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国内学者关于当代民族主义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2-03-26 10:10:52

[关键词]民族主义;国际政治;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D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8-0047-02

自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形成以来,民族主义历时三百余年。世界在20世纪经历了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洗礼,世纪历史为之重构。其中发生在冷战后的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更为引人注目。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西方学界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中国对民族主义问题的全面研究则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冷战后时期。伴随新一轮民族主义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国内已然形成了当代民族主义“研究热”。现侧重近年来学术理论界有关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民族主义概念及其定义

民族主义定义迄今数以百计,大体可归类为意识形态、政治理念、文化价值观念、民族情感或民族心理等。因此,给“民族主义”下一个不受争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如徐迅先生所说,“这首先是因为民族主义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它可以是某种情绪和情感,文化情结,思维风格,行为方式,社会和政治运动,意识形态,……其次,‘民族主义’一词,不仅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领域,而且是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用语。”他认为要研究民族主义,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把它和相关的政治、社会范畴的问题联系起来考察。他提出可将民族主义定义为“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冷战后国内较早讨论民族主义问题的王缉思教授认为,“民族主义是忠诚于本民族、为维护和扩大本民族的利益而斗争的思想观念。……其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文化民族的自治和独立建国;二是在已经独立的国家中培养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对外维护和扩大本民族的利益。”余建华则指出,民族主义有三重含义,即心理状态或思想观念、思想体系或意识形态、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的统一。

二、当代民族主义主要类型

由于对民族主义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对其类型学分析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学者邓浩把当代民族主义分为五种类型,即“民族独立型、宗教文化型、泛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非洲部族主义”,并明确指出各类民族主义运动发生的主要集中地带,如“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指导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民族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沿中东欧、西亚中亚以及北非一线的‘新月形地带’”。与邓浩持相似观点的魏光明先生则认为有六种类型,即“民族分离主义(包括独立型、回归型、宗教型和经济型的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部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

程人乾教授在《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纵横谈》中通过分析西方和以往的类型划分后,提出了当代民族主义“主要有聚合型、离散型两种主要形式”的观点。他同时指出,“这种分类客观反映了当代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实际,适用于各种性质的民族问题。聚合中有裂变,裂变中有聚合,二者相互交织,呈现出扑朔迷离的景象。”程晓律撰文指出,当代民族主义继承了以往民族主义的类型特征,仍然可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角度予以认识和划分。事实上,国内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在运用这一分析模型讨论当今的民族主义相关问题。

三、当代民族主义的原因

对于当今民族主义浪潮的原因,学术界有多方面的解释。刘中民教授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三因素说”。他认为这次浪潮的原因,“在经济上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政策不合理;在政治上是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遗产,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的变迁,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少数民族政治权力保障机制薄弱及参政机制空泛;在文化上是民族文化差异及强烈认同意识的夸张,西方文明与非西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民族心理、自我意识、民族情感的扭曲和偏见”。另有学者魏昀提出了“四因素说”,即“文化因素(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想基础,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逆反心理)”、“政治因素(多元化和多党制,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错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关键因素”以及“国际因素(国际格局的变化为民族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历史上大国强权干涉和殖民政策的结果)”。李其荣教授在新世纪初提出了“五因素说”,突出的一点就是借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来分析当代民族主义的复兴,认为在国际社会,一些国家或地区先发展起来,形成“中心”,后发展地带成为“边缘”,受“中心”剥夺。为摆脱这种地位,“边缘”便以民族主义来抗拒“中心”,发展成一种地方民族主义。魏光明、杨万勇等也都撰文提出了“六因素说”。前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文化多元主义的推广与全球民主化浪潮的推动、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的强权干涉和殖民政策、外国势力的挑唆”。后者的新观点在于“原有社会结构中的民族凝聚力的瓦解、某些民族领导人的野心膨胀、文化或价值观念的冲突等成为民族主义的动因”。

四、全球化浪潮与当代民族主义

学者庞中英认为当代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即民族主义意味着全球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它又面对着来自全球化的挑战。“民族主义一方面抵制全球化,一方面也在利用全球化;全球化一方面弱化民族主义,而另一方面也在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周敏凯先生指出二者具有相互制衡的关系:“全球化受到来自国家主权维护、经济利益竞争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制约;而民族主义在当前受制于联合国作用的发挥、美国新干涉主义、现代化追求、国际联合反恐斗争以及一体化趋势等因素的作用”。陈刚则认为它们是当代两股对立的潮流:前者“表现为一体化、科学技术和信息全球化、生态环保全球化、文化与生活方式趋同化、普世价值观认同与追求”;后者“表现为民族国家的复兴和民族意识的崛起、经济壁垒和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以及宗教原教旨主义”。刘靖华也分析了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现象:即西方主导下全球化的霸权性和不合理性同民族主义的反霸权性和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全球化的特点是跨越民族国家边界,从各方面威胁和制约其主权;全球化对传统社会和落后国家造成文化认同危机、政权合法性危机及权威危机,破坏现代化建设,而民族主义则是社会转型期争取合法性的重要思想资源,力求恢复文化认同和民族国家意识。

五、当代民族主义的影响

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民族主义不是单行道,它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也有消极和非理性的一面。刘中民认为,民族主义不仅影响到国家内部和地区范围内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国际政治”。从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来看,“民族主义往往是世界格局力量配置的一种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它又往往是打破格局稳定、进而撕裂旧格局而形成新格局的强大力量。”魏昀也认为当代民族主义“导致国际战略环境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并“阻滞了全球化发展”。李晓伟分析认为,这次浪潮“造成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美国霸权民族主义性质的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但同时国际反霸力量增大,要求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呼声和行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偏差”。另一位学者黄维民指出,这次浪潮的结果是“促使了国家增生,改变了国际行为主体结构,促使大国关系敏感且微妙”、“国际关系准则受到挑战”,蔡拓先生在其《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中从“作为天使的民族主义”和“作为撒旦的民族主义”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析论视角。他认为,“经济民族主义的泛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一种反应和挑战,……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内游戏规则朝着非歧视性化和合理化方向调整是民族主义努力的结果。”

六、对当代民族主义发展趋势的预测

当代民族主义原因各别、类型繁多、特点殊异,其发展趋势自然也很难把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原有问题和根源继续存在或发生影响,民族主义就不会消失。首先从民族主义态势来看,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将“以聚合和离散两种态势继续发展”,它们既对立又并存,且相互交织,其中“聚合型呈长远发展趋势”。第二从民族主义表现的层面上来看,有学者认为,在新世纪里反对霸权主义将成为国际层面民族问题的主题;世界国家格局稳定,多民族国家继续增多;全球化导致国内层面问题增多;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和平解决民族问题机制增强;“科索沃模式”式微,“车臣模式”将发生示范效应。最后从民族主义量能上来看,有学者认为“政治民族主义已呈衰退趋势,经济民族主义将会成为民族主义发展的主流,文化民族主义也会继续存在”。

综观前文,国内学术界多数研究集中在对民族主义概念的诠释,对当代民族主义类型、特征、影响、原因和趋势的研究,对当代民族主义同全球化关系、作用于国际政治的讨论等。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这种研究需要并且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推荐访问:民族主义 当代 学者 国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