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探索中国文化植入“跨文化交际学”之有效途径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5 10:17:57

【摘要】跨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针对当下中国学生在传播华夏文明时出现的“失语”现象,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将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母语文化 失语症

外语教学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增强学生人文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唯有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外语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笔者在长期执教对外汉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学”中发现了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即中国学生由于过多浸侵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下,其精神世界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西化”倾向。他们热衷于庆祝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和“情人节”,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情感淡漠,似乎可有可无;对诺亚方舟、出埃及记、摩西十戒、耶稣受难、等圣经故事时耳熟能详、侃侃而谈,相形之下,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如:京剧、太极、八卦图、文房四宝以及《论语》《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他们脑海中却储存甚少。究其原因,当代学生的国学素养过于薄弱,自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第二语言来表述本国特色文化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丧失“话语”主动权,陷入“失语”的尴尬境遇。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跨文化交流应坚持‘双向性’”的原则,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对华夏文明的深入了解,增强他们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外语技能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

一、夯实国学基础

1.跨文化交流要获得理想效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既包含异域文化的输入,又包含本土文化的输出,这就需要努力提高中国学生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基于这一考虑,首先采用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地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传说入手开启华夏文明之源头,让学生在崇尚与仰视“三皇五帝”之丰功伟业时内心充满自豪感。继而讲述以春秋、战国、唐宋、明清、现代为主体的中国历史,认识“诸子百家”“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宋明理学”“贞观之治”“辛亥革命”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性。旨在让同学们从历史事件、发明创造、戏曲书法、民乐绘画等方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2.促进学生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三大思想——“儒、释、道”的深刻理解。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因势利导、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领悟几千年来对炎黄子孙影响至深的老庄学说和儒家思想的精髓,细细体味“道可道,非常道”“礼之用,和为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名言警语的深刻内涵,使其彻底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液。此外,印度佛教从两汉之际就传入中国,跨越几个世纪,与本土文化历经了从相斥到相融、逐渐产生变异的漫长历程,最终衍化为中国传统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佛教传播史的基本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3.引导学生阅读英文版的经典著作。譬如:宣扬“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道德经》,倡导“挣脱名利桎梏,自由遨游于世间”的《庄子》,用蓍草卜算天地运行规律的《周易》,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讲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子兵法》,涵盖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约500年诗歌作品的《诗经》,以及包含屈原殷殷爱国之情的《楚辞》等。当然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提供多种译文,使同学们在重温经典之余,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英译名言,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毋庸置疑,学生通过接触大量描绘“中国文化”的英文材料,可以不断积累相应的英文词汇与表达方式,逐步提高用英语描述“中国特色文化”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二、讲义内容多元化

当前的外语教学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常常以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和精神层面的内容为背景展开,却严重忽视了“母语文化”因素在实现外语教学的宏观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在英语教材的编写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就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来看,表现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各自为阵,难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很少能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权威性英语表达,很多学生不清楚在西方世界倍受尊崇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即“Taoism”与“Confucianism”,困惑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的英文翻译。当然,在向外国友人描述“儒、释、道”之思想精髓时,更是不知所措、无言以对。权威性资料的匮乏直接造成了在对外传播汉文化中良莠不齐的状况。

针对目前教材编写里中国文化的缺失现象,课堂教学应当补充大量与华夏文明相关的英文材料,力争涵盖历史文化、宗教哲学、节日庆典、社会习俗等方面。选材尽可能多样化,以便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他们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国内的英文报刊,如China Today、21st Century、Beijing Weekend、Shanghai Star、Beijing Review 等均是我们课堂学习的首选资料。不仅如此,从收看CCTV- 9 台的英语文化节目,如“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此外,许多华裔作家的作品也是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适量阅读一些描绘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反映民俗风情的英文小说。其中,中西合璧之典范——林语堂先生的系列佳作,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等堪称精品。林先生具备扎实的国学素养和精湛的英文造诣。他用英文撰写的作品表述精确到位、意蕴深厚,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广泛阅读,同学们不仅懂得理性对待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提高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教师应随时对讲义进行修改,增加新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积累特色性表述

中国学生在对外输出本土文化时,常常会因找不到合适的英文对应词而困惑,这就需要引导学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业已固定的英文表达。例如,我们在谈到中国古代教育模式时,就必然会提及“六艺”(Six Arts),即:礼 ritual、乐music、射archery、御driving、书 calligraphy、数 mathematics,这些都是从事跨文化交流人员需要牢记于心的。还有“八股文”一词,目前仅笔者接触到的译文就有三种,包括“Stereo-typed Essay”、“Eight-Part Essay”和“8-Legged Essay”。最糟糕的要数第三个译文了,倘若没有注释,恐怕会让人不知所云。相比之下,“Stereo-typed Essay”则最能表现原文精神,亦被广泛采纳。如果学生平时能注意多积累一些已获取业界认可的英语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无疑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解。特别关注那些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词汇,如“四书”( Four Books)、“五经”( Five Classics)“一国两制” (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等。在教学中,还要系统地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英译汉中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受人诟病的“洋泾浜”,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英语”在当下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汪榕培教授在《英语词汇学研究》中指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定义应当包括三个部分——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遵照这一解释,“中国英语”不言而喻就是现代英语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对中国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喻指功能,是民族文化对外输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理应受到正确对待与广泛关注。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维系中华文明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是所有炎黄子孙和谐共存、薪火相传的核心力量。中国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无疑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升凝聚力。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学习汉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呈逐年递增态势,他们纷纷对这一沉淀至深的古老文明表现出浓厚兴趣。从2005年起,以“促进汉语教学和传播华夏文明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已在许多国家成立,吸引了广泛注意,并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必定会有更多“内外兼修”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到“向世界传播华夏文明”的光荣使命中来。

参考文献:

[1]周仪.中国文化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周仪,赵勇,罗家如.中国历代文化典籍概要[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3]朱歧新,张秀桂.中国文化集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4]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汤恩佳,朱仁乎.孔子读本[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教改项目研究成果(编号:JG14-YB05)。

推荐访问:植入 中国文化 交际 有效途径 跨文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