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改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18 10:10:57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分层次分类教学、同时采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行形成性考核、不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推动计算机教学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适应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955-02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Education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ZHOU Hong-xiao

(Jinhua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Jinhua 32101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tudent computer lev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fessions to carry out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a network of teaching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stud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romote computer education to the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for student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Course;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当今信息时代对人才提出全新的要求,需要的不仅是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工具,这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与此息息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革命性的变革要求,从“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让学生在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能构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依据学生水平,设计分层次培养方案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信息化课程的逐渐普及,但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个体差异等因素,使得学生入学后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我们针对大一的新生进行了一个关于计算机基础调查问卷, 结果表明: 有大约 12% 左右的学生能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 大约有38%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有所掌握, 但还不能达到课程的要求, 另外有 49% 的学生称自己对计算机知识的没有正式系统地学过。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水平的差距是很大的, 教学对象的水平参差不齐, 水平偏低的仍占多数。各院校长期以来都采用班级制来管理学生, 教学也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度。这样也就自然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上课, 上课的内容也一样, 学习目标也一样, 所以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 就会发现同一个知识点, 已经学会的学生不愿意听讲, 基础差点的学生还会抱怨老师讲得太快, 只有部分学生比较适合教师的进度。长期这样上课, 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吃不饱, 感觉没学到什么新知识, 有的学生吃不了, 没办法那么快就掌握。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很多学校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从零教起, 这势必造成学生厌学, 逃课, 甚至干扰到正常的课堂教学, 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同时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进行重复性内容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根据学生自身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做法:

1) 对于入高职前就取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NIT证书等计算机水平达到要求的学生,允许免修该门课程并提供其他实用课程供其选修,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2) 对其他学生,分两个层次进行培养,即基础型和增强型。基础型面向一般学生,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考核采用上机操作或综合设计等方式。增强型面向优秀学生,除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为驱动,考核可采用递交设计、实验报告,现场测评和答辩验收等方式。

2 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分类教学

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不同,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例如文科类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利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功能管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进行文献检索,而工科类学生则需要利用计算机编程来模拟实验过程。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计算机知识深度也不同,在要求学生掌握通用的计算机技能的同时,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特点,在授课时例题和所留的作业中得以体现。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设计旅游路线、以及交通、食宿及花费等一系列问题,并整理成 Word 或 PPT 形式的介绍。机电专业的学生用 Excel 处理实验数据、误差分析,物流、财政等管理类学生利用数据绘制函数曲线、各种图表。通过面向专业应用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解决专业问题的有利工具。

只有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分类教学,才能让计算机成为他们以后工作的有力工具,把他们的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3 面向未来,努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素养为基本特征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社会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更是学习型社会“会学”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如何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力,能够合理地对信息组织、加工,树立关于信息的法律、伦理文化的正确理念,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来说,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和推动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主动学习。比如在通过互联网教学中,学生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学会使用一些高端的专业知识检索工具、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再学习等,使学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信息的运用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要兼顾计算机相关法律和道德意识的内容,让学生分清是与非、真与假、对与错,在接受和探索新事物时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提高自律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把技术运用到合理的正确的途径上来。

4 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的限制,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很有限,加之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有更多新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为此可以利用校园网将一部分教学活动放到网上进行,在网上的教学活动内容分为四大模块:教学模块、课后辅导、BBS论坛和邮件模块。

教学模块用来发布教学信息,提供讲稿、参考资料等内容。这些资料是教材的补充,可以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阅读。借助于网络技术,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影像声光等多媒体的资料,其效果是书面资料无法比拟的。

课后辅导支持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网络上完成,学生完成作业后计算机立即判出对错和成绩,学生通过自测式的作业,可以了解自己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辅导。

BBS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经验和思想的场所,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BBS发起讨论。通过论坛,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疑问,有针对性地给以解答和辅导。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这种讨论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邮件模块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一个内部邮箱,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进行交流。

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别。利用互联网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在线交谈、实时交流,也可以与其他学生或专家进行交互式探讨,基于个人主页、博客等模式的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5 面向应用,推行形成性考核

采用行之有效的考试手段不仅可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激励和指引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侧重于哪一方面。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来有效地解决学习和今后工作中实际问题,其最终是体现在应用上。采用机试、大作业、平时成绩按照 5:4:1 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在机试中利用已经建好的题库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通过大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不仅局限于点的基础上,而能融会贯通并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想象、创新的思维提供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形势下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工作,还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出现新的特点,需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的充实自己,在教学的实践中继续探索与实践,推动计算机教学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适应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军华. 高职高专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2] 胡立源, 等.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8.5.

[3] 李剑波. 新形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

推荐访问:教改 高职 新形势下 探索 实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