

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形成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与技术集成的核心特征,对人才结构与素质的要求发生很大变化。多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要求高等院校紧承社会发展步伐、确立授课者的交融性教学理念,推陈出新地综合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与进一步深造潜力的双学科应用型人才。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物力、人力与管理资源等判别适合的细分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创建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革新培养理念。“社会竞争引领需求方向。需求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多学科背景与应用能力是当代社会衡量人才质量的全新标准,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标准的新突破。封闭教学结构致使单一专业长期处于狭窄的生存空间,不仅严重制约学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依据经济发展与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改变教学方式、革新课程设置、扩宽培养目标口径,在重新评估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双专业教学、综合培养一体化复合应用型人才。

其二,改进课程体系。高等院校培养双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培养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多功能人才的社会活动,重在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基于区别学科特质、潜在就业市场与服务方向的需要,在满足教育部专业设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创造性发挥主授课程与优势学科培养计划的协同性优化效应,逐步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输入、储存、加工从事相关工作与研究所需知识而在头脑中内化形成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经验系统,切实掌握主要从业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具体包括通识教育、双专业知识教育、交叉融合类知识教育与综合性实践技能类知识教育等。通识教育是一体化培养的基础。双专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不可或缺基本人文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储备,切忌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重应用轻理论的培养方式,务须开设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类”、“历史类”、“数学类”、“外语类”与“计算机类”与“体育类”等必修课程,提高人文、社科、外语、计算机、逻辑学与方法论等方面的文化修养并增强身体素质,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训练、意识陶冶及能力培养。双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主修专业与优势专业知识和素养,为进一步学习交叉融合类知识奠定基础。交叉融合类知识教育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体现专业办学特色,为毕业生从事综合研究与承担相关工作奠定基础。综合性实践技能类知识教育贯穿整个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重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学科、各产业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的时代,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市场驱动下,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新高潮,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针使得特色型大学构建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新热点。教育是超前事业,各大高校应禀持战略思维与长远眼光。根据产业环境、就业市场状况、自身资源配置与发展潜力,确立特色性整体发展方案,集中力量为细分的目标就业市场服务,探索与构建体现优势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采取各学科间联合教育方式打造依托特色专业品牌的双专业培养模式,改变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专业趋同现象,综合培养具有一项专门技能并在另一领域具有特长的双专业复合人才。必将谱写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的发展篇章。

责任编辑 刘婷

推荐访问: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 一体化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