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突破24W限制手机快译功率缘何越来越高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1-07-05 10:08:39

24W的门槛限制

智能手机对“快充”的参数指标总是随时间而不断增大的。比如,在充电标准还以5V/1A为主的时代,5V/2A(10W)就算快充;在5V/2A一统江山后,只有功率超18W才能被冠以快充的称号。

在快充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又逐渐衍化出了“低压高电流”(如OPPO VOOC、-加DASH、华为SFCP)和“高压低电流”(如高通QC2.0、华为FCP)两大阵营,但前者受制于“P=I^2*R”这个公式,电流大小多在4A左右;后者受制于高低电压的转换(电压转换的损失会直接转换为热量),大都以9V电压为充电标准。以上,就导致快充功率普遍在10W到24W之间徘徊的现象。

不断突破的充电功率

诞生于2016年底的荣耀Magic应该是首次刷新快充纪录的手机,这款产品采用了5V/8A的“低压超大电流”方案(Magic Power技术),可以实现在当时看来非常夸张的40W充电功率(图2)。

荣耀Magic的特色在于绕过了手机里的充电管理IC,将DC-DC降压的过程放到了充电器端,由充电器直接产生恒流源对电池充电,从而避免了机身内部“高压→低压”转换带来的高发热。同时,荣耀Magic还大幅增加了USB Type-C充电线的线材直径,用以承受最高8A的大电流,缓解来自“P=I^2*R”的发热压力(如果阻抗不变,发热量是电流平方的数倍)。当然,像荣耀Magic的这种低压超大电流方案,无论是充电器还是线缆都需要专门定制,其成本最终都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2017年初,魅族还曾发布过“Super mCharge”快充技术,它采用了11V/5A“高压高电流”方案,可实现55W的充电功率(图3)! 和Magic Power相比,Super mCharge无需单独定制充电器和线缆,也不需要改动当前产品的电路设计,它的核心在于一颗拥有更高转换效率的充电单元——电荷泵(Charge Pump)。虽然SupermCharge技术直到2019年初也没能商业化量产,但电荷泵却已然成为了近期众多超过24W快充技术的幕后英雄。

电荷泵的工作原理

正如前文所述,手机充电器端的输出电压多以5V、9V和12V三个档位为主,而手机内置电芯(电池)的输入电压则多在3.3V到4.35V之间,这意味着充电过程需要经过电路降压,损失的能量将以热量的方式呈现出来。问题来了,降压环节都是由充电IC来负责,而这颗IC基本都集成在手机内部,哪伯是高品质的充电IC,其转换效率也多在89%左右。

换句话说,当手机以18W功率充电时,会有大约2W的功率被转换为热量;当以24W功率充电时则会提升到3W,而这就是很多原本支持最高12V/2A的快充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却多被限制在了12V/1.5A和9V/2A等保守档位上的原因(图4)。

电荷泵技术是一种DC-DC转换器,它利用电容作为储能单元进行电压变换,在本质上依旧是一颗充电IC,只是其转换效率可以从普通充电IC的89%提升到98%左右,还可选择在電压减半的同时电流倍增的功能。电荷泵的超高转换效率可极大地缓解手机充电时的发热问题,哪伯在40W功率的充电状态下也仅有1W的损失被转换成了热量,比以往的18W还要“清凉”。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电荷泵技术在新款手机上的应用情况。

华为/荣耀的40W快充

无论是华为Mate 20 Pro带来的HUAWEI SuperCharge,还是荣耀Magic 2所支持的新一代MagicCharge,都可实现高达40W的充电功率(10VAA)(图5)。然而,这两项技术的原理却和第一代荣耀Magic的40W快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华为/荣耀的40W快充技术背后的秘密就是电荷泵,其原装充电器将10V的输出电压和4A的输出电流通过USB Type-C接口送进手机,再由手机内部的电荷泵将电芯的充电电压降到5V,同时还将充电电流从4A提升到8A,最终在手机内部营造出了一个5V/8A低压大电流的充电环境(图6)。以荣耀Magic2(3500mAh)为例,只需15分钟就能充到50%,30分钟就能充到85%。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对电荷泵的智能监控,并根据手机内的温度通知充电器实时调节电压和电流参数。此外,由于这套方案充电器端的输出电流只有4A,所以市面上任何一根支持5A电流的USBType-C数据线都能搭配Mate 20 Pro/Magic 2的原装充电器对手机进行40W快充,并向下兼容华为/荣耀早前的22.5W超级快充和18W快充标准。

iQOO的44W快充

作为vivo的子品牌,iQOO手机除了武装骁龙855外,另外一个主打卖点就是高达44W(11V/4A)的vivo SuperFIashCharge超快闪充技术了(图7)。和华为/荣耀的40W超级快充相似,iQOO超快闪充技术依旧是电荷泵技术的受益者,兼容任意一根支持5A电流的USBType-C数据线。

iQOO手机的特色在于同时采用了两颗电荷泵充电IC(图8),并将它们分别安置在电池两侧(双IC双路分离式)来优化系统温升,同时引入了FFC和mCU控制器实时检测并控制充电状态,并与原装的充电器进行通信,按需调整充电器的输出功率,确保充电始终维持在最高的工作效率。

在两颗电荷泵充电}C的帮助下,即使是8A的电流峰值,每颗充电}C的最高工作效率都能达到97%,峰值充电时间是单颗电荷泵的2倍到3倍,轻松地让iQOO手机(4000mAh)15分钟充进50%的电量。同时,当主板充电IC开始升温、充电效率受到影响时,位于电池底端的小板IC就会承担更多的高效充电任务,从而让iQOO手机在亮屏充电时做到“充电快,发热慢”的效果。

小米9的27W快充

小米9(3300mAh)主打的27W极速快充方案又称“ChargeTurbo”(图9),号称快充30分钟可充进70%的电量,其高速供电的背后同样是电荷泵技术在助力。根据小米官方的科普资料来看,小米9的27W快充得益于兼容QC4+的充电器、以电荷泵为主的充电IC,以及支持1.5C充电倍率的电池,最大允许的充电电流是4.8A。作为对比,上代小米8的1C电池最大仅支持3.3A的充电电流。

和上述产品相比,小米9的有线快充功率并不算太高,但它却拥有另一项本领,那就是支持20W功率的无线闪充技术,30分钟可充电40%,90分钟充满全部电力,基本达到了小米8的18W有线充电的效率(图10)。

没错,小米9的20W无线闪充技术的核心还是和27W有线快充相同的半压直充方案,即电荷泵技术。这款产品的无线充电底座在搭配原装27W充电器时可以输出20W的充电功率,并让手机端以15V/1.34A來接收功率输入。

在小米9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首先会经历传统的DC-DC降压流程,以20mV精细调压来保证下一级电荷泵充电的稳定性。接下来,才会通过电荷泵技术进行2:1变压操作将电量充进电池内,中间的转换效率超过了97%。

OPPO的50W快充

2018年,OPPO针对Find X和R17 Pro定制了SuperVOOC超级闪充技术(图11),50W(10V/5A)充电功率是OPPO早前VOOC闪充的2倍以上,只要35分钟就能完全充满手机。SuperVOOC的背后原理,主要体现在使用了2块1850mAh(R17 Pro)/1700mAh(Find X)电芯串联的设计(图12),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分压稳流,让每块电池芯承载的电压、电流不超过5V/5A,实现了大功率下充电效率成倍提升的目的。

同时,OPPO专门设计了独立的降压芯片,通过对“电荷泵技术”的反向运用,让双芯电池在工作时,能够精确控制电压电流,保障稳定输出,并用专门定制的VCU智能控制芯片来全线路控压控流控温,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VOOC还是SuperVOOC,都需要使用OPPO原装的USB Type-C数据线,这一点没得商量。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朋友还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华为/iQOO/小米9阵营,以及OPPO双电芯串联阵营,哪种方案更完美?

华为/iQOO/小米9的技术原理,是直接输入较高的电压,通过电荷泵降(电)压增(电)流,这个方案的特色是充电器只负责输出,由手机端控制充电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充电功率),管理IC无需太过复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相对较低。

SuperVOOC的技术原理是提高输入电压,由两个串联的电池各自分压,放电时通过电荷泵降压。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的电流控制完全交给了充电器,手机端负责回传电池电压信息。其优点是充电功率未来还能再提升一个量级,可以在短时间充进更多的电力。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双电池和双管理IC会拔高成本,难以在有限的空间里进一步提升电池密度(容量偏低)。

总之,随着“电荷泵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普及,未来会惠及更多主流价位的手机,希望2019年18W快充可以成为过去时,让更多新品可以迈过30W快充的门槛吧(图13)。

推荐访问:缘何 功率 快译 越来越 突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