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网络与教学创新的结合点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3-07-09 17:20:06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和网络教室的中小学校,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建立新型的学习模式与教育模式,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这里提出借用网络进行教学的五个结合点,希望能给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创新的同行提供一点借鉴。

一、借助网络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网络的重要特点就是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教师需要做的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寻找茫茫信息海洋中的有益信息;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服务器的资源信息中找准发散点,巧妙设置链接点。然后帮助学生确立一个“发散点”,借助网络特性来打破时空限制,随着一个个链接点循序或随机向纵深或横向穿梭,学生大脑就会被激活,思绪如清泉奔涌……例如,在地理教学中,为了便于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展开学生的想象,可以选择恰当的发散点,适时适量地做些链接。讲天体运动、地球运动时,可链接万有引力、曲线运动、流体力学等物理知识;讲到岩石的风化、石灰岩地形的形成、土壤的酸碱度时,可链接有关的化学知识;在学习地名及其分布知识时,可适当链接一些历史背景政治和时事知识,等等。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想象更具广度和深度。

小学语文有篇课文——《听潮》。传统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气势。但是由于学生对书面语言理解的差异,难以深切体会“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我市东关小学的李老师在课前利用网络查找材料,把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關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汹涌而至,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钱塘江大潮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天下奇观”的理解,写出了“海潮的遐思”、“海潮与人生”、“钱塘江大潮与青岛栈桥的对话”等许多富有新意的习作。

借助网络多媒体展示的

集成性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

所谓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能够整合和提炼信息的有效思维方式。网络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集成性的信息,而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排除干扰,把精力贯注在当前正在学习研究的问题上,不要被网上的那些与本项研究无关的消息或栏目所牵制,更不要跌入那些无聊的陷阱。第二,帮助学生寻找那些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并且信息密度大的网站,在查询有关的网页时,要通过标题或节选的片段来“择优选取”,没有必要一一打开。第三,要学会一目十行浏览网页,择其关键处复制并粘贴于自己的文件夹中。第四,当查询的信息足以能证明或支持自己的研究题目时,就没必要继续搜寻,而应该以现有材料为依托,结合已有经验对眼前的信息进行梳理、分类、比较、鉴别、综合、提炼、概括、升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聚合思维的过程中实现认识上的新飞跃。

三、借助网络展示知识生成过程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忽略知识的生成过程,只重视结果,给学生尽可能地“灌”更多的东西。其实知识生成的过程更重要:数理化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人文学科中对经典事件和现象等规律性的高度提炼,都蕴藏着深刻的思维过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及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就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并在追踪科学家创新足迹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以及精于观察、灵活思维的能力等。这既是克服事物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矛盾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认知方法,促进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网络恰恰为我们向学生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方面教师可以选取网络中丰富的资源,利用科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事例,经简化、设计,形成富有启发性的材料,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的发现思路,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领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体验再发现的喜悦:另一方面,可以模拟那些没法操作或具有危险性的、以及利用网络多媒体能做出更好效果的实验,以达到深入浅出、体验感悟的境界。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借助网络等教学形式,尽可能地将知识的结论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法拉第在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和安培“安培定律”基础上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牛顿定律发现的过程等,都可以利用网络快捷地展示给学生。

四、借助网络在专题教学中使学生“有中生无”。

“有中生无”是创新的内涵之一,指的是根据已有的材料来生发新的思维。教师应善于利用网络组织专题教学,要注意抓住“网络教材”的创新点进行创新技能的训练,例如:从巧妙设置的网络教材中发现困感、发现事实、并进行归纳、联想、类比、推理、概括、创作等。我市康成中学的王秀芳老师在进行地理专题教学时设计的《黄河断流的畅想》一课,就在这方面做了一番探索。

她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

一、黄河断流的原因是什么?

二、黄河断流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三、对于黄河断流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治理?

四、如此发展下去,黄河能否成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五、黄河断流是一种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你还知道与其有关的哪些环境问题?假如由你去参与治理,你将如何去做?

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找到地理乐园网站,下载查找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规定的时间一到,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例如,对于“水土流失”的问题,一位女学生谈了自己的治理设想和采取的措施:把水土易流失之地分割开来,承包到人,种草植树,进行绿化。经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五、借助网络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创新的又一内涵,指的是通过对自己感兴趣但又比较陌生的某一问题的研究而生发出新思维的过程。网络模拟和虛拟的环境,不仅让师生“身临其境”获得“亲身的经历、感受”,而且还能够提供实验或实践机会。这就不仅把知识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在参与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创造的潜能得以发挥。

为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模式。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性,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我市立新中学的部分学生在市教委主任李希贵的指导下,以“人的饮食卫生习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研究性课题,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参加研究课题的学生从网上找到了许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如: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是生活方式不当,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死亡总人数的37%还多,高居四大死因之首。生活方式的不当、生存环境的不适,将直接导致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由于这种学习模式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例如:在学习《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软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种”一株“植物”,按照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肥料”加在“植物”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植株”,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地调整终于“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我市古城中学原初三学生郭宗帅在参观市气象局的过程中产生了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气象卫星的想法,但是什么样的卫星能有这个特点呢,通过和老师一起上网查询,他了解到:现在的卫星是高空卫星,如果卫星低空飞行,与云层的距离更近,摄取的资料会更真实。于是他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研究。最终,他借鉴了物理、化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理论设计出了低空气象卫星的原理图,并在制作原理、燃料配备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这一创意在2000年山东省首届中小学生创造发明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推荐访问:创新 教学 网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