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从师生心理体验角度再认识教学艺术的内涵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01 10:10:10

一、对教学艺术概念的基本概述

教学艺术,作为一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为人知的概念,被普遍地运用着;同时,也作为一种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至高境界,被广大教师不懈地追求着。但从成效上看,教师们在教学艺术的体现上,既能在教学实践中令人信服地进行展示,又能从理论内涵上深刻地揭示出其本质内涵的情况却不多见。从中反映了在教学艺术的概念理解上,还有不同认识;或是还需要从新的角度对教学艺术的内涵进行认识。

在教学艺术的理论概念中,一般有以下几种认识:

有观点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1]。并由此提出要“教得巧妙”、“教得有效”、“教出美感”和“教出特点”。

对此,大致可将其归纳为:“教得巧妙”和“教出美感”是强调教学艺术的艺术性所特有的灵性;而“教得有效”和“教出特点”更多地是强调对教学活动本身客观存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尊重。以此为指导进行教学艺术的探索,能在目标境界上获得指导,但在实现手段和路径上的指导意义还不够明晰。

也有研究者通过对科学主义、审美主义、创造主义和功利主义观点的分析,得出必须回归到本体意义的教学艺术观上的结论,并据此认为:“教学艺术是教师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素养和行为”。[2]在此定义中,强调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强调教学艺术是一种能力素养和外化行为,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统一体。

第二,强调教学艺术的目的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最佳教学效果则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

第三,强调教学艺术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

显然,该定义试图从教师的能力素养和呈现结果的角度,揭示教学艺术的内涵,同样强调了作为目标的教学艺术应有的境界和必须遵循的审美规律。

还有学者注意到在教学艺术的内涵中特有的师生间的精神交流。强调“教学艺术是教师与学生以一定教学内容为媒介的精神交流。在这种交流中,通过不断选择和协调、确证和超越,出现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境界”。[3]

以上种种观点,从教学艺术应有的内涵特质的角度,揭示了其本质特征。然而,从追求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达到教学艺术境界的指导意义上看,给人的总体印象还是需要将教学规律与艺术规律相结合,将教师个人特长与学生学习特点相结合等,遵循这样一些普遍的、一般的规律。但作为一种“巅峰状态”的教学艺术,人们的认识还是在其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的影响下,因而难以获得操作性较强的定义。

二、对教学艺术内涵认识误区的分析

1.从哲学观点上看,存在因所持教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区

由于教学艺术最终是服务教学实践的,而教学实践的有效进行,又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不同,而对教学艺术的内涵产生不同理解。

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诸如科学主义观点、审美主义观点、创造主义观点、功利主义观点等等,都在强调了各自推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忽略了其实现教学目标和获得审美体验的双重属性。很显然,这种在价值观上各执一端的结果,易造成人们在理解教学艺术、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的茫然,或是产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消极心态。

2.存在因学校层级不同、学生学段不同而形成的对教学艺术内涵的理解不同的误区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人认为,小学教师最强调教学艺术、教学方法,随着学生学段的上升,老师们越来越不重视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这种观点看到了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师生互动活动的组织情况。如仅以此为标准,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越是处于高学段,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就越是集中在概念、原理的分析和阐述上,所以,教师就不可能频繁地组织类似小学阶段的有明显外化特征的师生互动。但衡量教学艺术的标准显然不能仅仅通过外在形式的表现来确定。其中的原因,无需在此敷述。

三、师生心理体验的同步性是教学艺术得以体现的共同特征

从实践的角度看,教学艺术也可以认为是实现教学目标、有效运用教学方法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一种高端状态。既然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对各种教学理论就教学方法领域诉求的分析,探求从实践教学理论的角度,看有效教学实践的共同规律。

不难看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情感体验的关注不足;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但对知识系统性、严谨性体现不够;以斯金纳、布鲁姆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又暴露了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难以体察学生学习体验的弱点;以布鲁纳、加涅等为代表的认知教学理论,注重学习者达成教学目标的心理过程(形成知识结构),但对情感、态度的形成却力不从心;以罗杰斯为代表的情感教学理论所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习即成为,学习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教师的教学态度上,重视真诚、接受、理解,但教学效率不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各种教学理论各有其优势,也有其先天的不足。但各种教学理论中的共同点是: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师生之间共同活动,一起实现目标。

四、对构成教学过程中师生教与学心理同步体验要素的分析

1.共鸣

作为一种声学现象,共鸣是如果发声器件的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作“共鸣”。同理,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措施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共鸣,师生双方在心理体验上也就产生了类似声音的频率相同时产生的共鸣。声学意义上的共鸣将产生强大的能量;而心理意义上的共鸣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艺术范畴,教师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共同点,就会在心态上、愿望上找到“共鸣”点,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的提出问题阶段,“共鸣”体验是关键。

2.共情

这一由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在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中的作用,已普遍得到认同。通常指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并且在情感上真诚地体会对方的感受,与对方“共同感受”面对问题的能力和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真实地与学生共情,就更容易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使教师在“知己知彼”而又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心态下,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这是在授课过程中,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修养的核心因素。

3.共识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意图同学生所领悟的内容高度一致,从而形成共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而在师生之间达成共识之前,教师的教学努力只是单向的,一厢情愿的。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寻求师生间就学习任务、目标而形成共识。这是形成教学合力的重要前提。

4.共进

主要指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教师应当刻意追求的境界,更是师生之间一种相互影响的状态。也是对“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样一种健康的师生关系状态的生动诠释。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激起学生与教师期望同步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师生均满意的教学效果的状态和境界。对该概念的理解,需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教学艺术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有获得美的熏陶的需求。

第二,教学艺术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共同目标驱动下,师生双方相互影响,共同获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情感体验的审美状态。既然是一种状态,就没有最佳、最好的状态,只有更佳、更好的状态。因而教学艺术不是某种活动,亦不是某种能力。

第三,教学艺术是一种境界,因而是可以无限追求的,也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获得了无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艺术的内涵及四个“一点”追求.上海教育科研,2011(7).

[2] 何庄,王德清.关于教学艺术概念的理论反思.教学与管理,2007(9).

[3] 魏正书.教学艺术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4] 余宏亮,魏捷.教学艺术权威: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艺的耦合.江淮论坛,2010(1).

(责任编辑 付一静)

推荐访问:再认 师生 内涵 角度 体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