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简析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1-07-24 10:24:18

【摘 要】表达同一事物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是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文章通过分析和对比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让读者体会英汉文化的异同,强调了词汇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关键词】 英语词汇 汉语词汇 动物 文化内涵对比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恩格斯宗教哲学思想新论”(编号:ZK0944)阶段性成果。

引 言

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域的差异会形成生活习惯和民情风俗的不同,由于每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能够反映这个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俗语义,这是语言的语义具有民族性的体现。所以由于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心理因素和思维定势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民族对相同词汇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使得其语言内涵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曾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比如说中国文化中人们祈求下雨时就会拜“龙王”,而且中国文化中还有十二生肖,英语中也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所以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有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文章简要分析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之间的异同。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虽然英汉语言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但人类生活的外部大环境存在着种种共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们之间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会逐渐趋同。不同民族的人对于同一种动物的基本属性会有共同的认识,这就使得同一动物的名称在英汉语言中具有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猪”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和英语中的pig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集“懒、笨、蠢、馋”于一身,肮脏又丑陋,即使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也是一个又脏又懒、又蠢又笨的形象,英语中pig也有“greedy, dirty and bad-mannered”之义,eat like a pig来比喻贪婪地大吃大喝,不顾及形象;you greedy pig(你这个贪吃的家伙)等。

“蛇”(snake)在英汉语言中也有着大致相同的联想意义。汉语中蛇是一种让人恐惧和敬畏的动物,《农夫和蛇》的故事使得蛇成了“恩将仇报”的形象代表,具有“阴险、狡诈”的特征,如“美女蛇”、“蛇蝎心肠”等。英语snake“阴险、邪恶”的比喻义相对于汉语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西方国家,《圣经》的故事家喻户晓,蛇因怂恿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苹果酿成大错而饱受人们的指责”[1],从此,它就是“阴险、邪恶”的代表,如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姑息坏人,养虎为患),a snake in the grass(阴险而伪善的朋友)。

汉语中的“狼”和英语中的“wolf”,都具有贬义,是一种不受人们喜欢的动物,谈到“狼”,人们就会想到“贪婪、凶狠、狡诈”等,所以汉语中就有“狼心狗肺”、“狼狈不堪”、“如狼似虎”等成语,英语中用wolf down 表示饿狼扑食或狼吞虎咽,cry wolf(狼来了)和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用于指人时,汉语中有 “色狼”的说法,英语中有a wolf whistle(调情口哨),“意指见到马路上的漂亮妇女便吹口哨以吸引女方的注意的男人”[2]。英汉语中还有很多具有相同内涵的动物名称词,如“fox”和“狐狸”,英汉语言中都有“狡猾、奸诈”之意,汉语中有“狐狸精、狐朋狗友”等,英语中有as cunning as a fox(狡猾的像狐狸)的说法。汉语的“驴”和英语的“ass”也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用“蠢驴”来形容人没有头脑,很愚蠢。英语中同样表示“愚蠢、笨”的含义。He is rather an ass in some ways.表示“在有些方面他简直就是一头蠢驴”。“ 鸽子”、“狮子”和dove、lion在英汉语言中也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内涵,并且为人们所熟悉。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尽管生活环境的外部条件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心理因素、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汉民族对于同一种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差异。所以同一种动物词语在英汉语言中也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龙”和“凤”。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在汉语中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皇帝,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3]中华民族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许多河流山脉也以“龙”命名,所以“龙”在汉语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高贵、神圣,并形成了内涵丰富、意蕴悠远的“龙文化”。许多人给孩子起名时也带个“龙”,特别是男孩子,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所作为,飞黄腾达。“藏龙卧虎”、“龙凤呈祥”等也都体现了“龙”在汉语言中具有“力量、强大”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的dragon却有着不同于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如果称呼某个人为dragon, 则表示不是好人,并不是赞扬这个人具有和中国的“龙”一样的精神和气魄。《圣经》中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英语中的dragon有凶狠、阴险、邪恶的含义。因此,中国人常用Chinese dragon 或long表示中国的龙,以示英汉语言中“龙”的内涵不同。

“凤”是另外一种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表示“吉祥、富贵”的动物。在传说中,凤凰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的神奇动物,古人认为如果世界上出现凤凰,则“时代呈祥”。凤凰被认为是百鸟之王,所以有“百鸟朝凤”的说法。古代人一般把皇帝称为“龙”,皇后称为“凤“,当把“龙”“凤”这两种具有神奇功能的动物放在一起时,预示幸福、好运和前途,如“龙凤呈祥”。但在英语中,phoenix (凤凰)与“复活、再生”有关。传说凤凰可以活许多年,每五百年凤凰就会唱着歌、扇着风烧掉自己的巢,也将自己烧死在巢中,然后从灰烬中会飞出一只新的凤凰,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英语中就有当一个城市、一个团体等因为失火或者其他原因而毁灭或者解散时,人们一般会祝愿他们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灰烬中崛起。

英汉语中还有很多具有不同内涵的动物名称词。猫头鹰和owl,汉语中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象征,是厄运的征兆,但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有as wise as an owl的习语。蝙蝠和bat在英汉语言中的内涵也不同,“蝙”谐音“福”,在汉语文化中有“吉祥、幸福”的含义,英语中的bat却与“丑陋、邪恶”相联系,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汉语中的“蟋蟀”有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含义,而英语中cricket是快乐的象征,莎士比亚就说过“as merry as a cricket”。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空缺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4]当一个民族特有事物名称在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对应词时,美国语言学家萨罗门(Louis B. Salomn,1966)称之为“词汇空白”(vocabulary blanks)或“语义非事实”(semantic unfacts)。本文中文化内涵的空缺指同一种动物词,在一种语言里有丰富的联想,而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却缺乏相应的联想。

1.英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缺乏相应的联想

英国是一个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绵羊毛一直是出口产品,英国的财富来源,因此人们对绵羊sheep特别偏爱。对于goat(山羊),因为其性情好斗,且雄性尾部有臭腺,常常散发出一种恶臭的气味,令人讨厌,被认为是淫荡邪恶。所以英语中有the sheep and the goat,喻指好人和坏人。但在汉语言文化中,绵羊或者山羊都没有如此丰富的联想意义,它们只是动物而已,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猫”在汉语中“是一只可爱温顺的小动物,人们对猫一般不会产生可怕的联想” [3],但英语中的cat却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神,尤其是黑猫,更让西方人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及,所以cat常用来比喻心地恶毒、包藏祸心的人,如She is a cat意为“她是个邪恶的女人”, like cat in a hole表示”瓮中之鳖”。

还有许多动物词汇,在英语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但在汉语中却只是动物的名称而已。比如ostrick (鸵鸟)在英语中不但表示一种个头很大、体型笨拙的鸟,而且还有“逃避、愚蠢”等寓意;nightingale(夜莺)在英语中可以指代告密者;shark(鲨鱼)还用来指狡猾的商人,这些动物名称词汇在汉语中都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

2.汉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缺乏相应的联想

“鹤”在汉语中不仅仅是一种鸟,而且还有另外的三层含义。鹤以其亭亭玉立的外部形态,给人以“突出、出众”的感官印象,所以汉语中就有“鹤立鸡群”的说法,表示相貌或才能突出的人;其次,鹤还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发童颜”、“松鹤延年”;第三,“鹤”有归隐之意,如“闲云野鹤”表示自由自在、不受世俗之事所烦。英语中的crane(鹤)表示一种鸟,由于crane的脖子很长,有时可以引申为“伸长脖子”,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含义。

还有汉语中的“鸳鸯”(mandarin duck),常用来表示“情侣、夫妻”,但在英语中没有这样的文化内涵;“蝉”(cicada)在汉语中可以代表秋天,具有“凄切伤感”之意,在英语中cicada只是一种昆虫而已,没有其他的文化内涵。“龟”在汉语中有“长寿、尊贵”之意,古代的宫殿、庙宇前一般都有石龟。“龟”用来喻指人时则含有贬义,如“缩头乌龟”、“绿乌龟”、“王八”等,而英语中turtle则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

通过以上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发现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存在差异,所以语言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词汇的国俗语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申清丽.英汉词汇中动物形象分析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65):128.

[2]罗春凤.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8:118-120.

[3]高忠.浅析英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J].电大理工,2006(3):48-48.

[4]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陕西宝鸡

推荐访问:英汉 词汇 内涵 动物 语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