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2007年三资船舶配套企业进展情况

企业自查报告 时间:2023-06-19 18:50:33

受国际船市持续兴旺、我国造船能力迅速放量增长、国内船用设备市场需求骤增的吸引,2007年欧洲、韩国、日本的船舶配套企业继续大举进入我国。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新设立的外商独资配套企业有30多家,中外合资配套企业有十几家,企业数比2006年增长了一倍以上。来我国投资的船用设备企业除MAN公司、瓦锡兰公司、卡特彼勒公司、ABB公司、STX集团等世界知名公司外,又有一些世界著名的配套企业进入,如:全球船舶电气行业五大品牌之一的瑞典卡伦堡集团、世界著名的涂料生产商丹麦海虹老人牌集团、韩国最大船用空调生产商海爱尔株式会社、韩国最大涂料生产公司金刚化工集团、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生产商西班牙威斯尼集团、芬兰热交换器生产商布洛克斯玛公司、德国韦斯伐里亚分离机公司等。外资企业生产的船舶配套产品包括电力电气设备、甲板机械、舱室设备、动力推进系统、船舶上层建筑、舾装件、涂料、五金制品、船用高精度铸钢产品等。2007年三资船舶配套企业的进展情况有以下特点:

1 甲板机械、舱室设备、船用电气设备的投资增多。这与2006年外资较多进入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及其关键部件生产领域有所不同,也反映出我国在这些设备生产领域的基础薄弱、供应缺口更大。主要项目有:德国韦斯伐里亚分离机公司在天津设立独资公司,并计划将其建成德国本部之外全球第二大生产、维修、服务基地;中韩合资主要生产甲板机械的江苏中泽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开工,以及麦基嘉公司加盟扬州太平洋船舶配套产业园;瑞典卡伦堡集团生产船舶电气设备的独资公司落户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韩国海爱尔株式会社独资的海爱尔(张家港)空调有限公司成立;中、荷合资企业武汉布洛克斯玛热交换器有限公司开业等。

2 船用柴油机及推进装置的投资仍在增加。这也表明我国在船用柴油机、螺旋桨、侧向推进器等动力设备的产能及产品结构上仍然不足。主要项目有:中、芬、日三方合资的船用低速机生产企业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正式设立;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玛森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生产可调距螺旋桨及其他船舶传动装置零部件;卡特彼勒公司入驻无锡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园,生产“卡特彼勒”品牌中型柴油机;德国MTU公司就在华建合资造机企业达成协议等。

3 韩国船舶配套企业云集环渤海地区。2007年有十多家韩国配套企业落户大连、烟台、青岛等地,据称未来2年内将有60家韩国的船舶及配套企业落户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韩国工业园。韩国配套企业大规模进入该地区,为韩国在辽宁、山东地区形成的造船基地配套的目的明显,另外还可以返销国内、供应中国及东南亚造船国家。

4 在中国设立面向国际的船舶配套企业。伴随着世界造船中心向亚洲转移,亚洲造船在世界造船市场的地位不断加强,一些世界知名船用设备制造商纷纷在亚洲设立生产经营基地,世界船用设备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初显。有的欧洲船配企业在我国设立新厂的目标就是面向世界造船市场,如西班牙威斯尼集团在佛山独资设立的安可(佛山)锚链有限公司,经营目标是供中国造船并出口世界各地。武汉船机与荷兰Bloksma(亚洲)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的武汉布洛克斯玛热交换器有限公司,确立的经营目标则是主要面对国际市场,兼顾中国国内市场。

5 日、韩转移到我国的船配能力技术含量较低。总体看,外资在我国船舶配套设备领域的投资项目基本是成熟技术和低端技术产品,在船舶导航通讯自动化设备等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投资、船用设备研发机构投资仍是空白。如日、韩在我国设立的船配企业多是生产甲板机械、船用舾装件、船舶上层建筑、发动机零部件、五金件及船用涂料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低附加值产品,这也反映了日韩船配生产能力向我国转移实际是其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组成部分。

6 已在华外资配套企业纷纷扩能并获利颇丰。我国船舶配套巨大的供应缺口驱使已进入我国的外资配套企业加快建设速度,通过新建工厂、车间扩大生产能力。如日本迁产业株式会社、韩国金刚化工集团、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韩国东方精工株式会社、德国肖特尔集团、瓦锡兰推进装置(无锡)有限公司、欧堡工业(青岛)有限公司等都扩大了在华的生产能力。2007年ABB公司、瑞典麦基嘉集团、荷兰英泰克海事集团、阿法拉伐集团、瓦锡兰公司、曼恩公司、卡特彼勒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等世界著名船舶配套设备生产供应商在我国市场大获丰收,不少企业中国市场的营业额比上年增长数倍。

外资加速进入我国船舶配套领域并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既有看好我国造船业强劲的发展趋势,利用我国船舶配套业已形成的较好基础、我国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和海港资源及地方政府优惠的引资政策等原因,还出于立足我国面向整个亚洲造船市场、提高世界市场占有率的考虑。

对我国船舶配套业而言,外资船配企业进入有利于完善产品生产体系,提高本土设备装船率,學到国外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使我国企业尽快加入到全球船用设备生产供应体系中,但是也要看到,由于进入的生产能力多与我国现有生产能力雷同,一旦船市及船用设备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变化,内资配套企业将会在国内市场遭遇激烈的国际竞争。

推荐访问:进展情况 船舶 配套 企业 年三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