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护理高职语文人文教育探析

入团申请书 时间:2023-06-27 11:20:34

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高职教育日益凸现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纯技术教育,从而片面强调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终极是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感,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技术高超的高素质劳动者。随着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护士除了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及社会责任心,所以护理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局面,大力加强人文教育。

高职语文,是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一门基础主干课,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其独特的课程内容对发掘和传授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既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时代和社会赋予语文教学的使命。本文将就如何在高护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初步作一下探讨。

一、挖掘教材进行人文教育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通用的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人文性教育的特性。选入的课文既有人文性较强的名篇佳作,又有反映卫生领域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课文,还有体现医德传统教育的医古文,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文学即人学”,高尔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文学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材选编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极具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浸染,受其形象的影响,日积月累,自然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故乡的榕树》的情景交融;《雨霖铃》《两地书,母子情》《致橡树》《泰坦尼克号》的亲情与爱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克里米亚战场上的提灯女神》《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榜样示范……这些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素材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除了经典的名篇佳作,体现专业特色的课文在教材中更能挖掘出深厚的人文内涵。如反映为祖国医学事业辛勤探索、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只再造手的骨科与手外科专家于仲嘉的《手》,描写古代杰出医学家华佗的高尚医德与高超医术的《华佗传》以及明末医学家李中梓阐述行医者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医家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现代护理的本质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尊重、理解和关爱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专业服务。一个人只有动了真情才会自觉地去实践,比之“施教”的医德教育,文学更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美教化、厚人伦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大多以专业课为主,语文课时不断被压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显然难以完成培养人文性的教学重任。因此,高职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应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在课本之外,教师还应通过推荐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和借助丰富多样的现代媒体让护生感受到更为丰富的人文精神。

二、立足教学培养人文情感

人文情感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因此不可低估。人文情感的教育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并有效地在教学中予以实施。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能否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场”,并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输出与接纳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开展这样的尝试。

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首先请同学们列举她们认为最美丽的五个女性,同学们罗列的大多是她们喜爱的娱乐明星,对此笔者并没有加以点评而是自然地导入课文。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讨论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外貌的美就是最大的资本。但是这种美通常只是昙花一现,可居里夫人,却为我们留下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请同学们讨论,怎样的美丽才能永恒?由于护理班的学生大都为女性,对于“美丽”这样的话题兴味盎然,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很热烈。这时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要学习居里夫人不为美貌所累,用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进取精神,献身科学事业的高尚人格,使学生深刻领悟:一个人只有把所从事的职业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丽才会永恒。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教《祝福》一课时,当讲到祥林嫂坎坷的遭遇时,笔者发现有的同学留下了同情的眼泪,有的却一脸漠然,还有的居然在下面偷笑。见此情景,笔者并没有发火,而是就势引导启发学生:“祥林嫂的生命里没有春天,除了由于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周围人的冷漠也是是原因之一。作为一名未来的护理工作者,我们不能在面对病人痛苦时熟视无睹甚至冷嘲热讽。愿大家保持一颗善感的心,一颗纯朴的、充满爱的心。”说到这里,那几个偷笑的女生悄悄低下头。在不久之后的《泰坦尼克号》(节选)课堂上,当讲到杰克为了挽救露丝而沉没海底时,很多同学眼圈红了。此时笔者见缝插针道:剧本中,杰克为了露丝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爱露丝。在现实生活中,你们相信这样的感情存在吗?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相信。当笔者请他们举例时,一些同学很自然地联想起汶川地震中用身体保护了自己孩子的那个母亲。伴随着《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依旧”的动人旋律,笔者不失时机地穿插了几个汶川地震中发生在亲人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还通过PPT展示出事先准备好的相关图片。当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的白衣天使在受灾现场第一线忙碌的照片时,全班都沸腾起来。课后,笔者还布置了一次作业:“如果你在医院实习期间结识了一名在因地震而双腿截肢的16岁的女孩,她的父母在地震中为了保护她而丧生了,于是她有了自杀的念头,你会怎样安抚劝导她?”批改这次作业时,笔者真的很受触动,原来“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高职生的思想情感丰富而又复杂,教师要成为时常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的琴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的主体情感得到强化与提升,从而克服各种消极颓废的情绪,创设出积极明朗的心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结合专业培养人文情感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许多相通之处,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贴近专业学习实际,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使语文学习有益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可以转换思路,使传统的“素质型”教学模式与面向学生专业发展的“职业型”教学模式“双线并进,互动运行”。教学中除了通过一篇篇散发着人文气息的文章滋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外,还要注重语文教学与专业特点的结合。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与专业课搭桥,可以促进学生将良好的语文人文精神有方向、有目标地向专业拓展。

比如在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中,第一篇课文是《手》,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主人公于仲嘉高尚的医德应该是分析的重点,“于仲嘉端起他的残臂,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轻轻放下后,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有些像圆规似的金属小架子,放在手里轻轻摆弄着”。如果此时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细节描写,同时结合将来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的岗位要求、职业素质进行讲解,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您曾有过非凡的潜水本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本文巧用对述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了胎儿在母体中依靠子宫里的羊水安全发育成熟的知识。这篇课文借助一系列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羊水的生理功能。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笔者先让学生查阅相关的专业课本,将《正常人体学》教材中“子宫”“羊水”的概念和课文中的表述进行比较,完成了教学目标之一: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的对比。在结束课文讲解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训练题,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表演:本文采用了对述的方式,试着将之修改为一个妇产科护士和一个年轻孕妇之间的对话。学生对设计“对话”兴致很高,精心准备之后,现场表演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启发她们,在今后的护理岗位上,换一种方式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和人性化地表达出来正体现了一名优秀护士的素养。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综合,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广泛,学生语文课人文教育提升的过程,是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的过程同步展开的,甚至是合而为一的。因而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更要走出教材。只有走进教材,才能学到语言运用经验,而只有走出教材,才能内化经验、丰富经验。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是加强高职教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素质也是权衡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有着有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高职语文教学也必须把人文性摆在第一位,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王建明、王炎斌主编.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海燕.“文化转型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邓渊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22006)

推荐访问:探析 高职 护理 语文 人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