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4-14 10:08:08

[摘 要]韩国新村运动成功改变了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文章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新村运动;乡村振兴;农村地区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8.032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20世纪70年代韩国通过新村运动成功扭转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研究新村运动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地区不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概况

1.1 新村运动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韩国采取大城市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在1960—1970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导致农村地区相对城市的发展滞后,影响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如何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成为当时韩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1.2 新村运动的过程

1970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起旨在加快農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新村运动。运动按时间共分为五个阶段。1970—1973年为基础建设阶段,由政府主导重点改善农民居住条件。1974—1976年为全面发展阶段,重视推广农业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977—1980年为充分提高阶段,政府逐步淡化其主导作用。1981—1988年为自发运动阶段,农民主导性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进一步发展。1988年至今为自我发展阶段,完全由民间主导,并重视文化建设。[1]

1.3 新村运动的成效

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得到了长足发展。首先,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健全,农民居住房屋、饮水卫生等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其次,通过新村运动,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发展机会均等,城乡统筹一体化;最后,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使其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素质学识得到了提高。

2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

2.1 注重农业现代化发展

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重视农业现代化生产,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首先,推广“统一系”高产水稻,水稻产量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其次,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建立健全良种供应、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机械推广、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增效。最后,深化公司与农村一对一帮扶的“一社一村”运动。在种植方面,企业派遣员工帮组农民插秧、收割,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销售方面,企业采取下乡采购、合同订购的方式,解决粮食销售难的问题。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企业组织员工体验乡村生活、发展农村体验观光游,增加农民收入。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村运动中,韩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道路桥梁方面,拓宽加固道路、兴建桥梁,通过便捷的交通来促进农村地区经贸发展。在住房及电气化方面,农民住进砖瓦房或水泥房,大部分村庄实现通水通电,农民的生活发生质的提升。在公共服务方面,发展农村教育,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并构建了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2.3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在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一方面,在农村设立广播站,举办交流会、演讲会,多方位调动农民的建设热情。另一方面,重视村级管理咨询机构的职能发挥,增加农民参与积极性。各村设有村民大会与村发展委员会,及时征求、反馈村民意见,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可行性。同时,赋予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管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

2.4 加强政策引导保障作用

在新村运动中,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有效促进农村发展。首先,提高政策针对性,将农村分级,有针对性制定扶持政策。其次,注重政策配套性和连贯性。例如颁布《农业基本法》,并制定和完善山林、畜产、农业银行等100多种配套法规,保证政策连贯有效。最后,加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政府颁布《基础设施吸引资本促进法》等法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建设,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3 新村运动经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3.1 重视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在乡村振兴中,可借鉴韩国发展经验,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并借力“数字+”“文化+”,促进产业融合。首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高质量的农作物品种,提升农机机械覆盖率。推进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不断完善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等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其次,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动“互联网+乡村”融合发展,加快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指导农民科学选择种植种类与规模。以乡村电子商务为抓手,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最后,推动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引入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以及现代创意元素,深度挖掘以生态保护主题的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农庄、休闲农庄的经济潜力,拓宽乡村产业支链。

3.2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生态宜居

在乡村振兴中,应借鉴韩国新村运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公共服务,增加农民幸福感。首先,合理规划设计,完善道路建设、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其次,建立专业智囊团,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绩效评估,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对策建议。最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加快教育经费配置到位,减轻农村教育负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选择农村,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医疗养水平,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基本养老金,完善农村老人保险制度,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3.3 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之魂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关键在于繁荣农村文化。应改善乡村文化硬件设施,逐步建立乡村图书馆、阅览室,使农民有报可看、有书可读。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文化培训,提高农民知识素养。编排富含新知识、新理念的文艺节目,在文化大院中演出,既丰富农民农闲生活,又使农民学到知识。同时,可在农村家庭墙壁上绘制传统美德宣传画,以墙报文化带动乡村文化教育。此外,在乡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成立农民红白理事会,树立乡村新风;组建道德评选会,选取表彰先进人物,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3.4 引导农民参与,保障乡村治理有效

在村民自治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落实民主决策、管理、监督机制,保障村民对村中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与监督权。此外,重视法治与德治。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方面的保障作用。推进乡村德治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发挥乡村长者在道德方面的约束与监督作用,通过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监督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村规民约,对违反村规民约者通过村民自治做出惩戒,做到乡村自治。

3.5 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农民生活富裕

首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对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林地等农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准许以上权益流转或入股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分红。其次,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改革户籍制度,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合法劳动权益,逐步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同工同酬。同时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转移就业培训、就业对接服务,增强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2]最后,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建立农业信息平台,适度提高对良种购买,农机购买与租赁方面的补贴力度,完善农业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3]

参考文献:

[1] 迟海琭.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33-134.

[2] 颜立.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N]. 经济日报,2011-07-28(011版).

[3] 周娟.基于农户视角下的农技推广供给与需求对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推荐访问:韩国 新村 振兴 乡村 启示

热门文章