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的肇始、发展及历史意义

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14 10:11:00

摘 要: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体育类专科学校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所需体育教师及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为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可见,以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为切入点,总结其创办的时代背景,并阐述上海市体育类专科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与办学特点。在思考其办学成就与历史意义之后,得出3点启示:体育工作者应尽己所能提高体育的社会地位,以增加教学弹性空间的方式完善体育课程标准设置,不断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并建立完备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

关键词: 清末;民国;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历史意义;时代背景;课程设置;办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G 811.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5042705 文献标志码: A

体育类专科学校也称作体育类专门学校,是清末民国时期我国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载者[1]。它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国体育高等教育欠缺、中小学体育教师匮乏等问题,可以说体育类专科学校(后文简称体专学校)的出现,为新式体育在我国的稳定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上海作为我国新式体育策源地之一,从清末到民国时期(1905-1948)共有17所体育专科学校,其中中国体操学校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作为众多学校的翘楚,为新式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上海体专学校的创办背景、发展概况与办学特点进行研究便于厘清我国体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有助于转换体专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研究视角,从而审视我国当年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上海体专学校的历史意义,并提出清末民国时期其发展历程对当今体育院校发展的启示。

1 上海体专学校创办的时代背景

1.1 上海: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缩影

在清末民国时期,上海是我国最早向西方开放“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它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繁荣的商业经济、独立的租借领域及庞杂的人群数量,在我国民国史上写下了属于它独特的印记[2]。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吸收各国先进思想,在文明的碰撞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内学者称近代上海是中国受西方影响最大、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港口,是一个富有反封建传统的全国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发展较为畸形的移民城市[3]。诸多的特性使得上海成为早期中国最接近世界先进文化的城市,从封建社会转型近代社会,这一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矛盾与困惑、成功与失败都能在上海这座城市中得以体现,可以说上海提供了近代中国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事物的锁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缩影[4]。随着上海开埠之后,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在这里交融,而体育活动被当作西方移民一种社会活动时,它便在上海这个城市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

1.2 新式体育:作为一种强种强军工具的时代命题

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经历了从根本排斥到逐渐接受,从土洋之争到相互调和等历程。在这些历程中,上海因其特殊的地位,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策源地之一[5]。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并非自发性的,起源、发展都在欧洲,也非随着我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中西思想的交融,使其得以普及[5]。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迅速传播是在西方列强通过炮火不断敲打着孱弱的封建政权后,被剥削、被压榨的国民企图寻找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主观需要及资本主义扩张的客观条件下合力完成的。尤其是在1901年《马关条约》签署之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天演论、强种强军的观念深入人心,“尚武精神”掀起热潮,日德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得到了愈来愈多国民的拥护,这些理念不断冲击旧社会重文轻武的观念。当西方近代体育被当作救亡图存的手段时,它在我国的传播便站稳了脚跟。初期的传播更多是在教会学校,传播范围有限,随着时间推移,留洋归国人士的增加,教育政策的推进,新式学堂的兴起,体育教师的数量愈发匮乏,体育专科学校的创办迫在眉睫。

1.3 师资匮乏:为体专学校的出现提供了空间

民国初期,临时政府意识到教育及培养师资的重要性,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高等教育基础十分落后的中国,兴办教育便是临时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体育高素质人才及体育师资的培养,便在这时开花结果。1912年临时政府初建,令教育部取代晚清学部,并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学堂改为学校,并令专门学校从速开学。1912年10月22日与24日,教育部分别颁布《专门学校令》与《大学令》。就《专门学校令》来说,专门学校的宗旨是“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并将其分成诸多种类,允许私人办学,这为体育专科学校的创办提供了依据[6]。19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修正大学令》,学令的颁布使得大学设置标准得到降低[7]。为解决各省地区的中学生升学问题,各地积极筹备建设大学与专科学校,私立大学的数量迅速增多。多数上海地区的私立体专学校便是在这之后相继完成建设的。1922年新学制颁布,规定因学科的特殊性可设立专门学校,招收高中生,修3年以上待遇同大学生,这一规定深化了我国专科教育的层次,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再次加快[8]。1929年,教育部配套公布《专科学校规程》《专科学校组织办法》等高等教育法令,规范了专科学校的办学模式,高等专科学校的法律地位至此得以确立[9]。1922年4月16日,民国政府颁布国民体育法,规定高中及高中以上学校体育为必修课与军事教育方案共同实行,学校体育有法可依。

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政治属性特殊,城市文化开明,加之西方资本主义扩张,列强压迫,国家衰弱后,国民望“尚武”强军强民的心态迫切,西方近代体育在上海乃至全国迅速蔓延;但是碍于国内体育高素质人才与教师极其匮乏,加之文化上的冲突,始终制约着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而国家振兴高等教育,望培养各类人才,诸多政策便于政府及私人办学。在以上背景之下,上海地区的体育类专科学校不断涌现。

2 上海体育专科学校的发展及特点阐述

从1905年到1948年,上海市共有体专学校17所,见表1。松江府娄县劝学会体操传习所是上海最早的体专学校;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是解放以前唯一一所国家创办的公立体育专科学校,由上海市长吴铁城兼任校长,方万邦任教务主任,其余学校皆为私立;上海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上海沪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东南女子体育学校、中华女子体育学校6所学校是专门的女子体育专科学校;办学时间超过3年的学校共8所,分别是中国体操学校、上海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上海私立亚东专科学校、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东南女子体育学校、江南体育师范学校和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

2.1 办学理念

因上海体专学校的创办背景较为一致,且各学校的创办人、校董与老师之间多有交流;因此,各体育类专科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基本相同。其主要内容为:以培养体育教师为宗旨,依照四项原则和三民主义的教育方针,着重人格感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成为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权思想,促进民生发展,养成思想革命化行动、纪律化情感、理智化生活、平民化的健全青年,并要求来求学的学生都抱着献身体育的决心,最大程度地汲取和吸收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人之表率,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10]。例如:中国体操学校的办学宗旨为,“提倡正当体育,发挥全国尚武精神,养成完全体操教师,以备教育界人才” [11];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解放中国妇女、增强妇女体格、培养师资,为中国培养女子体育骨干”[12];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办学宗旨是,“以养成健全体育师资,储备、普及国民体育,以图完成复兴民族之重大使命”等[13]。上海体专学校的诸多办学理念中,都将培养健全的人、体育师资与复兴民族相结合,准确切入我国所急需的体育人才类型,体专学生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下,注重自身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努力将体育能够强种强军的信念传播给他人。

2.2 课程设置

因学校数量众多,不能对其办学理念一一叙述;因此,笔者以体育教育政策的变革为节点,选出中国体操学校、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及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这3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以“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模式,来解读上海体专学校的课程设置。

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新式学堂开始建立,到了1906年学校数量增多,体育教师缺乏,清政府通令各师范学堂培训体育教员。加之,1904—1906年国内留学日本热潮后,首批留学生归国,中国体操学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的[11]。因国内没有经验可以借取,所以早期体育专科学校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选择的课程以照搬日本居多。中国体操学校重视体操及体育教法的传授,课程设置分学科与术科,分别占1/3与2/3。学科有教育学、兵学、体育学、伦理学、国文、音乐等;术科有瑞典体操、兵操、射击、拳术、球技、棍棒、游戏等。教材多为翻译日本教材而来[14]。学制上规定本科生一年半毕业,选科生无限制,以品行、学科、术科、体格并重的方式考核学生[15]。

1912年蔡元培就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提出“五育”,即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军国民教育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6]。于1918年创办的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围绕着“五育”,制定了以修身、国文、教育、体育、生理、兵学、英文与音乐为主的学科教育,以及以走步、柔软体操、国技、球术、兵式、田径赛、童子军、舞蹈、游戏与试教为主的术科教育。具体的教学内容包含人体测量学、解剖学、田径、球类、游泳、体育管理、体育哲理、体育教学法、体育史、英文体育会话、体育行政等。课程中设置选修和必修,供想要深造的学生选择。上海体育专科学校以养成体育实用人才为主旨,努力使学生术科与学科均衡发展。正式的术科教授约占全课程的1/3,但运动项目包含内容极多,需要详细教授,所以课堂教学均以理论指导为主,学生运动技术的进步则需要课外勤加练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实施与预定计划产生差距,学校会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弥补各科的不足之处[17]。

1935年《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与1937年《大学体育课程纲要》的颁布,不仅对体育师范专业的教学大纲做出要求,而且对学生的体育目标和学习内容作了规定,强调维持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8];所以在1936年建校的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内容,规定每日有2 h课外活动时间,强化了术科教学,并要求专科类授课每周35 h,师范类授课每周34 h的限制。课程学科中包括国文、公民、生物、教育原理。经济、音乐、体育概论与中国近代史等;术科部分尤为重视国防体育,除了基础的体操、球类、田径、游泳、游戏等,多开设如射击、骑马、障碍跑、负重、竞走等课程[13]。

即便上海体专学校建校背景与办学宗旨较为接近,但在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上,各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理解,或重视学科,或重视术科,或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与各时期所流行的体育思想有关,也与创办者对体育的认识有关。

2.3 办学特征

2.3.1 私立为主,男女平等

在学校性质上,上海的17所体育专科学校中16所是私立学校。私立体育专科学校数量众多,究其原因有3点:1)辛亥革命之后,为配合建设新体制国家,各方都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加之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体育思想、体育卫国思想的传播,爱国人士与体坛先辈为培养体育高素质人才,私立专科学校应时而生。2)在西方教育文化“学术独立”“教育独立”等思想的影响下,体育界也获得了人民自治体育教育的启发。3)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深入,留学归国人士与来华外教数量大大增加,这不仅极大缓解了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而且在国内学者的推荐下,许多外国友人在国内也开设了体育高等学校。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极大地改善了国民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19]。1919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女子高等教育有法可依后,迅速发展,仅在沪宁两地有影响的女子高校就有10余所。上海除了专门的5所女子体专之外,东亚体专和上海市立体专也设有女子部,在众多女子体专学校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和东南女子体育学校,2所女校都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各自都在全国各级别的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

2.3.2 与时俱进,师法西方

在学校管理模式、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在参考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等当时发达国家体育类专科学校,结合自身特点管理学校与开设课程,虽不完全相同,但相对应的管理组织结构及主干课程并没有多少变化。学校管理部分多为校长主持校务会议,管理各科教工、教务与事务;课程设置分学科和术科2个部分,只有极少的学校开设了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国术课程。学制部分除了特殊情况外,多为2年制专科班与3年制师范班。学校的课程设置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学者对体育认识的逐步加深,学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类专科学校的课程由传统兵式体操,变为例如田径、球类、游戏等体育术科课程,再到注重学科学术建设的理论课程,与时俱进地将体专学校的内容建设成符合学生与学科共同发展的成果。

2.3.3 社会动荡,筚路蓝缕

清末民初与民国后期,社会动乱,战争频发,办学十分不易。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有近6成开办了1~2届便因为经费、招生、动乱等问题停止办学。前期的上海体专学校停办原因多由于资金问题,排除资金问题,还能坚持办学的学校,在社会上都凝聚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即便长期的积累也无法在民国后期动荡的环境中生存,社会动荡是限制上海体专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到1937年之后,上海再没有新创办体育类专科学校,由于战争的原因,大部分学校选择内迁至川渝等地,只有少部分学校还在坚持办学。究其原因有2点:其一,1937年后日本全面侵华,上海处于抗日的正面战场,并参与在随后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解放战争中,环境恶劣,不适合创办教育;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由沿海城市逐步发展到内陆,西南地区相较上海等地区更加安定,更适合办学。

2.3.4 注重品质,聘用名师

上海的体专学校虽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但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之所以有这般表现,离不开创办者先进的办学理念及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办学理念方面,各个学校都以为国家培养体育教师,改善国民体质为宗旨。这些如今看似习以为常的话语,在当时社会却视体育为“新”事物,并对其寄予厚望,这种主动尝试,望通过体育能够改变国家面貌,唤醒民族精神的气魄实属不易。在教学方面,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去必备的体育课程,在国文、外语、公民教育、音乐等方面也细心培养。在聘用的教师方面,民国时期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例如蒋湘青、程登科、麦克乐、邵汝干、吴邦伟、王宋方、沈嗣良、方万邦等都曾在上海的某一体专学校任职,他们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教法精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同时,也为我国早期体育科研打下了基础。另外,各体专学校常聘请名师来校讲座,以增加学生见闻。学校教师常以小组为形式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对教材的修订,彼此相互借鉴经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修养。

3 上海体专学校的办学成就与历史意义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上海体专学校的发展完整地见证了新式体育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在这个由萌芽到兴起再到繁盛最终衰败的过程中,体专学校对我国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体育理念的传播、女子体育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3.1 凝聚体育学者,培养师资力量

在学校体育方面,上海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与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爱国的教育人士在此办学,数十所体育专科学校的建设填补了我国现代化体育高等教育的空白,同时极大地缓解了数量不断增加的新式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欠缺的问题。在体专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迅速凝聚了大批当时国内顶级的体育学者,他们不仅细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体育高素质人才与体育教师,而且伴随着当时“杂志潮”的流行,经这些体育学者的经营后,大众体育的传播与体育科研的成果也初见成效。另外,在办学之初,体坛先辈们在考察西方体专学校的办学模式后,结合自身环境与时俱进地总结出与自己相适应的体专学校办学模式,里面包含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行政组织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为今后的高等体育教育提供了经验。

3.2 传播体育理念,发展女子体育

上海是一个拥有多元社会结构的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参与体育的方式各有不同[2]。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的设立为体育在上海国民间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体专学校多建于运动场附近,这方便组织开展民间的体育比赛。体育比赛在宣传新式体育的同时,增强了上海市民通过运动强身健体的意识。数量众多的体专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利用自身所学,将新式体育传播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另外,专门的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建设在为我国培养女子体育领袖与女子体育家的同时,不断破除封建社会遗留的与女子有关的“裹脚”等陋习。有些学校除了安排基础知识、舞蹈、艺术等课程,还突破性地开展了孕育及儿童健康等课程,极大地加快了女子社会化的步伐。

3.3 造就专业人才,提高比赛质量

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体育教师,而且培养了数量众多的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由上海各个体育专科学校的老师及中华体育协进会的成员共同组成的中华运动裁判会是民国唯一的运动裁判机关。它的出现打破了民国初期国内运动会全是西方人的尴尬场面,随着体专的发展及毕业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裁判工作中,到了民国14年,上海地区的比赛已经有相当一批国内的体育裁判员参与比赛执裁。民国时期,上海有着数量众多的体育赛事,除了远东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之外,体专学校校内和校际之间也会经常举办运动会,较有影响力的是上海市专科以上学校运动会与东亚体专春季运动会。体专学校多数开设了运动解剖、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裁判培养等体育专业课程。体专学校的学生相较于普通国民,他们摒弃旧社会传统的健身模式,主动学习西方的科学训练法则,结合自身条件,迅速且稳定地提高运动成绩。经体专学校师生的参与,早期上海市的各类运动会更加具有竞技性、专业性与科学性,在提高运动会观赏性、普及新式体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大众运动竞技能力水平。

4 上海体专学校的发展历程对当代的启示

总体而言,在清末民国时期,上海体育类专科学校资金稀少,设备与场地不完备,但当时的体育工作却有声有色。而当今,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下降的情况值得体育工作者深思。

首先,体育工作者应尽己所能地去提高体育的社会地位。在民国时期,西方近代体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其原因是有着数量众多的学者与进步人士在宣扬新式体育的优点,并最终将其提高到“强种强军”“复兴中华”强有力的手段。这为体育的传播减少了较多的阻碍,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国人不仅能够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寄托爱国情怀。如今,我国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竞技体育成果可观,而社会体育普及不够,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的地位有待提高。

其次,增加教学中的弹性空间,完善体育课程标准设置。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别极大,即便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是伴随着国家体育教育建设、体育学科发展状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依旧会发现问题。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体专学校,没有国家统一的教材,因新式体育传播不久,大部分教材是学校教师依据自身所学,结合教学情况,不断修改后形成书本的。这种直接反馈的教材,极好地适应了当时的教学,因此,为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在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中,可以较多地增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弹性创造空间,以此来弱化差异。

最后,不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专学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离不开学校创办者与名师的正确指导。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能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体育正确的理念传承下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因此,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建立完备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5 结束语

从清末到民国,新式体育在我国从无到有,体坛先辈凭借着体育能使中华崛起、强种强军、复兴民族的一腔热血兴办教育,为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高素质体育人才与教师的培养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延续立下了赫赫功劳。这一时期的体育事业在某种程度上在当今体育事业中有所映照,因此,如今的体育工作者应从基础抓起,从学校体育抓起,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锻炼身心、收获快乐,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工程,也是学校体育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学校体育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都能在清末、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有所映照,若能细究那段历史,扬长避短,必能为当今的学校体育改革开辟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陈娟莉.民国中后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校[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2):11.

[2]任冉冉.上海社会体育研究:1912—1937[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3]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927.

[4]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社会科学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5.

[5]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史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1991:9698.

[7]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7168.

[8]璩鑫圭,唐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7.

[9]宗树兴,周文佳.民初高等专门学校向专科学校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84.

[10]刘礼文.民国早期大学训育研究:1912—1927[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11]赵善性,郑志林.谈谈“中国体操学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2(4):24.

[12]朱健.陆礼华与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J].兰台世界,2014(4):121.

[13]佚名.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近况[J].上海体育,1937,1(1):56.

[14]陈立农.“中国体操学校”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104.

[15]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97.

[16]汤广全.自由与和谐:蔡元培“五育”并举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7]庞醒跃.上海东亚体育学校章程[J].东亚体育学校校刊,1921(3):157.

[18]李乐虎.民国时期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状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9]项明权.浅析“五四”时期女子现代教育的萌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16.

[20]欧阳一杰,程东升.最早出国的女篮赛[J].百年潮,2000(7):74.

推荐访问:肇始 清末 专科学校 上海 体育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