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0 10:48:12

摘 要:公益创业日益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趋势,高校实施公益创业教育是“双创”背景下的应有之义。公益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公益研究、公益实践相融合,采用社会化运作方式。Z校从品牌、育人、文化、服务4个方面入手,形成了一批研究实践和研究成果,实现了公益价值的彰显,促进学生服务性学习,创新了道德教育形式。公益创业教育要从顶层设计、微观机制、师资队伍、课程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去加以实施。

关键词:高校;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6)03-

1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及特点

公益创业又称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等,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兴起的一种善意驱动的创业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运用商业手段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优先原则的同时,又兼顾效益原则,以保障项目和组织的持续运营。对于政府和企业无动力、暂时无能力解决的社会问题有着较强的优势。我国最早的公益创业企业可以追溯到1993年中国社科院杜晓山引进的扶贫经济合作社,近些年也因为强大的现实需求而不断涌现,“一颗暴走的鸡蛋”、“善淘网”、“为爱行走”等社会创业组织或项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其业务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增进弱势群体福祉、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补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扩大社会就业等具有积极意义。

而实际上,由于大学生尚未走上社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资金等方面创业所必须资源储备严重不足,创业失败率非常高。在政府公益创投等支持体系逐渐完善、基金会组织文化的影响、各类社会企业不断涌现的示范作用等多方面因素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公益创业作为其创业的新方向。据调查显示,公益创业组织领导人或者创始人中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8~30岁(占总调查数的88%),而18~25岁是创业的主要年龄段(占总调查数的74%)。[ ]因此,在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公益创业教育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

——————————

收稿日期:2016-07-12

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育学)[编号:16YJC880034 ];2014年度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

项目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编号:2014QN043];2016年度宁波市哲社课题[编号:G16JY-22]

第一作者简介:袁彦鹏,男,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

动的教育。[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贴近大学生实际,融合校园文化特色、公益文化、专业提升、道德教育、社会服务等于一体,形成体系完备、支撑到位、形式丰富、成效显著的系统性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就如同创业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体系一样,公益创业教育同样不是单一的知识框架,公益创业教育不但不排斥专业教育,而且必须融入专业教育。某种意义上说,专业教育是公益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不光要将内涵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公益创业教育融入其中,还要引领专业教育的发展,及时调整专业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及考核模式,努力使专业教育触角延伸至公益创业教育。此外,还需纠正“公益创业教育仅仅与经管类专业融合比较合适”的说法,事实上,公益创业教育是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具有适合所有专业的“普适性”,专业知识融入公益创业,促使社会责任和专业成长相得益彰。

1.2 公益创业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

公益创业在中国方兴未艾,公益创业教育则更是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对于公益创业的认知并不深刻,特别是在公益创业实践环节。公益创业不同于创业活动,也不同于一般的公益活动,它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别是公益创业同宏观环境密切相关,具有地域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因此须加强公益创业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公益创业支持系统和内在规律的研究,加强公益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这对于公益创业实践提升价值大有裨益。同时公益创业研究也需要有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针对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置研究课题,将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作为切入点,提升研究对于实践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主体上,推动教师研究和学生研究性课题相得益彰,如鼓励老师指导同学积极参加“挑战杯”、各类公益类赛事,促进师生显隐知识的融合。

1.3 公益创业教育与社会化公益相融合

公益创业教育从知识体系上说是跨界的,从实践体系上说也是多主体融合的过程,因此公益创业教育绝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实践社会化运作。一是通过社会化了解最真实的社会问题。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创业活动,用参与式体验来促进社会化,增强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资源整合的社会化。鼓励大学生积极走出去,争取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公益,在争取资源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化。三是同公益同行频繁交流。公益创业教育不仅需要课程教学,更需要通过社会化的体验过程来加强对公益领域规律的认知,利用社会化促进个体体验和协同推进。

2 公益创业教育的Z校样本

Z校自2010年以来,结合经管类专业背景和学生特色工作基础,以公益创业作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将公益研究、公益实践、公益创业相结合,推动社会化公益同专业教育相融合,推动社会资源、专业教育融入公益创业教育,形成“有体系、有支撑、有活动、有成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学院”、“一阵地”、“两品牌”、“三载体”的1+1+2+3的公益创业模式。“一学院”即“益立方公益学院”,统筹领导公益力量;“一阵地”即“大益爱心茶室”,展示公益创业成果,资源整合对外交流;“两品牌”指“随手公益宁波”和“黑苹果发展协会”两大公益品牌,开展公益创业、助学助困、旧物捐助等常态化公益实践;“三载体”是指暑期公益实践、公益创业大赛、公益音乐节,搭建多元融合的公益创业育人新体系。公益研究、品牌培育、资源整合、媒体报道均成果丰富。

2.1 实施方法与过程

Z校的实践以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公益育人为目标点,以公益文化为价值点,以社会服务为落脚点,将公益研究、体验教学、人才培养、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之路。

2.1.1 品牌:增强感召 以益立方公益学院为核心,不断强化品牌的感召力。2010年创办成立黑苹果发展协会,2013年初成立随手公益宁波组织,2014年引入大益爱心茶室项目,初步搭建起社会化公益创业的格局。每个项目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活动,如黑苹果发展协会的“黑苹果西部助学”,随手公益宁波的“爱心捐衣”、乡村图书馆等,大益爱心茶室的公益学术沙龙等,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提高这些公益品牌和品牌活动知名度,公益感召力增强公益创业教育的参与热情。

2.1.2 育人:提升价值 公益创业教育其终极目的还是育人,以提升学生的价值。Z校以公益创业活动为载体,重点突出公益创业实践育人和道德内化两大育人价值:一是暑期社会实践每年凝练一定量的公益实践项目,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激发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协同相关课程的专业老师设置相关公益案例,内化公益理念;二是公益创业策划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发挥其“蓄水池”功能,将解决社会问题意识突出、可行性强的项目进入实际孵化。例如:针对贫困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公益铺子的解决之道。利用实际的公益创业行动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公益创业的情境中去,更加有利于道德教育实际价值的体现和发挥。

2.1.3 文化:引领风尚 文化的价值在于凝聚人心,浓郁氛围。Z校一直以应用为导向,因此在校内初步形成了务实、创新、服务的校园文化。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结合已有的文化基础和工作基础,不断倡导商业文化和公益文化融合的亚文化——公益创业文化,鼓励学生从身边挖掘社会问题,通过公益沙龙等载体进行头脑风暴,让问题导向和公益创业思维浸润到学生的思想中;同时将高校公益创业文化辐射至社会,以大学的文化创新力重构社会价值导向,构建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

2.1.4 服务:回馈社会 服务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Z校师生通过课题研究、公益创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走进社区,发掘社区养老助残、儿童教育、环保宣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社区善治[ ]。在“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引进来”,把地方民政局、街道社区、基金会、公益组织等资源引进来,积极开展多方紧密型合作。以“用社会化的形式开展公益,用公益的形式促进学生社会化”为理念,将社会资源整合寓于服务社会当中,通过公益手段,内化学生精神品质。

2.2 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通过一系列架构设计,制度完善,活动开展,Z校公益创业相关活动累计参与学生人数达到5000余人次,形成了“益立方公益铺子”、“银龄公益付诸项目”、“小橙子休息屋”、“微技能GET”等一系列公益创业项目。相关活动得到各级媒体的多次报道,各类媒体报道累计百余篇,以“伙伴计划”为依托,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社会组织等各类伙伴80多个,构建了多领域、广范围的社会关系网络。

2.2.1 形成了一批公益研究及实践成果 随手公益宁波团队的《随手公益宁波——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公益实现平台》获得浙江省挑战杯三等奖;《微技能GET》获得海峡两岸公益创业赛三等奖;通过公益创业方式目前已在象山、奉化建立乡村图书馆4个,累计捐赠图书11000多册;以益立方公益铺子为代表的一批公益创业项目获得很多地方民政公益创投项目的青睐,并开始着手落地孵化。

2.2.2 实现了公益价值的全面彰显 参与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中形成道德认同,并不断将认同转化为善的公益行为。Z校借助社会力量,融入专业教育的多元公益创业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不断涌现出“网下社创者,网上正能量”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通过社会化公益的形式实现公益创业价值最大化,随手公益、黑苹果等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一批公益创业项目价值弘扬持续显现。

2.2.3 促进了大学生服务性学习 将公益创业带入专业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 ]。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公益创业策划大赛,将专业和创业知识应用到公益领域,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近年来,“挑战杯”公益类选题多次获奖。

2.2.4 创新了道德实践形式 大学生在参与公益创业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个人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三观”的完善。以理论为支撑,注重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内化道德意识。他们在公益创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能够亲身体验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更直观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直接进行道德观念的澄清,解决了传统道德教育“高高在上,重说教,轻实践”的弊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选择。据调查,学院2012级毕业生表示毕业后有意愿参与公益创业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40%。

3 公益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公益创业教育和公益创业一样,在国内开展不过10多年时间,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和可探索创新的地方,其根本问题是如何促进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分类制定培养目标,但是要“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公益创业教育当然也应在围绕这一目标的基础上,融入公益价值的要求,将公益创业的精神、意识和能力融入到学生的培养方案当中,以改革人才培养路径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在公益创业课程开发、多元师资队伍建设、公益创业实践、公益价值评估等方面制定专门的计划,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理顺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方向和行动路径。在组织层面,须成立类似于Z校的公益学院的协调机构,总体制定实施计划,协调公益创业教育的人、财、物等社会支持系统资源,应积极联合企业搭建公益创业的孵化基地,为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

3.2 理顺一系列公益创业教育的机制

公益创业教育主体是学生,须在微观层面理顺鼓励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教育活动的体制机制。比如在实践层面,可要求在校生取得固定志愿时长,让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完成公益创业教育的启蒙;利用“挑战杯”、地方公益创投、校内公益创业策划大赛等载体,搭建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研究和落地孵化的平台;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将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同评奖评优、暑期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调动参与教师的积极性,给予参与指导的教师一定分数的工作量,并将教师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结合起来,促进师生合力助推公益创业教育局面的形成。

3.3 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实施公益创业教育的重难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决定了公益创业教育的成效。当前,高校教师对公益创业教育的认知还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不少教师是从自己的学科专业去理解公益创业教育,一部分教师从KAB,或者就业指导的课程中转化而来,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因此,“引进外援”成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围绕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方,诸如公益创业组织、地方民政部门、街道社区、共青团组织、残联、基金会等主体形成综合师资库,来校开展公益创业讲座和沙龙,选题包括公益创业案例、面临的现实问题、地方创投政策等方面,不断提升师生公益创业的意识、精神和能力。

3.4 建设公益创业课程,健全评价体系

促进专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公益创业教育;开设调研方法、公益入门、创业实务、公益创业案例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创新课程实施形式,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多元师资队伍将行业动态、公益创业案例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社会问题的发展动态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意运用阶段性考核的方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推荐访问:公益 实践 高校 创业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