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坚持宪法至上崇尚法治精神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2-03-28 10:10:14

zoޛ)j馟i???Z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5.怎样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6.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原因:①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具体要求:①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7.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5)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7)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8.国家如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1)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9.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①学习宪法。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④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0.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1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如何?

(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3)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12.平等的含义有哪些?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1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2)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4.如何践行平等?

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15.为什么要公平?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6.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行为?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17.为什么要正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中考预测】

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治与自由、践行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等知识是各地中考中高频的考查点。各地中考试题常常结合社会热点材料、学生生活实际等,考查学生对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要求、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和联系等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考查的方式多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

【真题解析】

1.(2019·四川德阳)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大成就是使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的减贫行动

(  )

①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②表明人权实质内容是人的自由发展 ③确保我国人民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 ④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人权的知识。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③中“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法。下列能够直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的是(  )

①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③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④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体现在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④观点正确,符合题意。②③能够表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19·江苏苏州)“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

A.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B.认同宪法,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

C.践行宪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D.完善宪法,努力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

解析:由材料中“发自内心的拥护”“出自真诚的信仰”可知,这句话主要体现了认同宪法,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B项符合题意。A、C、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B。

4.(2019·辽宁沈阳)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下列行为能够体现维护正义的有(  )

①考试时给同学传递试题答案 ②阻止表哥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 ③在图书馆内制止同学大声喧哗 ④在超市里,扶步履蹒跚的老人上扶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公平正义的知识。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②③④的观点正确,符合题意;①是不诚信的行为,缺乏規则意识,违背了公平正义的要求。故选D。

【提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主要体现为(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②中央对地方统一领导 ③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④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  )

A.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

C.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3.2019年10月12日,天津市第三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暨教育部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天津赛区决赛举行。比赛中,选手们通过平时对宪法的学习理解,不仅展示出了扎实的宪法法律知识基础,更体现了对宪法精神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几位同学关于我国宪法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

①它决定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②它赋予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③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④其制定修改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9年以来,无为县高沟镇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小微权力”政策宣传,使“小微权力”规范化程序严格落实到位,并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扎实推动“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和规范管理工作向纵深挺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该镇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

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②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③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④监督是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唯一方式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2019年10月12日,乌海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赤峰市委原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东伟涉嫌受贿罪、贪污罪一案在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这体现了(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国家领导干部犯罪应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③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一旦触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我在中心医院十字路口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希望大家以我为戒,文明参与交通。”让当事人将闯红灯的行为发到微信朋友圈曝光,是黄石公安交警支队治理闯红灯行为、推进文明出行的一个实招。对此,李琦认为,此活动妨碍了人们行走的自由。你可以告诉他的是(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限制会让人们失去更多的自由 ④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观看右边漫画,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②企业招聘时歧视女性无可厚非 ③社会要稳定和谐发展,必须杜绝此类做法 ④用人单位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2019年9月26日,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暨试点工作推进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举行。中国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领军企业尚德机构发言人表示,尚德机构通过“尚进生计划”公益助学项目参与网络扶智工程、助力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实现教育公平,未来两年内,将为乡村教师提供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考前培训产品。这表明(  )

A.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B.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

C.教育公平的实现只能靠企业的推动

D.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仍处于极其落后的局面

二、材料分析题

9.材料一:2019年10月3日上午11时许,一位老人因身体不适倒在路上,表情痛苦。三位好心人很快过来搀扶起老人,他们将老人搀扶进临近的药店,不断和老人问话,并给老人端来了一杯开水。

材料二:2019年10月5日晚,重庆南岸茶园某小区一业主发现家中被盗,50余万元的财物去向不明。10月8日,嫌疑人蒋某被南岸警方在南坪抓获。经审讯,蒋某对在该小区实施盗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1)请对材料一中三位好心人的行为和材料二中蒋某的行为进行评价。

材料三:2019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呼声期盼,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更好地守护社会平安、促进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为什么要更好地促进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10.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走近宪法,了解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汇文中学九年级(5)班组织同学们分组开展了以“學习宪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活动中的一些环节,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第一组同学表演了情景剧,就“谁是国家的根本法”法律家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刑法”:我主管犯罪和刑罚,例如,某人泄露国家机密给外国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是定此罪还是定彼罪?这些统统由我管,因此说,在国家整个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法。

“民法通则”:我主要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这与公民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所以我才是国家的根本法。

“刑法”“民法通则”听后,心悦诚服,得出了“宪法才是国家的根本法”的正确结论。

(1)你认为剧中宪法陈述的理由有哪些?

第二组同学来到当地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某县委书记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刑的审理过程。同学们深深感受到国家公职人员必须要依法行使权力。

(2)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公职人员应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大力宣传宪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尊严。

(3)试想一下,同学们应怎么做?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B 7.B 8.A

9.(1)①三位好心人的行为是具有正义感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②蒋某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2)①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②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④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②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10.(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的各个方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等等。

(2)①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②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抵制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推荐访问:宪法 崇尚 法治 至上 精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