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善治大学生作风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

自我鉴定 时间:2023-07-24 14:30:05

【摘 要】作风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我们高校学生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病。正确理解大学生的作风建设与和谐校园的关系,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密切同学关系、加强监督力度等措施是和谐校园下善治高校学生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作风建设;和谐校园;监督

善治,“良好的治理”或“成功有效的治理”,即是在实践中解决如何克服治理的失效、如何使治理更加有效的问题,以使治理健全和更成功。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然而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一些大学生因自身承受不住社会生活变革多元化的冲击而出现作风涣散甚至走向极端现象。如何以人的和谐促进校园和諧,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大学生作风问题的科学治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步骤。

一、大学生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思想作风观念陈腐,缺乏进取意识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直接刺激了大学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强烈求知欲望。此中我们部分学生干部中存在着陈腐的思想观念,进取意识减弱。有的为了某一学生干部的“职务”升迁或当选的需要,送礼吃饭、“拉小山头”,但实际的能力水平与岗位实际应具备的水平相差甚远。低素质文化水准造成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热衷于好大喜功,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片面追求自己在老师同学面前的“美好”形象,谋求“个人前途”的发展。往往把同学利益、班级利益、学校利益抛在脑后,而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考试时“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这些弊病导致为学者思想僵化,阻碍了和谐校园的进一步建设。

(二)学习作风不实,理论创新滞后

学习作风即所谓的“学风”,从狭义上讲,学风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上,是学生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我们的一些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种名目的学习、培训,经常是参加一期接一期,但由于学习目标缺失,不了解社会需求,不能适时按照社会对人的需求来调整自己。还有部分大学生生活散漫,无视学校规章制度和纪律,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玩网络游戏,出现“人在课堂中,心在外边飞”的现象。这种经常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学习,尤其对党的理论知识,常常满足于自己浅尝辄止的认同。致使他们理论知识浅薄,对因形势发展而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到位,学习起来凭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更不用说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了。

(三)工作作风虚浮,服务意识淡薄

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作风不仅决定着他工作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学校、部门的形象。工作中,部分学生和干部“功利性”太强,对工作缺乏敬业情感、奋斗热情、执着激情,喜欢站着指挥、命令其他同学,喜欢在各种“会议”上听汇报、做指示,使用于决策的第一手资料缺失,难于真正体现为同学服务宗旨,对同学的服务意识淡薄。在学校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喜欢用“一把手”的权力去“树形象”、“建政绩”,虚浮不实。面对一些诸如“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等诱惑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而走向了同学的对立面,致使在校园建设过程呈现不和谐因素。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我们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作风建设,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不仅要看他们的措施是否代表大多数同学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办实事、办好事。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作风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学校公平正义,消除“干群”矛盾,消除校园不和谐因素。

二、和谐校园下大学生作风建设的有效善治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筑牢道德防线

大学生的作风,是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外在反映。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给我国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也同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作风建设,通过不断学习《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的意见》(教监【2008】15号)来解放大学生思想,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意识,牢固树立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的文明程度。再者要把教育同整顿、处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思想作风和学风建设活动,学生党员干部要带头干,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思想上高筑拒腐防变的道德大堤。

(二)重干实事,以优良作风保持同广大同学的密切联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而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集中反映。领导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问题。我们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生党员、干部同样需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强化宗旨观念和同学公仆意识,以优良的作风保持同广大同学的密切联系。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党员、干部对同学要有深厚的感情。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对同学的情感。情感深厚,则关系密切;情感浅薄,则关系淡化。学生党员、干部在思想感情上要尊重、理解、关心人民同学,时刻把同学的利益放在心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坚决抵制作风飘浮、浮夸奉迎、推诿扯皮等行为。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党员、干部为同学服务的能力。每个大学生尤其是党员、干部不仅要有为同学服务的观念,还必须掌握为同学服务的过硬本领。学生党员、干部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工作中要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为同学服务的宗旨观念落到实处,才能够为同学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同学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为和谐校园的构建献言献策出力。

(三)加强监督力度,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

大学生的作风建设出现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监督管理不到位。因此,搞好大学生的作风建设,必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加强制度监督。直接把对大学生的作风建设的要求规章制度化,利用学校制定的学生手册中《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校学生考试违纪处罚规定》、学校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后盾予以强制执行,使之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实现制度监督。其次,加强部门监督。各系、各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并深入学生班级、学生宿舍等基层采取调查、谈话、诫勉、询问和质询等措施,督促学生包括干部改正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加强事前监督,发现不良作风苗头的要及时处理。第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推行系部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制度,让系部领导干部的工作及行为置于全系、全校学生的监督之下,使系部的行政工作隐私最小化,扩大学生的知情权、监督权。各系部要设置举报中心、举报信箱、举报电话,把网点建设到最基层;各教学系设立“领导接访日”,让系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使广大学生更方便反映或检举师生作风方面的问题。第四,重视班级干部成员内部监督。班级干部成员尤其“一把手”比如班长要带头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干部对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系、學校相关部门请示报告,主动接受系部、学校的监督。加强大学生作风建设监督力度,要实行全程监督,着重解决现行监督滞后问题,必须把事前监督、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较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以消除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一切消极因素和阻力。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创建优良校风、学风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努力加强大学生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好专题讨论、开好主题班会、开展知识竞赛、搞好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作风素质,发挥道德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音音.浅析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2(09).

[2] 潘秦.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J].理论学刊,2012(12).

[3] 郭殿雄.试论社会公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06).

[4] 胡喆等.加强法制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3(03).

[5] 程高洁.浅谈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品牌(下半月),2014(09).

[6] 许永强.和谐社会下的经济与法制建设[J].生产力研究,2014(09).

作者简介:周茂春(1978- ),男,四川南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市场经济与现代管理。

推荐访问:构建和谐 作风建设 大学生 校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