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探索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09 10:16:58

摘要: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教学;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必须将环境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化学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法制观念,为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为营造优美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根据中学化学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以下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在化学教学中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因此,中学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在对《苯》一节教学时,教师可先介绍吉林石化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石化公司双苯厂化工车间发生连续爆炸,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苯类污染物的污染带长约80公里,硝基苯超标29.1倍。为此,哈尔滨市政府作出全市停水的决定,此事也被定为我国最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此部分内容可配合图片、录像教学,加深学生对这种环境污染事件的了解,着重指出苯污染给环境及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环境污染产生警戒感。然后再介绍苯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如苯直接进入人体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并伤及人的中枢神经、组织器官、造血系统。至此学生对这次污染事件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对其污染物——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出教材中苯的理论性知识,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便会有兴趣地学习下去。

二、加强实验教学,掌握环保方法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讨论、研究。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制取氯化氢时,用水吸收多余的氯化氢气体;结合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SO2的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SO2的危害性,并尽量减少SO2产生。在Cl2漂白实验和性质实验中,强调了“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以防污染;实验浓H2SO4与Cu反应中用浸有碱液的棉花堵在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同时将铜片改为可以抽动的铜丝等等。通过上述的实验教学,不仅直观地强化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各过程中多余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的处理方法。

三、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仅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联系实际。例如组织学生探究NO2、SO2对产生酸性环境的作用,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保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及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废电池的回收、不乱倒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许群.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环境化学[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环境保护 探索 化学 实施 教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