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世界史上的霸权斗争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2-03-26 10:13:48

【高考展望】

大国史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本考点的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感。本专题知识脉络跨度较大,命题角度多变,考生难以准确把握。在学习本考点时,考生不能单一的掌握某一个知识点,而要构建整个专题的知识体系。如注意从整体上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历程、原因和影响,理解制约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注意霸权斗争、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与经济格局变化之间的联系,要把握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如法德关系、英德关系、英美关系、美苏关系和美欧关系。预计2010年高考历史内容考查形式上,该考点应该多以材料选择和材料解析题(包括图片材料)呈现,主观题应以综合考查为主,考生要有意识地关注相关理论观点,并适度加以挖掘,拓展思考问题的视野,背练结合,不断提高答题的技能。

【考点梳理】

一、 世界史上的霸权斗争

1.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

(1)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开始建立海上霸权,并积极加入海外殖民扩张活动。(2) 1600年先后组建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100多年间,英国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殖民据点,并不断在北美建立殖民地。(3) 17世纪英国为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颁布《航海条例》,由此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纽约。(4) 18世纪英法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长期战争,其中以七年战争最著名,结果法国战败,英国占领了印度的大片领土,在北美法国丧失了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 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战争

从1792年法国对普奥宣战开始,到拿破仑帝国覆灭为止,既有革命与反革命之争,也有欧洲霸权之争,如法国与英国、法国与俄国之间的战争。

3. 克里米亚战争

1853至1956年,英法与俄国之间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局部性国际战争。俄国惨败,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亚历山大被迫进行农奴制改革。

4. 普法战争

1870至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进行的战争,不仅引发了两国国内政治变化,导致了两国关系的重大变化,而且改变了整个欧洲局势。

5. 两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间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进行的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 英美争夺霸权

一战后,美国凭借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英国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居优势,英国的霸权地位逐步让位于美国。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

7. 美苏争夺霸权

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进而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峙;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苏关系随之成为历史。

二、 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由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从19世纪初到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多极化发展趋势。

1. 维也纳体系

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在资本主义发展与革命运动的冲击下,维也纳体系瓦解。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中东、非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迎来了战后即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它没给世界带来长久和平,列强仍剥削、压迫落后国家,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

3. 雅尔塔体系

(1) 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2)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两分天下的划分。

(3) 原则:倡导和平与民主。

(4) 内容:①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②重新确立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的疆界;③建立联合国。

(5) 演变:① 1945~1955年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美苏“冷战”对峙时期;② 5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形成美苏争霸;③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雅尔塔体系瓦解。

(6) 评价:① 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②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4. 多极化发展趋势

(1) 形成原因:导致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因素,同时也有政治等方面的因素。美苏两国长期的争霸斗争直接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在政治上对美国的政治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等,都冲击了两极格局,使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2) 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① 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② 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③ 当今世界格局表现为一超多强(五个国家),多极化是趋势。

(3) 影响:① 国际格局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罗斯五个力量的中心。五个中心力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② 五个中心力量之间存在相互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重难点突破】

一、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其实,世界史上的霸权斗争、国际体系的变化与不同时期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消长有着重要的联系,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点的横向联系,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 葡萄牙、西班牙经济霸主地位演变:1500年前后,葡西两国率先开辟新航路,垄断新航路,掌握东西方贸易主权。葡西两国手工工场不发达导致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流入英法荷等国。17世纪初,先后被英、荷打败,丧失了霸主地位。

2.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19世纪中期,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工业产量超过法、美、德三国总和,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设备改造老工业部门,生产关系的调整滞后,过分依赖殖民地,加上美、德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3.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经济上逐步超过了英国,一战后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组织关贸总协定,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4.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 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同盟

在世界史上的霸权斗争和国际体系的变化过程中,许多国际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

1. 世界性的国际组织:(1) 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成立初期在处理世界和平等问题时发挥过积极作用。后被英法控制,未能有效对付法西斯侵略。(2)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反法西斯同盟为巩固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初期一度受美国控制;后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成为重要国际讲坛,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过一定作用;近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2. 专门性的国际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七十七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3. 重要的国际同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三、 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大国之间关系和对外政策直接影响着霸权斗争和国际体系的变化,而制约它们的因素有:

1. 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

2. 各国的综合实力。它往往决定一个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从而影响地区甚至整个国际关系的全局。

3. 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

4. 各国的意识形态。一些大国总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造成国际矛盾。

5. 国内斗争。有的国家统治者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平息国内的政治斗争。

【创新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 材料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 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使美国确立了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3) 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4)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5) 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参考答案】

(1) 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国际: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影响:形成了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2)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3) 力量:欧共体和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原因:社会改革,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重视科技和教育;借助于美国援助。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4) 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持联合国工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推荐访问:国际关系 霸权 史上 演变 格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