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入党申请书 时间:2023-07-22 11:30:33

近20年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和媒体的关注,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日渐增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涉及的领域日益扩大,其基本特点是普遍化、多样化、疗程的缩短和整合的倾向。如果说10年前我国心理治疗尚处于“初级阶段”,近10年来则是进入了一个缓慢而稳步发展的阶段。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专业人员队伍的扩大

目前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人员主要是医生(多为精神科、神经科及其他通科医生,他们或兼职作心理工作,或转型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职工作),另外还有其他人员,例如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企业人材资源管理人员、监狱干部、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目前,为心理治疗设置的专科、中心越来越多,综合医院设心理门诊,各大学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的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如家庭治疗、婚姻治疗、集体治疗、职业咨询、危机干预以及热线电话等等。随着心理治疗体系的规范,从业人员也相对固定,主要限于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和其他辅导工作者。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已不再是扮演点缀性、业余性的角色,它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满足人民心身健康需要、深受欢迎的、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专业。

(二)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宽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涉及到医学的各个学科。广义的心理治疗指的是医务人员以自己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以使其心身早日康复。我国最早的《黄帝内经》对医生提出的要求是:“告之,语之,导之,开之”,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积极的专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有人认为临床上的许多疑难病症的疑难之处在于心理,而目前各科医生多数只能做到“告之、语之”,而没有“导之,开之”,从而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能力大打折扣。很多医生鉴于此,开始致力于在综合医院各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建立网络会诊,将心理工作的服务领域向临床各科扩展。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则更适应医学发展的趋势,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纳入学科范畴中,从而增强了自己的生命力。

近20年多来,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经历了一个缓慢、稳步的发展历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专业素质的队伍。他们参与了去年抗击SARS的那场战斗,与其它专业的同行们一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的主要工作形式有:在隔离病房中进行现场干预,为政府提供心理社会干预的建议,为抗击SARS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心理热线、网络咨询,利用媒体进行讲座、采访,针对高危群体进行集体心理干预;动态调查公众心理,为政府提供预警情报等,为赢得抗击SARS的胜利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以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工作者为主的心理卫生队伍,如此大规模地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在我国卫生史上尚属首次。

(三)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

由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增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精神科和临床心理专业人员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一点从近些年来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有关文献中可见一斑。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统计,从1978年到1994年的17年间,有关心理方面的文献数量是每年平均12.5篇,而1995年到1997年中,每年平均147篇,2002年到2003年每年平均305篇。可见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研究呈飞速上升的趋势。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从2001年开始推出了有关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在心理治疗中,占首位的是治疗技术还是理解接纳的态度、谁适合作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及其特点、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来访者请客送礼的讨论、关于心理治疗中双重关系的问题、关于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过去经历对治疗关系的影响、治疗师的价值观对治疗关系及治疗过程的影响、治疗者与异性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治疗协议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作用与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督导的意义与作用、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和治疗理论取向的关系、心理治疗师的“枯竭”,心理治疗有无副作用、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心理治疗中的非言语信息的理解与运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隐私权、保密及其他伦理问题、心理治疗费用以及时间设置等问题。

讨论的内容广泛,深入、有创意,不仅仅是介绍、学习西方的经验和理论,同时还加强了根据我国国情怎样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学术研讨。

(四)整合倾向有所加强

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一直未成体系。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巧多数是“舶来品”。西方心理治疗的各种流派的争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经验证明原有的泾渭分明的专门治疗理论,不论是“精神分析”、“行为科学”或“认知学说”,都无法单独应对这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和各有特点的患者。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将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技巧整合成一套通用的原理,心理治疗家不应拘泥于任何一派学说的限制而应灵活处置。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界定自己在众多心理学理论、技巧上的取向或取舍。也就是说,治疗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由专门的治疗理论趋向“通用”原则。我国则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学派之争,客观地根据治疗者的特点和病人的实际情况发展治疗理论和风格,博采众家之长。然而,上述优势并不能保证我国心理治疗发展一帆风顺,如何减少“舶来品”的精华在知识传递当中的衰减,并将其融入我国的文化背景是专业人员要解决的问题。对“舶来品”的学习、理解和修订,要求我国的专业人员同时具有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西方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进行深入地交流和讨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队伍的系统培训,并积累实践经验。我们看到,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业队伍中不少人已有专门化的取向,正在自觉、主动地探索着新的发展方向。

(五)短期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从个体扩展到个体之外。

“短期心理治疗”指的是在“短期”内实施和结束的心理治疗,是相对于“长期”治疗而言的。我们国家目前受系统心理治疗训练的精神科医师及临床心理学者为数不多,但需要治疗的对象却非常之多。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应积极发展“短期”心理治疗,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服务。专业人员更应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模式,鼓励建立“开放性一次性治疗”的新概念。所谓“一次性”,是指治疗者必须想到病人接受一次治疗之后可能将不再来了,因而尽量利用这仅有的时机对病人施加影响,不留尾巴,不期待下次。但无论如何,一次治疗对病人的帮助肯定是有限的。所谓“开放性”,意思是说病人是有可能再来求助的,应敞开大门,力争病人再诊。可见,我国心理治疗的发展也要力争符合公众的需求,而且对治疗者的治疗技巧有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传统的心理治疗都是针对患者本身的。虽然每一个接受治疗的人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但他必定来自某一个特定的家庭、团体、社会阶层。他的行为(包括疾病)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同时其言行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撇开患者与其周围的互动关系而孤立地进行治疗常常事倍功半,一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婚姻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观念相继诞生。我国的国情更是如此,人们的情感纽带紧密、强烈而错综复杂,西方观念的渗透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常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中暴露出来,上述治疗方法就显得更为适用。也就是说,心理治疗从个体扩展到个体之外也是我国心理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面临的挑战

专科医院内住院病人的心理治疗不够系统,缺乏连续和高密度的深入的治疗。在专科门诊,要求心理治疗的病人多,受系统心理治疗训练的精神科医师及临床心理学者短缺,往往不能按正规心理治疗的时间、程序设置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

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工作者一部分是由其他科转型而来,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经过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的培训,以保证其能识别症状,分析问题,进行心理专业指导,而非仅仅是一般性的安慰、鼓励和说教。但目前这方面的状况尚不尽人意,医生要一改自己往日以生物导向为主的观念,做到“见病”亦要“见人”,需要有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工作远远不够,大多停留在直觉体验的层次,治疗者之间也缺乏共识性理论基础。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师的督导培训制度有待建全,这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职称,全国各地也相继开始举办有关培训班并进行资格考试,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心理治疗对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个人修养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既要有丰富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知识,又要有成熟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很多治疗方法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不能帮助病人,还有可能雪上加霜,延误病情,令病人丧失了治疗的机会和信心。所以说,规范行业队伍,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是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任务之一。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我国大众心中的概念一直是很模糊的,这个现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往往与小心眼、意志薄弱、无能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前来寻求帮助的人往往把心理治疗看得非常神秘,对疗效的期待也常常不切实际,希望治疗者给自己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一下子摆脱精神痛苦的困扰。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矛盾的情景:需要治疗的人辗转而不入其门,得入其门时已病入膏肓;提供治疗者满心热情,寻求帮助者满怀憧憬,结果却是相遇不相识——治疗者给予的却不是对方想要的。显然,这种意义上的供需失衡需要一个磨合期。通过政府组织、教育部门和媒体等把有关精神卫生的知识不断地渗透到大众生活常识中去,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提高人们对自身精神健康状况的意识,增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可接受性,增进大众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对心理可提供帮助的期待合理化。

综上所述,多方面大力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发展机遇,有待我们共同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推荐访问: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现状及 面临 挑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