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领导干部,请放心发“朋友圈”

活动自查报告 时间:2023-07-25 09:20:06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一款使用广泛的沟通工具,其中的“朋友圈”功能更是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在“朋友圈”里分享知识、表达观点、发心情、晒美食、秀美景等变得非常普遍,发个“朋友圈”或者看看别人发的“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朋友圈”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大众化”。

但是,大家也明显感觉到,与普通人的“朋友圈”相比,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朋友圈”却变得有点“冷清”、有点“特别”:有的干脆关闭了“朋友圈”这个功能,有的几乎不发或者很少发,有的虽然经常发但“朋友圈”里只剩下美食美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上有顾虑。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在微信、QQ等网络媒介上发表或者转发不当言论受到了组织的惩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乎便采取了这种非常“谨慎”的态度。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纪国法是对党员干部的方方面面包括网络言行作了更严格的要求,各级组织也在不断提醒“朋友圈”哪些内容不能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让大家发。只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熟读党章党规党纪和有关法律法规,不难发现,对网络言行划出“红线”、标明“雷区”实际上是给了大家更大更安全的网络空间,除了不能发的,能发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党员干部发“朋友圈”,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是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为什么总书记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是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下的工作环境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并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2018年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为83.4%。今年1月微信发布的《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10.82亿。不难看出,在微信“朋友圈”这类网络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群众,群众在哪里,民意就在哪里。党员干部如果不具备、不提高总书记要求的这个基本功和本领,就去不了这个群众聚集的“第一线”或者去了也是外行看热闹,就不了解这么多的群众在关注什么、在想什么、在盼望什么、在反对什么,就掌握不了更多的真实情况。实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经常在这个平台上看看发发聊聊,身体力行,就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要求领会得更加深刻,在贯彻起来也就更加坚决。有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了对民意的准确把握,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质量和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也就会不断提高。

二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政治鉴别力。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对待发“朋友圈”这个事情上顾虑重重,慎之又慎,根子上还是对自己的政治鉴别力不够自信,唯恐对一些社会现象、事件、关系、形势等从政治高度进行鉴别、分析、判断的不准,担心发了错误的东西。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把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一些境外势力有组织地进行信息渗透,政治谣言、有害观点、虚假信息等层出不穷,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会踏进别有用心者编织的信息陷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对一些信息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保持一份谨慎和小心是应当的,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力,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去认真甄别鉴定,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发“朋友圈”本身就是一个训练提高和倒逼自己提高政治鉴别力的过程,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文章可以转发,哪些文章不能转发,这都需要事先从政治上进行审视和检查,能否把不良信息剔除出去,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鉴别力。政治鉴别力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政治经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综合运用。只有自身首先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和“两个维护”,熟悉掌握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了解知晓有关制度规定,持续加强党性锻炼,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各种科学知识把自己更好武装起来,就会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炼就一双政治慧眼。

三是有助于进一步传播党的声音和传递激发社会正能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通常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立场、观点、态度等对周围干部群众的影响很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单位领导的兴趣爱好往往会影响单位一大片人的兴趣爱好,一个单位领导公道正派、一身正气,那么这个单位的风气也必然是好的,一个单位领导蛮横霸道、不守规矩,那么这个单位的人往往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忠诚干净担当,时时处处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用好自身的影响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歪风邪气面前亮明态度敢于斗争,在谣言面前不信不传并帮助群众认清事实,在学习中及时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在工作中随时分享好做法好经验,在生活中大力弘扬真善美,等等。要善于通过网络告诉干部群众党中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要善于通过网络展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人格魅力、良好形象并持续感染身边的人。8900多万党员,如果每个党员的“朋友圈”都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真善美的“传声筒”、“扩音器”,那么党的声音就会传播得更广更远,就会传递激发出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四是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当下,这么多的群众在微信“朋友圈”这类网络平台上,如果党员干部却不去或者去了以后表现得很“特别”,那么无形中就会拉开和群众的距离,就会失去群众的亲近感亲切感,群众也就不会敞开心扉和党员干部去谈一些事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首先是要能来到群众身边,同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能融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只有从内心尊重群众,自觉拜人民为师,遵从群众风俗习惯,用群众的语言去和群众沟通交流,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群众才会和党员干部交心。在融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作了很好的示范,他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甘当人民的勤务员,时时处处事事尊重亲近人民,去最贫困的村庄考察,下乡调研时按照当地习俗盘腿坐炕上和群众拉家常,等等。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遵从群众习惯,要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如此,必然更接“地气”,必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红线”已经划出,“雷区”已经标明,有党纪国法的安全保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请放心发“朋友圈”!

推荐访问:领导干部 朋友圈 放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