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明代问题述评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3-07-11 08:30:07

摘 要: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既是一本高校历史地理的专业教材,又是一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专著,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历史,能够重释很多历史现象。本文从《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关于明代气候、植被、海岸线、疆域等地理现象的描述,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对《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于历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做出评价。

关键词: 明代 气候 植被 海岸线 疆域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传统的沿革地理,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50年代后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与长期依附于历史学的舆地之学相比,赋予了自然科学、现代地理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与西方历史地理学相比,不限于地理学数据的分析统计,更具人文情怀。

邹逸麟教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①正是一部经典的具有中国色彩的历史地理学专著。虽是作为高校教材发端,但可视为科研成果。历经1993年初版、1999年重印、2005年修订,两版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均多次印刷,可见社会需求之大。以此观之,一方面是历史地理受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一方面是该书在知识普及、教学科研方面的独到价值。

关于书的特点和价值,已有文章总结②,兹不赘述。本文仅就该书所涉及的明代问题择要作一述评,以点射面,以求了解书中历史地理学的观点,以及地理学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气候变化对历史的影响

14世纪开始中国气候逐渐转入寒冷;15世纪以后,气候加剧转寒;15~19世纪是一次世界性气候寒冷期,即小冰期,对中国来说是5000年来四个低温时期中持续时期最长、气温最低的时期。③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14~19世纪称为方志时期,因有大量方志记载提供的气候记录和物候变化,并以现代气象学加以分析证明14~19世纪为寒冷期。具体而言,与明代相关的年份中,1470~1520、1620~1720为寒冷冬季,1550~1600为温暖冬季。④

邹书提到明永乐初年将设在蒙古高原南缘的40几个卫所全部迁入长城以南,与当时北方气候转寒变干、屯田无以维持卫所人员生存有关。⑤卫所南移直接导致三个影响:一是经济负担加重。40几个卫所在洪武年间的长城以北依靠军屯基本可以自足,迁入长城以南后卫所没有撤销、人员没有减少,迁入地原来也有人口,⑥相同的土地需养活更多的人口,无疑会给政府增加经济负担;二是将卫所南撤二三百里,无疑是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直接控制,使抵御蒙古南侵的防线内缩;三是边备虽倚靠长城一线,但明对长城以北二三至三五百里之间仍有控制⑦(非直接控制),虽放弃此地但不愿便宜蒙古,于是在宣德年间出现了在长城外“烧荒”的制度,目的是“以便瞭望”,“将野草林木焚烧禁绝使贼马不得久牧”,⑧进而“防虏南向”⑨。

这样三个影响对于明代整个形势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南移后,农耕区域减少,加之气候干冷,长城内地区粮食产量也有所下降,经济压力加重,明代的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大事,很多卫所都是因为军屯无法维系而最终被废弃,这直接影响到明军的战斗能力和军事制度的调整,也增加了漕运的负担;二是明代的“烧荒”不仅加剧了明蒙矛盾,致使蒙古更多的南侵,而且导致北方地区的过度放牧,影响到生态。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气候和生态影响游牧民族的牲畜产量,环境恶化、产量减少,便会加剧南下劫掠,加之明朝严格控制边贸,双方的战火不断;三是永乐年间的卫所南移,基本奠定了整个明代抵御蒙古以长城为界的局面。总之,有明一代困扰当局的有两大问题——与蒙古的对抗和粮食生计,追根溯源应该考虑到整个14~19世纪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情况分析

邹书提到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最显著的几个地区,均在明代有较大程度的破坏。

一是华北平原。在明代主要是因为黄河泛滥,河南、淮北之间沙地、盐碱地比比皆是,天然植被被破坏殆尽,次生植被又被砍作薪柴和防汛器材。

二是黄河中游地区。明正统前开伐贺兰山林木深至二三十公里,又有上节提到宣德年间开始在长城以外的“烧荒”,致使沙地不断扩大。

三是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因为明代建都北京,修建京城,且紫禁城宫殿多次遭受火灾多次重建,京师富豪官宦之家竞起宅第,以致宣府、大同一带的大树尽被砍伐,从偏关至山海关原有的茂密林带,至弘治年间被采伐殆尽。又有灾荒战乱时,河北平原饥民多入山中砍伐后种植玉米、甘薯。

四是豫鄂川陕交接地区。明初秦岭、大巴山区森林茂密,宣德后大量流民进入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开辟梯田,森林几近被毁,水土流失严重。⑩

综合可知,明代人为破坏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营建宫室宅邸,二是流民进入,三是“烧荒”制度,四是治河防汛。植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是沙地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致使黄河更加泛滥,这又成为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治理黄河是明政权最为头痛的问题,明末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明政权灭亡也与黄河泛滥、民生不济有着直接关系。

三、海岸线变迁、海上交通与沿海安全问题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一般分为岛屿海岸线和大陆海岸线。它是发展优良港口的先天条件,曲折的海岸线极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

邹书以辽东湾海岸、渤海湾海岸、苏北海岸、长江口海岸、杭州湾海岸五节分述我国海岸线的历史演变,涉及明代的部分分别为:

辽东湾海岸: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今营口附近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之间的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至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锦市双台子区)、吴家坟岸线相接。

渤海湾海岸: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相关。1128年黄河改由泗、淮入海,黄河下游从此脱离了河北平原,渤海湾来沙减少,形成19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

苏北海岸:1578年潘季驯治河后,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淮入泗的固定河道,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明代中期以前海岸在盐城东15公里,黄河夺淮后,河口外沙洲迅速增长,最后并陆,使海岸线不断延伸。

长江口海岸:14、15世纪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崇明县因沙滩涨坍曾五迁其治;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明万历十二年(1584)修外捍海塘;近四五百年来长江主泓至川沙高桥港口附近进逼南岸,由于海潮侵蚀,局部海岸坍没现象显著,主要发生在月浦、宝山和高桥北面一代,如永乐十年(1412)在今老宝山城东1.5~2公里筑一土山,高150米,名宝山,以为航海标志,万历五年(1577)于宝山之麓筑宝山城,万历十年海潮大溢,山及山麓上的宝山城均为海水淹没。

杭州湾海岸:杭州湾北岸是长江三角洲南缘,明时海岸距海盐城仅250米,15世纪60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滩地,70年代屡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滩地有所扩展,大致与今日相同;杭州湾南岸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历代多修海塘,明成化年间,修筑第四塘,至海边8公里。{11}

综合可知,与古海岸线相比,明代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有较大延伸;二是更为曲折;三是大面积修筑海塘。因黄河改道、沙化加剧等原因,致海岸线不断延伸,也因此修筑海塘,但屡有坍塌,海塘不断重修加固,海塘的作用一是防海潮,二是防外敌。明代东南沿海倭寇为一大患,不时来侵,其势力消长也因与海岸线延伸、海塘修筑等相关。

此外,曲折的海岸线有利于优良港口的形成和海上交通线路的开发。明代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一个高峰,最著名的是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船队的七次远洋。明代出现了国际性的港口城市——泉州,此外,明代市民小说中有很多商人出海行商的故事,这都反映了明代海上交通的发达及带来的海上贸易的兴盛,这与海岸线的变迁不无关系。

四、疆域变迁反映民族问题

关于疆域的考察属于沿革地理范畴,历来受到重视,尤其是明朝的疆域问题,颇受争议。一是因为明朝的汉人政权时间上在两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却在空间上的统治范围大大小于两个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二是明朝前后期疆域变化很大,许多地区脱离了明的控制。这都成为诟病明朝统治不力的原因。这里,想以邹书对于明代疆域的论述为基本,对疆域中隐含的民族问题略作分析。

对比元明清三代的疆域,以最盛时计:元代,忽必烈时达到极盛,“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12};明代,洪武分封时,“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蹟,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3};清代,乾隆帝时达到最盛,“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14}光看版图,一定会认为明朝国力不强、统治不力,然而若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分析,则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论。

首先,从民族个性来看。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帝国,蒙古族的经济形态是逐水草而居的住牧形式,不以长期定居一处而生产、生活,形成的民族个性是开放型和侵略型,于是长期征战、拓展领土成为常态;建立清帝国的满洲人,是东北渔猎民族,也是以迁徙为生,但在汉人、渤海人影响下开始农耕,传统上仍然是扩张型的民族性格,因此,顺治朝入关取代明政权后,至康熙、乾隆朝国力强盛时,必定会开疆扩土、稳定边疆。而明朝是汉人政权,以农耕为生,统治者虽也愿意开拓疆土,但往往限于可以耕作的区域以内,无法种植的土地,即使攻占一般也会放弃,如前文提到永乐初年将东胜卫等40几个卫所南移长城以南便是,放弃了无法屯田的长城以北区域。邹书在其“北部农牧界限的历史变迁”一章中提到明朝修筑边墙(即黄河以西沿黄土高原的边缘、黄河以东大体沿着山脉的走向的长城)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边界线,边墙以外无法耕种。{15}因此,疆域范围的变化应该将民族的经济和生态特性考虑进去,并不完全是政治原因。

此外,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并不像今天划定国界线后的疆域这么固定,明朝疆域前后变化很大,“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于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16},中后期,又有葡萄牙占领澳门、东南倭寇侵扰,辽东女真崛起,明政权实际控制的区域大幅减少,疆域的变化也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变化,既有政治军事的原因,又有经济文化的因素,情况都十分复杂。

其次,从世界局势来看。公元1000~1350年,中国大致相当于宋元统治时期,此时,欧洲刚刚走出黑暗的中世纪,还未实现帝国复兴,印度文明因战争而不断被毁灭和中断,伊斯兰世界在土耳其统治下陷入保守,只有中国文明达到了又一个顶峰,13世纪中国成为外部世界的轴心。{17}但欧洲的活力也开始显现;1350~1650年,中国基本上是明朝统治时期,世界上的四个帝国均达到了其顶峰时期:在张居正辅佐下的万历(1573~1620年)统治时期的明帝国,阿克巴皇帝(1556~1605年)统治时期的莫卧尔王朝、塞里姆二世(1566~1574年)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和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统治下的哈布斯堡王朝。{18}随着伊斯兰教的复活和基督教的复兴,中国明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不再是唯我独尊了;1650~1833年,中国清朝统治时期,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和航海大发现,孕育出的民族国家正处在工业革命的前夕,古老的中国却缓缓经历着思想启蒙,但凭借着文明的积淀依然强大。综合可知,元、清统治时期的中国,西方世界都刚刚从黑暗中走出,逐渐显示着生机和活力,正好给具有征服气质的蒙古、满洲政权提供了开拓和稳定疆土的机遇,但是明朝遭遇的却是四大帝国的同时复兴,这无疑为疆域拓展增加了难度。

因此,作为汉人政权的明朝一方面想将领土有效控制在农耕区域,另一方面恰逢世界其他区域强国崛起,内外因的作用都限制了其疆域的拓展。而明代疆域的状况恰好反映了中国内部明与蒙古等民族的势力消长,以及中国以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势力消长的关系。

综上所述,仅从邹书有关明代气候、植被、海岸线、疆域的论述,便可牵涉明代卫所南移、屯田运粮、黄河治理、海上交通、沿海安全、民族关系、世界地位等诸多问题,几乎可以涵盖有明一代的重大历史问题。以此推之,其他历史时期也可做如此分析。此外,将某一历史地理课题放置于诸朝代历史演变中相互印证也很有意义,而《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一书中所涉问题远不止于此。实际上,历史地理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能为历史学提供方法上的运用,而且能提供理论上的帮助,更能为一直关注时间变化的传统史学注入空间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因各自在时空范围内的发展均不相同,具有独特的地理个性,因此,凡制度的演变、王朝的兴衰、社会的变迁无不渗透着地理因素,此类课题均有待学生深入发掘。

注释:

①以下简称邹书,使用的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参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②徐吉军.一部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教材——读《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浙江学刊,1995.1.

③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6.四个低温期为公元前10-9世纪,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公元7世纪,10-12世纪,14-19世纪.

④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1.

⑤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与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1995,1.

⑥永乐元年(1403)将置在今内蒙古托克托的东胜左卫南迁至今河北卢龙、东胜右卫南迁至遵化;永乐初年,将置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的云川卫、浑河北岸的玉林卫、镇虏卫,凉城东北岱海附近的宣德卫、商都东南察罕脑儿卫迁入大同地区.

⑦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与气候寒暖变化》已有论述.

⑧嘉靖宣府镇志Vol2.诏命考:50.

⑨明英宗实录.Vol172.

⑩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4-17.

{11}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60-75.

{12}元史·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6:1345.

{13}明史·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882.

{14}清史稿·地理之一.中华书局,1977:1891.

{15}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66-167.

{16}明史·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882.

{17}S.A.M.艾兹赫德.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7-139.

{18}S.A.M.艾兹赫德.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6.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字专门史2011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述评 明代 中国历史 概述 地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