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论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库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04 10:09:23

摘 要:金沙江下游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也是生态脆弱的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并且还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大力开发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形成一系列大型水电库区同时,生态旅游是发展库区经济最好的选择,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能解决金沙江下游库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地质灾害和库区消落带等问题,对营造金沙江下游良好的生态环境起着重大作用。

关键词:金沙江水电站库区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47-02

1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库区的状况

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是指在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江段建设一系列巨型水电站,兼具发电、防洪、拦沙、灌溉、航运等经济社会功能。金沙江下游自雅砻江口到宜宾市,目前已启动或开展前期工作的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四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385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所发电力将主要输往华东、华南、华中地区。这四个电站涉及了云南的东川、巧家、会泽、昭通、永善、水富,四川的宁南、雷波、屏山、宜宾。金沙江流经河谷属于干热河谷,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但是这一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但由于过去交通不便,缺乏宣传,并不为世人所知。在梯级开发金沙江下游水电的同时,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1.1 自然旅游资源

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形成一系列的库区,届时将形成一连串的高山湖泊。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区域的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云南境内昭通市的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有大山包、小草坝、峡谷温泉、大关黄连河等。其中的大山包位于昭通市西部,距城区79km,海拔3140m,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已被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摄影家所熟知。

云南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初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而其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云南永善县的码口溶洞群、茂伍黑颈鹤越冬聚居地倍受专家学者重视和推崇;三江口原始森林、万亩竹海、人头山、牛角龙温泉各显魅力,其中最具特色的码口溶洞群是滇东北乌蒙山区金沙江下游的一个小村庄,东南与昭通市昭阳区接壤,西临金沙江与四川省的凉山州隔江相望。

四川凉山州的雷波县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主要有马湖、落水湖、麻咪泽动植物基因库,城墙岩原始森林、溶洞奇观等。雷波的马湖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湖泊,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积73km2。海拔1113m,平均水深70余米。马湖三面环山,风光秀丽,分布着大量原始森林,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地衣苔藓遍地,充满了原始古朴气息。

1.2 人文旅游资源

金沙江下游是彝族文化、土司文化、巴蜀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特有的民俗建筑展现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库区涉及到几处“僰人悬棺”遗址,如黄华镇内的部分悬棺。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

屏山县龙华古镇内500m长的“明清一条街”全由石板铺就,街两旁建于明清时代的1000余间木串架民房古朴典雅,是至今全省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影视界常来此选景拍片。古镇旁的八仙山有“世界第一立佛”的八仙山石刻大佛高37m,宽11m,建筑年代在元明以前。1991年省府将此佛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2 生态旅游是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库区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

库区旅游是以水库丰富的水资源、水生物资源、人工建筑群和库区周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旅游方式。[1]金沙江下游属于生态脆弱地区,是长江水源涵养的重点保护地区,这一区域山高谷深,降水较少,土地贫瘠,属于低纬度云贵高原边缘的横断山脉被金沙江深度切割的特殊地貌。同时,它也是少数民族聚居、贫困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但经济极为落后,属于典型的“富饶的贫困”区域。[2]目前这一区域内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是采矿业。如云南境内的东川,是有名的国内六大产铜基地之一,但东川已被国家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并且东川区部分矿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频频凸显,由于过度开发及采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空气和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前往东川红土地途中,沿溪谷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矿场,整个山谷都飘荡着黄色的烟雾。要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再靠这种野蛮地粗放的采竭模式是与可持续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而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淹没地区都是沿江光热条件和经济作物生长最好的地区,如果在库区淹没后为当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库区生态旅游将是最好的选择。

库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能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也不能走自然保护区式的严格保护之路。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保护性”是其主要特征,它是以生态环境、生态类型和生态资源为主要旅游对象,[3]具有3大特点,一是旅游对象主要是少受人类干扰的大自然;二是生态资源是在合理规划前提下实行严格管理的旅游;三是生态旅游整体过程都贯穿着科学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辅导。发展生态旅游对于解决金沙江下游库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地质灾害和库区消落带等问题,营造金沙江下游良好的生态环境起着重大作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可以实现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库区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3 金沙江水电站库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生态旅游具有双向责任[4],即不仅要对旅游者负责,也要对旅游目的地负责,包括对目的地居民和生态环境的负责。

3.1 强调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库区的生态敏感性极强,旅游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生态文明要求发展旅游业必须控制在库区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内,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反对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维护库区环境和保障库区生态安全为前提,尤其是开发之初,一定要严把环境观,不能造成旅游资源的过渡开发,必须依赖科学的手段禁止粗放式开放。比如库区在开展水体项目时,应把生态旅游的原则置于首位,对于那些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的快艇类旅游项目设置门槛,不能以短期带来的经济利益而造成永久的环境伤害。要想在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求得平衡,就必须对这个生态资源有一个正确认识,就需要对库区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库区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是多层次多专题的,应依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相关区域建立自动化环境监测系统,从而可以快速而准确地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在开发之前,要对整个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的流域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植被、土壤、地貌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进行功能分区,针对不同的生态敏感度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生态旅游项目,尤其是生态敏感度高的区域应该坚决地树立禁止建设区和禁止旅游区。

库区旅游接待设施也应严格规划避免乱建多建,造成过度的商业化城市化。在建设规划中考虑低碳设计,使用清洁燃料,规范三废的排放,尽量减少游客接待对当地环境的破坏。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不仅体现在旅游开发中,也体现在利用过程中,要积极倡导绿色旅游生产和消费,创建一批绿色饭店、绿色景区和旅行社,引导旅游者绿色旅游消费,把生态旅游的内涵落实到旅游行业的具体行动中。

3.2 保护库区居民的利益

金沙江下游流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库区居民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存在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观念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生态旅游是双向责任旅游,责任旅游的目标是优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社区参与是实行责任旅游的重要途径。在旅游开发中,要积极构建库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开发并从中受益的渠道,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库区居民致富的民生产业。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开展库区居民旅游就业培训,鼓励、支持和引导当地居民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游客深入库区居民社区,吃民家饭,住民家楼,使库区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去。

3.3 避免库区产品雷同

库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主要是依托水域、水库、大坝等自然吸引物。要避免传统的“就资源卖资源”,仍然是观光、游船、垂钓等项目,这样旅游产品毫无特色,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因此,在进行库区生态旅游开发时,应该结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一个具有很强互补性的整体产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开发转变,塑造整体品牌形象。如向家坝水库将达到95.6平方公里,形成一个峡谷型的大湖,可以与水富的大峡谷温泉和昭通的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结合起来,大山大湖大温泉,增强旅游吸引力,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沿水库设计一条有趣的徒步山道,使游客能在行走时慢慢领略当地的山水特色,但要避免修建一些缺乏文化品位毫无吸引力的人造景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上,尽量以原生态的方式去打造,使人行其中能与大自然自由接触。旅游产品的研究,宜采取将山地经济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结合。动植物的养殖与栽种利用山体的垂直分布,呈现出立体图画,也为科普考察,旅游观光农业模式的生态农业创意农业融于一体[5]。

参考文献

[1]张西林.大型水库旅游开发中的水资源利用—— 以湖南酒埠江水库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3).

[2]刘刚,张菲菲,孙尚志,刘宝勤,廖显德.大型水电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以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55~86.

[3]孙守琴,王定勇.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模式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14(3):232~233.

[4]杨桂华.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J].旅游学刊,2004,19(4):53~56.

[5]冯佺光,赖景生.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57~561.

推荐访问:金沙江 梯级 库区 水电站 下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