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走出“教学艺术”的观念误区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2-03-01 10:10:47

摘要:教学艺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很容易陷入教学艺术的误区。本文试就现今对教学艺术的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澄清错误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8-0004-03

“艺术”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第二义项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1]美国的克莱德·E·柯伦认为“达到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当创造使创造者的感情升华到完美的境界,当创造的作品的匀称美不仅给创作者,而且给观看这一成品的其他人带来快乐的时候,这种创造便是艺术。”[2]比较上述艺术的不同涵义,我们可以说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特殊艺术。教学艺术包括教学组织的艺术、教学方法选择的艺术、教学语言及教学非语言的艺术、提问的艺术、教学机智的艺术等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教育是没有程式可套、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既要具有高超娴熟的教书育人技艺技能,又注意用语言、动作、音响、图像等形象化手段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思想感情。[3]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修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师生关系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达到一种“共鸣”。反之,则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就不可能得到发挥,还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这些,早已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刻意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却背离了教学的本质,陷入了教学艺术的误区。本文试就现今对教学艺术的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澄清一些模糊的、片面的认识。

一、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非美化教学生活、游戏教学生活

教学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来的。其基本意思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案,获得人力物力消耗最低、效益最高的结果。“最优化”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没有美也就没有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仅仅是促进教学最优化的手段。在实际教学中,不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益的“美”,只是流于形式的花架子,毫无生命力。那些只在形式上哗众取宠而没有实践效果的“面子工程”,尽管课堂上做游戏、表演、师生和生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其实是称不上教学艺术的。学生在游戏中容易远离生活,逃避生活,因为在如此表面的嬉戏热闹之后,在学生心中不会留下什么思想的痕迹,也不会引起学生理智的冲突和智慧的挑战。

二、教学艺术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健全个性人格的教学活动,而非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巧妙、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等等。 “教是为了不教”,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仅仅满足于死的知识、书本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任,也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

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必须依赖创新型的教学,即只有创新型的教学才能完成现代教学所负有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而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地看到,教师的新课导入艺术、提问艺术、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艺术等等都只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传授知识,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成绩。所谓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兴趣的激发、个性的发扬等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被忽略了,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教学艺术要能体现出现代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灵活安排,不断创新。

三、教学艺术的形成是教师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的自然表现,而非刻意的表演、模仿

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学会把自己的经验、理解、智慧、困惑、问题、情感等融入到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的自然表现。艺术是以情动人的活动,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能用情感打动人,艺术也就失去了艺术的力量,也就没有了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也需要教师的表演,也需要教师在声音、语调、目光、体态等方面作出适时的变化。但教师的表演在于真情的流露,教师给予学生的情感应是真实的、纯正的、自然的、没有任何“演戏”的感觉。教师的形象塑造如衣着打扮、表情动作、语言等体现着一种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心。它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师生的思维共振。教学艺术不是靠模仿得来的,也不是为了艺术去刻意表演。有的教师通过听课、学习、观摩等活动,把一些优秀教师的上课技巧、模式直接“移植”过来,表演不可谓不精彩,模仿不可谓不逼真,但如果不考虑实际的教学环境、学生差异、接受程度等情况,只会弄巧成拙,给人以一种“造作”之感。

四、教学艺术是“以学生为本”的艺术,而非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艺术是一切人类艺术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一种艺术。”[4]因为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且是处于发展之中,具有极大可塑性的活生生的儿童、青少年。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着符合他们自己年龄特征的个性。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再仅仅限于教师、书本,他们希望独立,更希望建立自己的思想空间。这都需要教师认真了解,和学生互相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学生也是教学中的主体,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包括教案设计、新课导入、提问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各个教学相关环节,都必须围绕着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展开。教师更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管教者。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接受水平,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把握,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但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许多教师在上课时都只是遵循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导入,多长时间的新课,多长时间的练习,一切都是根据事先“彩排”的过程来进行的。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那种脱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艺术,是低级的、片面的,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五、教学艺术是师生心灵沟通、和谐融洽、共同创造的,而非简单的教学技能、技巧的呈现

教学艺术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情感性是艺术的血液,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苍白无力的,艺术总是以情感人的。在教学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像一条纽带,使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5]教学艺术需要高超的技能技巧,但如果仅仅为了技能技巧的发挥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必然使教学艺术走向庸俗。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目睹到一些教师自身素质很高,组织能力也很强,从课的导入、衔接、板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可称得上是“完美”。但在自己唱独角戏的时候,却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合作、互动,这样的“精彩”就失去了教学艺术的本意,因为,好多情况下,“掌声不是送给老师的,而是送给学生的。”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不仅遵循着教育教学特有的规律,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教育智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只有具有教师独创性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学的美。所以,教师应当走出教学艺术的误区,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启迪智慧灵感的平台,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71.

[2]周南照译.教学的美学[J].教育研究,1985,(3).

[3]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5.

[4]赵祥麟.王承绪译. 杜威教育论著造[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84.

[5]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61.

推荐访问:误区 观念 走出 艺术 教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