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现代福利的出现——是秩序设计还是自发秩序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18 10:12:05

摘要本文通过追述历史,想要说明现代福利是应对种种危机产生的自发秩序,国家在社会有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福利的秩序设计,从而使得福利有效地嵌入于社会制度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即现代福利的出现是自发秩序和秩序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国家在社会需要和自发秩序的基础上顺水推舟的产物。所以,本文反对单纯的把福利认为是秩序设计的产物,而忽视其自发秩序的特性。

关键词现代福利 秩序设计 自发秩序

作者简介:王琼,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4-169-02

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最为重大的进展莫过于福利制度。在100年之前,社会福利只是零星存在,而在一个世纪的时间之内,它就迅速成长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制度。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程度不同的福利制度,不仅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社会福利制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现代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在典型的福利国家,如瑞典,近几十年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近30%,占政府公共支出近一半,可见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之深。但是,对于现代福利的认识,特别是它的产生与出现,到底是一种自发秩序?还是一种国家的秩序设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现代福利是应对种种危机产生的自发秩序,国家在社会有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福利的秩序设计,从而使得福利有效地嵌入于社会制度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现代福利的出现是自发秩序和秩序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一、概念的界定

社会福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社会福利的内涵都是不相同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有着宽泛的含义,属于“大福利论”所包含的范畴,即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我们所谓的社会保障的内容,而且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提供的福利既包括物质生活方面,也包括精神生活方面。中义上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即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为它的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狭义上的社会福利则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带有福利性质的服务与保障措施,是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豍本文所说的现代福利,采用的是广义上的概念。

二、危机中产生的现代福利——自发秩序与秩序设计的产物

(一)现代福利的出现,是社会化生产、市场化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现代福利,特别是“福利国家”的出现,有其独特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而现代福利的出现,也是社会化生产、市场化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1.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若是劳动者因为年龄偏大丧失劳动能力或是出现伤病等类似风险时,是由该劳动者的家庭其他成员或靠亲友的帮助度过困难的,换句话说,此时实行的是家庭保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经济存在的社会基础已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比如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形态。此时,社会生产已不是小范围的自给自足了,而是由相当规模的大企业、大农场等取而代之了。因此,劳动者也不得不走出家庭的范围,踏入社会的大范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再遇到疾病或工伤这些问题时,单靠家庭的支持是无法解决的,这些个人极有可能遇到的生存风险,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累积到社会上,诱发社会问题,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最近经常见诸报端的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有的就是因为企业工人养老问题引发的。政府作为社会秩序的管理者,是不会对这些现象袖手旁观的,相反,政府会想尽办法制定并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政策,以保障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社会的秩序稳定。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政府制定并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政策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和避免社会动荡的必要条件。

2.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竞争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一些小的生产实体会因为竞争力较弱而被挤出了市场,而大的生产实体则会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的蚕食市场。这样,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由此就会导致社会成员对贫富差距过大的反感,进而发展到对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体系的不满,这一倾向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出于这一点,政府也必然会通过各种措施进行调节,特别是给予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失败者提供帮助,保障他们的生存需要。

3.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在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社会就业率很高,劳动力的生活保障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但在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的时候,就会出现大批工人失业现象,不久前发生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就说明了这一事实。于是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帮助失业的人员重新就业或提供培训以及物质补贴等,以让这些失业人员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政府的这些举措也可以保存并维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当下一个经济高潮期到来之时,可以及时的把这些劳动力供向生产实体。

4.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时代,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但这些较高素质的培养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才可以获得,显然,仅靠家庭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是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一方面是家庭提供不了这样的劳动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答案还得来自于社会的帮助。通过社会福利的形式来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也就成为必要。

5.社会成员不可能全部是由健康的劳动力组成的,在社会中,还存在一些天然无劳动力能力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些人的生活保障不是一个小问题,解决不好同样也会引发社会问题。政府通过法律以及其它制度来保障这部分人的生活需要,也有利于社会的顺利发展、和谐发展。以上的这些事实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基于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这是因为社会需要一种稳定的机制来缓解、排除市场经济的风险所造成的社会震荡,以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而社会福利及保障制度毫无疑问就具有了这方面的功能,它的产生,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历史的追述:英国的《济贫法》、《贝弗里奇报告》,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17世纪初,英国颂布了《济贫法》,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经济现实。当时,英国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农村出现大规模改造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社会对农业商品需要的意愿。特别是经过圈地运动后,使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更加普遍,这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一些地方的农民甚至无法在本地立足,纷纷外出讨饭。随着流浪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当时的英国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威胁,作为为臣民謀划福利的封建统治君主,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应对这些问题。这时《济贫法》应运而生。类似的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是产生于“大萧条”时期,当人民的生活受到威胁时,才想到需要建立一个社会安全网,也就是说,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是在社会有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而不是国家强加于社会的。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大批工厂倒闭,失业问题极其严重,1933年大约有1/3的人口失业,1/6的家庭靠救济度日。大危机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赤贫状态,从而使美国的阶级矛盾急剧尖锐化。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出台。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是福利设计的一个里程碑作品,它设计了一个宏观的、广泛保障的体系,其中虽然会让人感到很重的秩序设计的味道,但是请不要忘记,《贝弗里奇报告》其设计的基础是英国之前由各种不完善的社会商业保险、工会或某一行业自发秩序而成的种种福利与保障制度,《济贫法》也依旧在运作。这份报告是总结了之前福利与保障制度发展几十年的经验才形成的,其中的大部分政策建议都与先前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密不可分。否则,《贝弗里奇报告》也不可能在当时出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英国正处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时期,严重的经济萎缩给英国的政治、经济及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更是让社会无法缓冲这种影响带来的冲击,社会矛盾加剧,基层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积怨严重,这些都让当时的社会有了解体的危险。到了1942年,英国还正处于二战与德国的战争时期,由战争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客观上也为该报告的发表提供了契机。所以从当时的社会根源上看,《贝弗里奇报告》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社会事件的结果,也是国家干预下的一个具体政策设计。《贝弗里奇报告》设计秩序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联结之前零散的福利制度,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所以该报告看似是秩序设计,但是其背后是有英国福利制度的自发秩序的传统作为有力支撑,才可以成功的。

三、结语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产生与西方进入现代并不是同步的,福利并没有作为西方社会制度的一部分而从最早同时产生,现代福利制度是源于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危机而产生的自发秩序。我们今天看到的以国家作为福利制度主体的现状,只不过是国家在社会需要和自发秩序的基础上顺水推舟的产物,它不是单纯的秩序设计的产物,所以,福利制度才能有效嵌入社会制度之中,才可以使福利发挥良好的作用。

注释:

豍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60.

参考文献:

[1]张琪.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关信平.西方“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社会学研究.1993(3).

[4]吴晓天.美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探析.学海.2003(3).

[5]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历史教学问题.2007(4).

推荐访问:秩序 自发 福利 设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