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做科普图书的几点体会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1-07-17 14:41:24

汶川地震发生后,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如何又重新成为老百姓特别关注的话题。在这种 情况下,原建设部副部长黄卫组织有关抗震专家着手编写科普读物《房屋抗震知识读本》。 我作为责任编辑之一,有幸在一开始就参与了这项工作。由于以前所编辑的图书均是科技应 用类的,编辑科普图书还是第一次,期间遇到很多困难,稿件也是几易其稿,但在作者及社 领导的支持配合下,最终圆满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下面就谈谈编辑科普图书的一些 体会。

一、 把握时机策划选题,找准读者需求

汶川地震前后,市场上有关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图书,绝大部分都是以专业人士为读者对象 的。然而,恰恰是在汶川地震后这样的非常时期,建筑的抗震性能成为了一个公众的话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建筑会倒塌?什么原因造成了倒塌?我住的房子安全吗?一时间各种说法铺 天盖地,需求被清晰地显现出来:市场非常需要一本普通人能够看得懂的全方位解读当下话 题的科普图书。一方面可以消除大家对房屋抗震性能的一些误区,同时也能为百姓今后买房 提供参考。

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这本书的读者定位确定为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各层次 人员,力争 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都有看点。这一定位清晰、准确,直面当时的社会需求,在作 者、出 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图书出版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8年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抗震 救灾特别奖。

二、 巧妙设计内容主线,注意知识点的前后呼应

为了保证时效性,震后不到两个月主编即组织有关专家开始启动编写工作。为了争取时间 ,编写工作流程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操作:作者从专家的角度提供素材;编辑从出版的角度形 成书稿编排内容主线及版式的构思,二者同时进行。 考虑到本书的读者大部分为非专业人士,在素材的编排上如何将作者提供的专业素材巧妙编 排成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通俗知识,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首先考虑 的是作为普通百姓,他们对什么最关心,又对哪些问题有困惑。例如:大家非常关心的是我 们工作和居住的建筑能抗几级地震,地震时来不及跑出去的话躲在哪里相对安全?为什么地 震时有些房屋毁坏严重,有些则只是受到轻微损坏?老房子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再来看作者提供的素材,哪些是作者的素材能解决的,哪些是作者 没有解决的,需要补充的,哪些是基本知识,必须先介绍给读者的,哪些知识点是重复出现 的,需要通过巧妙编排来避免的,等等。这样,从读者的需要和作者的思路这两个角度逐渐 向一起靠拢,在完全 理解并消化了这些专业内容后,逐渐形成全书的编写主线,即由浅入深,从必要的地震常识 入手,先介绍一些与房屋抗震相关的基本概念,逐渐深入到房屋抗震的一些专业内容,如房 屋 的分类,各类房屋的抗震性能,中间穿插相关房屋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的照片,给读者直观的 概念,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够充分理解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点,然后给出不同类型房屋的抗 震要求。

这一主线贯穿了地震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房屋的抗震性能与相关措施。内容由浅入深,知 识点前后呼应,又避免了重复。经过与作者多次的交流与反复调整修改,最终形成了最后的 章节安排。

三、 多方位解释知识点,化难为易

书稿的内容主线确定了,这还只是科普书稿形成的第一步,要区分技术书还是科普书,书稿 内容的通俗程度起了决定作用。

1.专业概念的通俗解释

由于本书的作者都是抗震方面的专家,其经常面对的都是专业上的同行,平时所写的书也是 专业应用图书,自然而然地也是按这种写作方式来提供素材。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 念,对于专业人员根本不需要解释,但对于普通百姓则需要进行专门解释。这时编辑就要从 一个非专业人员的角度对这些专业概念进行把关,请作者用更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

我们尤其注意巧妙设计版式,灵活多样地把这些“通俗化”的专业术语介绍给读者。例如,我们将这些解释以小贴士的形式穿插在书中第一次提到这些名词的地方,以便于读者更好地 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及其在房屋抗震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既强调了这些专业概念,同时还使 版面更加活泼、丰富,一举两得。

2.知识点深度的把握

除了基本概念问题以外,还要考虑对内容深度的把握。虽然是一本科普读物,但内容也不能 太浅显。汶川地震后,网上有大量有关地震的常识内容,如果这本书的内容太浅,对读者来 说就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决定书中的内容既要有一定深度,但叙述上又要通俗易懂 ,使读者真正能从本书中了解到有关房屋抗震方面的一些精髓内容。由于图书篇幅所限, 我们主要采取尽量多的图说手段,文字叙述则简洁精练。实践证明,这种表达方式 非常适合于科普图书。

3.语言的通俗化

作为科普图书,我们要求在语言上通俗有趣,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由于作者均 为专家,不是科普作者,同时他们还是治学非常严谨的科技工作者,对于 一些概念的描述,甚至不能变动用词。因此,我们只能在素材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适度的调 整,不能完全改变语言的风格。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也不允许我们花很多时间进行文字的 修饰,只能做到基本通俗易懂为止。这也是在编辑这本书时略感遗憾之处。今后再做这类书 的时候,会更加注意这一点。

四、 多角度增强趣味性,引人入胜

书稿内容的确定也只完成了科普图书的一半,要想最终做成一本引人入胜的科普图书,还需 要在趣味性上大做文章。

1.图文并茂,全彩印刷

既然是一本科普图书,那么在形式上就一定要图文并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这本书 中,我们不但配置了大量现场照片来说明地震对房屋造成的损坏,必要的部分还用线条插图 来说明一些原理性的内容。同时,为了增强书的趣味性,专门制作了熊猫卡通画穿插在书中 ,使版面看起来更加活泼、明亮。为突出这些图片的效果,这本书确定为全彩印刷。这样虽 然增加了成本,权衡之下,我们认为是必要的。

2.灵活多样的排版方式

为了解决整本书因专业性强而显得单一、枯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不同方式,将更为丰 富的内容融在有限的篇幅中。例如,我们将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用短小精练的“延伸阅读”的 方式单独排出来,既能吸引读者重点阅读,又不至于篇幅太长让人产生疲倦感;对于一些重 点内容用“提示”加以强调;在相关位置还插入“避震小知识”给读者必要的提醒 ,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关信息,而又避免简单罗列,使其与每章的内容有机地 结合起来,也使版面看起来更丰富。

3.吸引读者的问题设置

从形式上吸引读者是一方面,从内容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重要。我们在每章的隔页上精心 设计了若干读者关心的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小问题,吸引读者在阅读具体章节相关内容中寻找 答案。另外,为使读者对各章内容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特别在每章后面增加了小结的内容 ,将这一章中讲到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

推荐访问:几点 科普 体会 图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