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社会史观在历史科高考中的体现及备考策略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0 10:37:50

随着历史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将社会史观等新史观融入中学历史,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方式,与社会史观相关的考题不断在历史科高考中出现。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和考试评价的密切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复习备考策略。

一、社会史观在四川卷高考题中的体现

近年来,将社会热点作为历史考试的材料,将其与政治、经济问题结合,并贯通古今中外史实的命题形式已经是一种趋势。这种既能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又能联系社会现实的题型受到了命题者的追捧,换句话说,社会史观已完全融入中学历史教学,融入高考。自四川2006开始自主命题后,基本每年都会出现与社会史观相关的考题,都是以“接地气儿”的材料考查学生的历史主干知识。考题新颖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下面以四川高考卷(2007-2014)为例,以实际数据来说明社会史观在高考题中的重要性。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社会史问题,历史高考总共12道选择题,与社会史观有联系的基本占1/4,材料题更倾向于用生活化的材料创设情景,以2014年的高考题为例: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中所示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

此题材料3提供了答题的方向:先将图片内容整理、归类,然后解释这些东西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图4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体包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更新。此题以身边的物质生活变迁考查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小见大,让学生的目光从“高位”转向“低位”,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感悟。那么,为何在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以社会史观来分析问题呢?

二、高中阶段掌握社会史观的必要性

1. 历史学科的学术前沿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符合课改要求。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史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深化发展,提出几种新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这些史观在高中课标和以课标为依据编写的几种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现在高考题的命题团队都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所以高考试卷必然会渗透当前最新的学术观点,将史学研究新动态融入考卷中。其次,新课改要求历史学习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社会现实及其发展的联系,掌握社会史观的若干知识,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高考题中恰当地体现这方面内容,有利于使历史教学内容愈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和社会需求。所以在高中阶段掌握社会史观方面的内容,是史学研究新成果渗透于实际教学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他们探究性、研究性新思维的条件,这些都是新课改形势下的重大突破,深入社会史观的教学必然使历史课程改革向纵深向发展。

2. 中学历史教学提高其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利用社会史观进行教学,对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有促进作用。华南师大黄牧航教授说:“在旧课程中,我们习惯了宏大叙事,总是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来把握历史的发展,其负面作用就是把鲜活的历史内容挤压成几条干巴空洞的原理,学生的心中有社会形态、有国家、有民族,唯独没有活生生的个人。”传统的教材很少涉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更不要说进入高考题。传统的历史教学重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分析,过程经历的概述,重视对历史事件下绝对评价,还有历史人物方面也只关注大人物,加上受传统史观的影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大多具有片面性,只有肯定或者否定。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条条款款,使原本充满血肉的历史变得死板而空洞,学生觉得无聊、不愿意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今史观教学的深入推进,必然会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为主体,引导其探索、思考历史问题。正如黄牧航教授所说:“我们认为历史的有效教学应该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较高的效率及效益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历史知识内容,帮助其养成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习惯。”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主要还是落实在学生学方面,选择社会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是大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因为大都是贴近生活的事物,包括衣食住行、交通工具、通讯设施、风俗礼节等,再以适当的图像史料辅助教学,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印象深刻。可见社会史观教学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全身心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 实现学科价值,突出学科特色的必要途径。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现代公民,使其具有一定的人。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去认识历史。该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史观关注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等。社会史观强调大众化、生活化,除了要关注历史上的大人物的功绩时,还要看见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为人类历史进程作出的巨大贡献。

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时,充分考虑了社会史观的融入。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下分三个课时,都是在讲社会生活层面的变化:物质变迁、社会习俗、交通工具、大众传媒等。讲学生身边的事,是他们感兴趣的环节,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激发创新性思维;必修三主要以思想文化为主,其中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都重点介绍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着重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局部细节,并联系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探索,以微观见宏观。与传统教科书的区别还有,无论是新版的人民版还是人教版,抑或者岳麓版,都注重在介绍大人物英雄事迹时,也釆取图片、小故事等形式反映中下层劳动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人民版必修二教材在讲美国的经济危机时,除了分析原因、领导人的政策,还用适量的文字配以图片的形式阐述了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

如今社会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比重会逐渐加大,命题者们对社会史内容的考查也只增不减,如何在高三复习时做好充足准备,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1. 关注史学前沿,更新史观理念。在高三复习时,我们的史料来源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要把书读“厚”,以教材为依托转向更丰富的史料学习。从最近几年的材料分析题来看,命题者大多选用地方史料、大家著作、社会现状、学术前沿等作为答题史料。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首先转变观念,带领学生一起关注学术前沿,关注学界新成果,这种与时俱进的做法才能跟得上命题人的思路,以此达到复习的有效性。史学素养的积累在高三复习时也需要重视,可以进行史学名作的阅读、分析训练,史学素养类高考试题归类训练,掌握方法、技巧,开设史学名著阅读选修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代表性著作,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比如,中国古代史: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国近现代史: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都应该多多学习。

2. 关注社会现实,包括当前社会问题和历史上的社会问题。综合来看,高考题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史观认为,历史教材不应该一味地强调重大政治制度、经济改革措施,对于社会问题要予以重视,目光不应该还停留在英雄史观上,更多的“眼光向下”的历史。就当前来讲,社会现实问题突出,如,教育公平、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反腐倡廉、农民工问题;生态问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发展、恐怖主义、极右主义、霸权主义问题等等。当然,我们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热点问题的复习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进行,不能脱离历史知识本身去盲目地追求热点。

历史上的社会现实问题也是考查的重点。我们分版块来讲:(1)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突出。干旱、洪水、地震和虫灾等问题的发生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减少、瘟疫横行等。(2)社会动乱时期易出现社会问题。相较于天灾,人祸也可能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突出特点就是百姓流离失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都是战争引起,“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虽然将人口和技术带到了南方,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但是在当时确实是严重的社会问题。(3)尤其是社会转型期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工业革命是中学历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然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如,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童工问题严重、人口激增、城市环境污染、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等。这些大众生活史从平凡的角度真实地体现了历史进程的变化,有不少还是与核心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但是教材提到的比例较少,即使在新课改后的教材也是如此,只有短短的几个章节专门有讲到社会史问题。因此,在复习时就要适当增加这些问题的比重,做到对重点问题的全面关注。

3. 强化训练,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试题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不再是传统的“背书式”考试。也就是说,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掌握的情况下,更看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学科能力,特别是在新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方法,是课标的要求,也是现在教师们思考的重大问题。历史学科的学习,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还需要应对高考,而使用质量高的考题进行强化训练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的高质量试题,主要包括:各省市历年真题、各地区的联考题和重点中学的阶段性测试题。在复习期间,自主命题应该比重偏大,因为自命题一般是一线老师的心血,是多年研究课标、教材和考纲的成果的集中体现,其命题应该具有基础性、创新性、拓展性、深入性。试题要全面地呈现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史料选取上注意使用史学名著、学术前沿成果,使考题呈现“题目在卷面上,答案在教材上”的特点。在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应变能力、答题技巧等,久而久之达到备考的目的。

要做到以上的要求,起点还是从教师本身出发。先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才具备培养优秀学生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与时俱进,自身的知识更新要跟得上学界的步伐。并且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不能空讲概念,更多的是把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训练相结合。没有相对应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记忆不深刻,社会史观只是一个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名词,或者就只是有趣的生活小故事,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更不要说运用。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的史观教学不能对理论作太过深入的分析,必须是在正确的学情分析基础上进行,教学应该遵循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

参与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亚夫.历史课堂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冯一下.社会史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J].中学历史教学,2007(10).

[4]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 (5).

[5]柳红霞.让生活走进历史——如何将社会史引入中学历史教学[J].教学月刊,2006(4).

[6]刘波.社会史观——高考历史复习新视角[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0 (4).

[7]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高考试题的命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杨光.浅谈社会史观与高三历史复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

推荐访问:高考 备考 体现 策略 社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