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初探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2-10 10:06:47

摘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体系的内在逻辑线索。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线索梳理“概论”的教材体系、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为指导设计“概论”课的教学体系,能够较好地实现“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体系; 教材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4-0059-04

“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居于中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1]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中,仅仅讲授“概论”的知识体系既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也无法打动大学生的心。唯有从更深层次来讲授才能赢得他们的青睐,才能使“概论”课成为他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为此,本文尝试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视域来谈谈“概论”课教学。

一、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线索梳理“概论”课教材体系

实施05方案以来,现行的“概论”课教材一共十五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主要是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主要是从哲学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道路、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重要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主要阐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与重大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主要特征、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性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阐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总体思路。《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主要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主要阐述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主要阐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外在逻辑关系来看,“概论”课教材体系的第一章是总论,从宏观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是从哲学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四章是阐述毛泽东思想;从第五章到第十五章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第五、六、七章分别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第八、九、十、十一章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角度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十二章阐述祖国统一,第十三章分析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十五章分别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教材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对“概论”课的“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目标定位。[1]

但从内在逻辑关系来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贯穿“概论”课教材体系的一根红线,可以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内在逻辑线索来梳理“概论”课的教材体系。因为“概论”课教材体系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产生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须臾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成功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出的具体问题的重要法宝,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比如说,“概论”课教材体系中的毛泽东思想部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形成就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试想如果没有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怎么可能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动力、性质、前途、领导力量、基本纲领等问题,如果没有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怎么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所以说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贯穿毛泽东思想的内在隐性线索。同样的道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比如说,“概论”课教材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等的提出和形成哪一个又离得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都须臾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推进都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和启示着我们必须掌握科学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反复证明,离开或背离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要遭受挫折。因此,搞好“概论”课教学,必须把握“概论”课教材体系的这条内在逻辑线索。

二、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为指导设计“概论”课的教学体系

既然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贯穿“概论”课教材体系的内在逻辑线索,那么就可以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为指导来设计“概论”课的教学体系。

1.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辩驳和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问题。但是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间的内在隐性逻辑线索。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部分既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间的内在关系,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2.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毛泽东思想

(1)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毛泽东思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曲折之后系统总结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的基础上,初步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初步形成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条件下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具体内容是运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生动体现和成功实践。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部分既要讲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大学生认识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形成毛泽东思想和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中的理论威力。

(2)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与形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绝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经验,需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实际进行新探索。这须臾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说,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部分既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形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大学生认识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解决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独特魅力。

3.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不同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回答。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代、实践决定了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具体内容,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大学生认识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解决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一些零星的论述。毛泽东也曾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有过阐释。但总的来说,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息息相关。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大学生认识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解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中的理论魅力。

(3)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回答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回答。广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内在地包涵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须臾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大学生学会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我国的改革开放。

(4)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平均主义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内容及其建构方式来看,这无不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回答息息相关。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政策,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大学生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高度来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只能建立这样的经济制度、实行这样的经济政策。

(5)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无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形成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们都蕴含和体现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我国政治领域的成功实践和生动体现。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治国方略、政治体制改革,更要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高度讲清楚我国为什么只能实行这样的政治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启发大学生学会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6)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文化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过一些论述。但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这需要解决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对待毛泽东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须臾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身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生动诠释。可以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重要方面的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方针政策的形成须臾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体思路,更要讲清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8)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祖国统一在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教条主义,也不能主观主义。祖国统一相关政策的提出和实践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涉及到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唯有运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才可能提出切合中国国情的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祖国统一的相关政策,更要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高度讲清楚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及其重要意义。

(9)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正确研判离不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关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形成的重要基础。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更要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维度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外交政策及其重要意义。

(10)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正确回答革命时期农民问题和民族资产阶级是否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新时期新的社会阶层是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党如何才能成为领导核心等许多重大问题,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需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导。从教学的维度来看,这一专题既要讲清楚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更要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高度讲清楚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没有改变党的性质等热点难点问题。

三、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线索梳理教材体系和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为指导设计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线索梳理教材体系,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为指导设计教学体系,对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创新教学方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给“概论”课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势中,“概论”课教学如何才能较好地实现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的教学目标,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说服力、感染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入手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较好抓手,可以较好地完成上述教学目标。

2.有助于推动“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成功转化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的前提和基础。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需要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线索,做到既从宏观又从微观上把握教材。从“概论”课来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贯穿“概论”教材体系的一根红线。大学生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就必须深刻领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维度来理解教材体系设计教学体系可以更加透彻地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更加透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透彻地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有助于推动“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教材体系的把握,尤其是对隐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在逻辑的把握。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维度来把握“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能够为“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维度来梳理教材体系、设计教学体系,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5-219.

[责任编辑:庞达]

推荐访问:初探 马克思主义 概论 融入 课教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