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09 10:15:53

摘 要 通过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化学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具体叙述在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方法和过程,论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学化学;环保教育;实验教学;电化媒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化学科学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破坏、沙尘暴肆虐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空气污染、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每当笔者上第一节化学课时,主要分两个部分教学。第一部分,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的含义,列举出身边有关化学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化学学科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带来的好处。第二部分,点出化学带来的隐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离不开化学,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显严重。各国工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各种燃料等,随之带来不少血的教训,如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酸雨等,当时死于污染的人数最多的高达上千。数据的列举让学生深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确今后的任务——肩负起环境保护的重任。

2 结合教材对学生开展环保教 育,培养环保意识

2.1 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如讲氧气、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在讲到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内容时,可列举一些事实,如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海湾战争等;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1.5亿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 000~7 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等。这样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又激发兴趣,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印象至深,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中学化学教材包含许多环保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讲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美德。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

2.2 通过实验设计开展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会直接接触到有毒的气体、液体、固体,如何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严格控制试剂用量、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装置是化学教学中再现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做好化学演示实验,重视环保意识培养。对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乱倒,学会妥善处理,绝不能一边讲环保,一边做污染环境的事,要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让他们感觉到战胜污染是可以做到的。

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而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或者水污染。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教育好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里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如在做CO还原CuO实验时,对实验尾气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展开思维,尽可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处理尾气,以减少CO对环境的污染。每次实验完毕,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3 通过利用现有的电化教学条件,增强环境污染的直观性,强化环保意识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也大大提高,各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学校都是采用电化媒体教学,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结合初中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高、接受能力好的特点,善用活用电教媒体,创设一个好的氛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环保无时不在。

例如,在学习合成材料大量废弃带来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时,很多学生在现实中只是感受到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的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不知道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从天上到地下都有着影响(焚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填埋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但以上的现象在生活中学生很少亲身感受经历,这时只是靠书本的图画和教师的寥寥几句很难让他们深刻了解到白色污染的真面目。此时充分利用电化媒体的优点上网下载有关方面的事例,加强学生的认识,从各个方面了解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让学生从点到面把握该知识点。

3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

环保知识的认识

3.1 以周边环境为素材,提高环保意识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人们随时都可发现环境污染物。因而应结合当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如城市近年来汽车数量剧增,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城市大气中CO、烃类污染物含量急剧升高,这些污染物经过一系列转化,进一步又形成光化学烟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人们的眼睛、呼吸系统受害等。为此,可组织学生对周围环境如水质、大气、噪声等进行化验、分析和测定,掌握实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兴趣和责任感。

3.2 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3 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阅读与环境污染与保护有关的资料,并做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保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营造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让理论现实化、具体化,就要走进人类大社会进行实际的调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知识点实际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环保的广泛性。

总的来说,人类要生存和发展要有好的大环境,要有好环境就要有一个健康的地球。因此,提高环保意识不仅仅是教师、学生的任务,更是全人类的使命,全人类要行动起来,为一个健康的地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公河.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教育探索,2005(7):72.

[2]梁玉柏.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J].福建质量信息,2004(10).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环保意识 应注重 化学 教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