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挖掘历史,叩问人性,不忘传统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5 10:16:44

当代俄罗斯文坛的奖项名目繁多,种类齐全,除可区分为官方文学奖和非官方文学奖两大阵营以外,还可细分为面向新生代作家的文学奖,奖励战争等题材作品的文学奖,针对专门体裁作品的文学奖等。各项文学奖的奖金数额也是参差不齐,有高达300万卢布、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书奖,还有仅奖励一卢布、一瓶伏特加和一个苹果的安德烈.别雷奖。

2014年,大书奖、俄语布克奖、雅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等奖项依然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但也有不少文学奖爆出冷门,例如,布宁文学奖评委会因参赛作品“体裁不符合要求”而决定当年度暂不授奖,别尔金中篇小说奖、尤里.卡扎科夫短篇小说奖在俄罗斯媒体上更是销声匿迹。相对于官方文学奖对爱国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一系列非官方文学奖因其独立性和自由性,更能反映2014年俄罗斯文坛的概况。以下我们就通过几个影响较大的非官方文学奖来对俄罗斯文坛做个巡礼。

大书奖

2014年11月25日,第9届俄罗斯大书奖在莫斯科市帕什科夫之家颁发。扎哈尔.普利列平凭借《居所》荣获一等奖,弗拉基米尔.索罗金以《碲钉共和国》、弗拉基米尔.沙洛夫以《回埃及记》分获二、三等奖。此外,在颁奖仪式上还为获得读者投票最多的作家颁奖,前三甲分别是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二手时间》)、扎哈尔.普利列平(《居所》)、阿列克谢.马库申斯基(《驶向阿根廷的客轮》)。列昂尼特.卓林则被授予文学贡献奖。

普利列平的长篇小说《居所》,讲述了执法机构的创造性工作和刚刚走上劳改道路的囚犯们的艰难之路。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严寒而美丽的索洛维茨群岛上。劳改营里生活着最后一批人,其中有知识分子、僧侣、匪首和肃反工作人员。他们之间的命运纷繁复杂,已经无法分清谁是刽子手、谁是受害者。


扎哈尔·普利列平及其获奖作品《居所》

索罗金在《碲钉共和国》中预言了欧洲在未来“新中世纪”的命运。那是个居住着农奴主、十字军军人、侏儒、巨人、怪兽等的世界,所有人都在寻找幸福,而只有一种神奇的金属,深藏于“碲钉共和国”中的碲,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因此,人们生活的目标往往只有一个:碲钉。很多政治体制、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小国家,因为“碲”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沙洛夫的《回埃及记》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但除书信之外,小说中还包括了作者的摘录和引文。具体内容将在下文加以介绍。

大书奖是俄罗斯最高文学奖项之一,其奖金数额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上居第二位。一等奖的奖金为300万卢布,二等奖为150万卢布,三等奖为100万卢布。大书奖由俄罗斯国内文学支持中心设立于2005年11月14日,其主要目的是“寻找并奖励那些为俄罗斯的文艺事业作出实质性贡献、能够提高俄罗斯当代文学社会价值、吸引读者和社会注意的作家”,以“唤起民众对于文学的兴趣,使书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共有359部俄语作品参与了本届大书奖的角逐,最终有29部作品进入长名单,9部作品进入短名单。

俄语布克奖

2014年12月5日晚,俄语布克奖在莫斯科金环酒店揭晓,弗拉基米尔.沙洛夫夺得大奖,他的《回埃及记》被评为年度最佳俄语小说。进入决赛的还有阿纳托利.维什涅夫斯基(《彼得.司捷潘诺维奇传记》)、娜塔莉亚.格罗莫娃(《钥匙》)、扎哈尔.普利列平(《居所》)、维克多.列米佐夫(《自由意志》)、叶列娜.斯库利斯卡娅(《大理石天鹅》)。

《回埃及记》用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这个家族与经典作家尼古拉.果戈理有血缘关系。沙洛夫用五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制,在谈到小说内容时,他说:“我认为,尼古拉.果戈理去世之后,许多俄罗斯作家都在尝试续写他的巨著《死魂灵》,因为在这部尚未完成的小说中有着某种非常神奇的启示。或许,如果将其续写完成,那么我们就能够明白生活的意义了。为什么将小说取名为《回埃及记》?我觉得在《圣经》中所记载的出埃及之后,我们在某一时刻掉转方向又回到了埃及。而20世纪的历史,在我看来,就是重返埃及的历史。”

评委会主席安德烈.阿尔耶夫指出,与苏维埃文学相比,当今作家的自觉意识得到了解放,他们能更加自由、大胆地书写,不断通过作品来揭示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此次进入决赛的作家都是这样。评委会成员杰尼斯.德拉古恩斯基认为,沙洛夫获得本届俄语布克奖是实至名归, “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睿智而又优美的作品”。

评委们的赞誉并非溢美之词,在此之前,《回埃及记》已经进入过国家畅销书奖短名单,并获得大书奖三等奖,此次更是同时斩获俄语布克奖和大学生布克奖,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部小说的价值。

沙洛夫1952年4月7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作家家庭,其代表作有《演习》《我并不遗憾》《老姑娘》《拉撒路的复活》《像小孩子的样式》等。《周刊》评论员说:“弗拉基米尔.沙洛夫可谓是当今文坛最耀眼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中含有俄罗斯全体知识分子所喜爱的元素。”目前,沙洛夫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法语和中文等多种语言。

雅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

2014年10月21日,第12届雅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三个奖项的获奖名单在莫斯科公布。鲍里斯.叶基莫夫凭借《皮诺切特》获得现代经典作品奖,阿尔谢恩.季托夫以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别希斯通格的影子》三部曲获得21世纪奖,罗曼.先钦以《你们想要什么》获得童年.少年.青年奖。

鲍里斯.叶基莫夫1938年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曾经在工厂做过车工、钳工、调试员和电工,还在秋明州和哈萨克斯坦做过建筑工人,在乡村学校里当过劳动课老师。或许源于特殊的个人经历,叶基莫夫最主要的作品(如《皮诺切特》《不应哭泣》《为了一口热饭》)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他的200多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全面而艺术地刻画了在世纪之交的特殊时期俄罗斯的乡村生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曾经这样评价他:“鲍里斯.叶基莫夫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现代乡村生活,其中有着全新的生活习惯、无限的可能性并面临着严峻的威胁。他描绘的图景中展现了难以想象的现代乡村的复杂生活,这能帮助我们恢复民族团结意识。”


弗拉基米尔·沙洛夫的获奖作品《回埃及记》

阿尔谢恩.季托夫生于1948年,画家、作家。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经出版了13部小说。《别希斯通格的影子》三部曲讲述的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那些曾经在亚洲、远东、西伯利亚作战过的俄罗斯官兵,以及经历战争的神甫、知识分子等带有不同观点和信仰的人之间相互碰撞的故事。别希斯通格是公元前6世纪波斯的一处山岩,上面刻有警示后世远离暴乱和战争的训言。但直到19世纪中叶,这处山岩才被发现。在这2000多年里发生了多少暴动和战争呢?不计其数!小说意在向现代人传达这一古老的训言。

罗曼.先钦生于1971年,作家、《文学俄罗斯报》副主编。其作品常发表在《民族友谊》《新世界》等刊物上,主要作品有《雅典之夜》《负数》《没有关系》等。俄语布克奖10周年评选决赛选手,曾荣获2013年度俄罗斯联邦政府奖(文化领域)。在获奖小说《你们想要什么》中,14岁的主人公达莎是“我”的女儿,博洛特纳亚广场反对派的立场就是通过她表达出来的。达莎已经告别童年,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在家里,她关注每一个对话,试图通过人们之间的言语来弄懂国内所发生的事情。在这部作品中,先钦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自己的忠诚。

雅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设立于2003年,主要是为了奖励那些将博爱、仁慈和道义视作自己的理想,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俄罗斯文学经典及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道主义传统的优秀作家和作品。雅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的提名作品需要有文本的艺术性、全人类视野的道德性和宗教与种族的包容性。评委会主席、俄罗斯联邦总统文化参赞、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博物馆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说:“我们的任务是感受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2014年的索尔仁尼琴文学奖授予了近10年来最权威的批评家之一,伊琳娜.罗德尼扬斯卡娅,“因其致力于寻找俄罗斯文学的美和真理,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想的变迁,并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颁奖仪式于2014年4月24日在莫斯科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侨民之家举行。

伊琳娜.罗德尼扬斯卡娅1935年2月21日出生于哈尔科夫市(现位于乌克兰境内),父亲为医生,母亲是音乐老师。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图书馆学院,自1987年起供职于《新世界》杂志。1998年至2008年主持《新世界》杂志文学评论版的工作,现为杂志编委会成员。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9世纪俄罗斯的古典作家、当代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宗教哲学、美学与文艺学等。2010年获得普希金奖章。著有《寻找真理的艺术家》《文学的七年》《文学的运动》《21世纪前十年的诗学》等。曾在《旗帜》《文学问题》《文学评论》《北方》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1998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基金会设立索尔仁尼琴文学奖,获奖作品可以是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戏剧、论文集等用俄语写作的不同体裁的作品,为的是奖励那些“取得较高的文学成就,能够促进俄罗斯的觉醒,对于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保存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作家”。

国家畅销书奖

2014年6月1日,俄罗斯国家畅销书奖揭晓,克塞尼亚.卜克莎凭其《自由工厂》荣膺此奖。其他5部进入短名单的作品分别为:谢尔盖.沙尔古诺夫的《1993》、巴维尔.科鲁萨诺夫的《首脑之王》、弗拉基米尔.沙洛夫的《回埃及记》、马拉特.巴西洛夫的《打印机》以及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碲钉共和国》。

克塞尼亚.卜克莎1983年出生于圣彼得堡,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经济系,著有长篇小说《哈西姆.曼苏洛夫先生的生活》、短篇小说集《我们生活不当》等。

俄罗斯著名作家德米特里.贝科夫说:“我认为,克塞尼亚.卜克莎是我们这一代人中最出色的诗人、小说家,她擅长创作反映当今社会甚至是政治题材的小说,但这并不妨碍她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运用。卜克莎出奇得独立、勇敢和聪慧。经济学的教育背景使得她能冷静而清晰地看待世界,而诗人的天赋让她的小说不仅辞藻华丽,更是充满一种乐观的精神,正如20年代幸福的俄罗斯空想家们一样。如今她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认真严谨地研究了大量材料之后,开始创作工业题材小说。《自由工厂》集恐怖作品、言情小说、社会剧作于一身,它不仅是一部后苏联作家所写的关于苏联生活经验的作品,也是第一部描写苏联时期工业乌托邦的小说。作品笔触残酷却不带讽刺,充满关怀却不带偏见。”

总之,《自由工厂》恢复了苏联时期所需要的工业题材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国防企业的故事。作者是在深入调查了圣彼得堡国防企业的基础上完成此作的。

国家畅销书奖是为奖励用俄语创作的最佳长篇小说而设立的年度大奖,始于2001年,由国家畅销书基金会提供资助,其口号是“一夜成名”。

俄罗斯民族诗人奖

2014年5月13日,第10届俄罗斯民族诗人奖在莫斯科揭晓,颁奖仪式在俄罗斯科学院韦尔纳茨基地质博物馆音乐厅隆重举行。诗人、翻译家格纳吉.卢萨科夫摘得桂冠,2013年俄罗斯民族诗人奖得主、2014年评奖委员会主席叶甫盖尼.叶甫图申科为其颁奖。

格纳吉.卢萨科夫1938年出生于沃罗涅日州的一个教师之家,其代表作有诗集《怒吼的狂风》《呼吸的长度》《小鸟的时间》《呼唤》等,并在《人民友谊》《旗帜》《星火》等杂志上发表诗作多篇,曾荣获《旗帜》杂志文学奖(1996)、阿波伦.格里高利耶夫奖(1999)以及莫斯科作家协会冠冕奖(2011)等奖项。

叶甫图申科在颁奖仪式上指出:“卢萨科夫获得此奖是实至名归,他既关注祖国的需要,也不忘记自己的初衷,并使得这两者成为互益而非互损的双方。”他认为,卢萨科夫的诗作“辞藻并不华丽,但是在看起来的简单背后却隐藏着精巧而复杂的诗学”。诗人、评委会成员、2012年俄罗斯民族诗人奖得主叶甫盖尼.莱茵则称:“卢萨科夫是我们这一时代最出色的哲理抒情诗人,他凭借巨大的悲剧力量、惊人的超验思想才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结语

回顾2014年俄罗斯各大文学奖项,可以感觉到过去一年创作的活跃气氛,新作迭出,数量极大,虽然质量还有待于读者和时间的检验,但至少可以说明俄罗斯当代文坛的创作繁荣景象。一方面,作家们开始挖掘历史题材,始终坚持对人性的叩问,不忘俄罗斯的文学传统,如阿尔谢恩.季托夫的《别希斯通格的影子》三部曲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是战争文学的新作;扎哈尔.普利列平的《居所》讲述20世纪20年代劳改营中发生的故事,是集中营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克塞尼亚.卜克莎的《自由工厂》讲述苏联时期国防企业的故事,表现出对苏联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的继承和超越;弗拉基米尔.沙洛夫的《回埃及记》表达了对果戈理传统的无限眷恋。另一方面,2014年也不乏超现实主义的新作,如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碲钉共和国》关注未来中世纪欧洲的命运。同时,文学奖也开始重视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伊琳娜.罗德尼扬斯卡娅荣获索尔仁尼琴奖就说明了这一点。

文学奖是当代作家作品的重要评价标尺之一,以文学奖之管,窥当代俄罗斯文坛之豹,确实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刘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邮编:102488)

2014年12月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次讲座上,俄罗斯《十月》杂志主编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巴尔梅托娃感慨说,苏联解体结束了文学领域官方意识形态的垄断和控制局面,但与此同时,俄罗斯文学被抛向了市场,作家们失去了往昔的各种优惠政策和社会地位,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追求文学奖项,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文学奖一方面是一种刺激和召唤机制,另一方面也成为当代文学发展重要的风向标,引领着一段时间的创作方向。

推荐访问:叩问 不忘 挖掘 人性 传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